Android手机应用开发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摘要】针对公开课等网络资源对android应用开发课堂教学的冲击,分析了课堂教学吸引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以传授方法、创造氛围为特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android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氛围
引言
“android应用开发”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
因为在学生群体中android手机的普及率很高,并且android 系统发展势头良好,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所以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人数很多。
然而,随着网络上关于android应用开发的公开课、教学视频越来越多,学生对android课堂教学的兴趣越来越小。
例如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州立大学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公开课、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的android技术视频很受学生的欢迎。
很多人认为,公开课的教师功底深厚、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幽默,其课堂录像完全可以取代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
因此作为一门热门的选修课,android应用开发的课堂吸引力在逐渐下降,逃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
如何发挥普通教师的优势、体现实体课堂教学的价值,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1.课堂教学吸引力下降的原因
1)课程开设时间短,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师的实践经验少。
android是google公司2007年发布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
很多高校也是近两年才开设了这门课程[2]。
虽然android应用程序也是
采用java语言编写的,但android api与标准java api有很大不同,应用程序的执行方式也相差甚远。
自2007年以来,android系统已经历了9个重要版本。
最近的一个版本android 4.0(代号为冰激凌三明治)发布时间为2011年10月,距离上一个版本android3.2的发布时间仅有3个月。
系统的每次更新都会对开发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反映到课堂上就是教学内容总赶不上技术的更新速度。
许多教师在android平台上的开发经验不够丰富,使用android手机的时间也可能没有部分学生长,这就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水平信心不足。
2)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
除了观看公开课视频,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也乐于通过搜索引擎去获取答案,或者在android的专业技术论坛上求教。
相反,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少了。
现在学生的手机、电脑都能上网,可随时随地查询感兴趣的问题,不像课堂那样要受到时间、空间的诸多限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互联网面前,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作用被削弱了。
2.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发挥普通教师优势,在课堂实践中把指导学习方法、创造学习氛围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1)将网络公开课等资源推荐给学生。
为了方便学生下载、观看,任课教师将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收集、整理在一起,以超链接的形式放到自己的课程主页上。
主动共享教学视频的做法非但没有降低学
生对教师的评价,反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对学生来说,优质的教学视频就像优质的参考书一样,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能加快他们对课堂所讲知识的理解过程。
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应当从传授知识的课堂主角,逐渐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3]。
2)上好第一堂课。
任课教师首先提出“智能手机的特征”“为什么要学习android”等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借此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
然后将android应用开发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介绍给学生,如图1所示。
学习过程可分为“android基础”和“android api”两个阶段,80%的时间将用在android api的学习上。
掌握api所必需的资源有两种:示例程序、api文档。
第一堂课非常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将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很多益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3)把握学习重点,放弃面面俱到。
一般的技术细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看书或教学视频来掌握。
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时间、精力花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上。
例如,android应用的生命周期就是一个重点。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明白自己编写的代码是如何被执行的,才能解释android手机与windows系统在使用方式上的差异。
任课教师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功底及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花大力气把它讲解清楚。
关于事件处理,很多学生可能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没有学好,任课教师就需要把java的委托模型再仔细地讲解一遍,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4)超越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按“学以致用”的原则,对教材
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引入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
例如在手机定位上,教材中仅仅介绍了如何通过android api读取用户位置或对位置变化做出响应。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遇到手机gps定位慢的问题。
任课教师在阐明gps三维定位原理、如何获得预报星历、a-gps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手机location.cfn文件中supl 服务器地址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再比如,在android游戏开发的章节,教材中仅介绍了些画线、填充的api,而在实际开发时都在使用2d或3d游戏引擎,所以在课堂上给对游戏开发感兴趣的学生推荐了几个常用的游戏引擎。
不同学期的学生可能关注的问题也不一样。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课堂上的切入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等,这也是体现教师创造性的地方。
为了创造学习的氛围,一方面,需要通过随堂测试、作业、考试来给学生施加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慷慨地鼓励学生。
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5]。
由此产生的课堂效应,也是网络公开课所不能提供的。
3. 结语
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的情况下,提升“android应用开发”课堂吸引力的关键是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课堂教学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研究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作业、随堂测试等手段创造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android技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浩. 逃课淘课蹭课—网络公开课风靡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j]. 中国青年研究,2011(9):85-88.
[2]杨功元,李桂珍,李欣.“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建设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2(16):85-88.
[3]宫天然. 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 首都师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2-144.
[4]杭后俊.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实践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12(17):76-79.
[5]冀松.兴趣教学法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1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