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高压包问题检修
常用彩显高压包故障分析与与原理
一、高压包概述显示器高压包和电视机高压包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阳极高压。
以及提供聚焦、加速、栅极等各路电压。
由于高压包工作于高温、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加上外部环境潮湿或多尘等因素影响,使高压包损坏率较高,其损坏的常见部位如图1 所示。
二、与高压包相关的关键词及专业术语
1.HV-一阳极高压显示器尺寸不同,HV 电压也不同。
通常14/15 英寸机的HV 值是24kV---25kV;17 英寸机是27kV~29kV,19 英寸和21 英寸机是30l,V~35kV。
2.FV--聚焦电压FV 电压通常在HV 端以电阻电位器分压方式取得,电压值是3kV---gkV。
如果是双聚焦的,就分为FVl 和FV2,其实是内部多设一组电位器而已。
3.SV--加速极电压也称为G2。
SV/G2 电压通常从HV 端分压取得,其电压值是300V 一,800V。
有些高压包不从HV 端分压输出SV/G2 电压,而是在包内另设绕组,或在行管C 极将行逆程峰值整流获得,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SV/G2 电压受到电路控制,方便工业装配。
注意,在行管C 极整流时获得SV/G2 电压时,必须采用高速整流管。
4.DF--动态聚焦显示器尺寸增大时,屏幕中央和四周的聚焦就容易变得不均匀,就需要加入动态聚焦电路,对FV 电压进行动态调整。
在双聚焦显像管中,有水平聚焦和垂直聚焦电路。
5.SFR--包内聚焦组件中的FV/SV 调整电位器冷端通常是接地的,但有些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在高压变动时使电路作出补偿o
6.HVR--包内HV 端取样电阻的冷端此电阻直接取样于HV 端,阻值较大,
·大众版2007 年合订本一o◎梁顺周必须用兆欧表才能测量。
其作用也是HV 变动检测o
7.HVC--包内高压滤波电容的冷端通常此脚都被接地,但一些中高档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以便更灵敏地检测高压变动'。
8.G1--栅极负电压通常在包内绕组获得,G 1 电压值是 (100V)
200V。
控制G1 电压可控制光栅亮度。
加到显像管的G1 电压通常为一30V~一100V,关机消亮点通常也在G1 控制电路内完成,使
关机时G1 负压变低,显像管被截止。
注意:有些机型的G1 电压是固定的甚至是接地的,它们的亮度控制方式是改变三枪阴极的电压,关机消亮点方式是瞬间降低阴极电压,快速将高压泄放掉。
两种亮度控制方式各有优劣,调制G1 可得到较大的亮度范围,但调制期间白平衡不均匀;调制阴极可使亮度均匀变化而白平衡稳定。
但范围较小。
9.AFC-一行逆程脉冲AFC 原意是自动频率控制,这里指从FBT 取出的送人扫描芯片、CPU 和OSD 菜单等所需要的行逆程脉冲。
AFC 取样可以在高压包内绕组输出,也可以在行管C 极用电容分压取得,后者故障率较高。
10.FB 一一高压或二次电源取样信号FB 原意是频率返回,也就是行回扫脉冲,在显示器中,FB 电压常作为高压包输出电压的参考点,反馈回二次电源,实现B+电压稳定输出。
有时FB 信号也用于AFC 信号处理电路o
11.ABI--自动亮度控制ABL 端总是内接高压绕组的冷端,用来检测HV 的电流大小。
当亮度过大时,HV 电流必然增大,ABL 电路检测到这个情况,即可限制亮度再增加反应。
建议维修人员配置
R×100k 挡的万用表(MFl0 型)或兆欧表,用来测量ABL 端到HV 帽的电阻,判断高压硅堆是否有短路或漏电;也可用来测量包内高压电容是否漏电。
注意:Rx 10k 挡难以准确测量高压硅堆和高压电容的好坏。
12.初次级绕组一一接在高压包B+输入端和行管端的就是初级线圈,其他是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线径大、匝数不多,故障率非常小;而次级高压线包的线径小、匝数多,易发生匝间短路。
13.电感量--线圈对交流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其阻碍程度的大小称之为电感量对直流电而言,线圈的阻抗为零(忽略线材本身的电阻率),但对于高频信号,感抗与频率成正比o.
14.正程和逆程简单地说,行管与阻尼二极管导通时对应扫描正程,行管导通时高压包储能,行偏转线圈与逆程电容谐振对应扫描逆程。
15.正程和逆程整流由于正程和逆程的峰值相差8"10 倍,因此一个绕组采用不同的整流方式所产生的电压值也就相差8"10 倍。
正程整流的电压高但电流小;逆程整流的电压低而电流大o
16.绕组的极性由于感应电动势有极性之分,则绕组的输出端也有极性之分。
由于绕组同名端在厂家生产时已经确定,则在磁芯上加绕
线圈时就能注意其极性。
以800 x600/60Hz 的分辨率为例,行频为37kHz,若磁芯中绕一匝,将高压包引脚朝下,磁芯对着自己。
若将线头负端接地,在正端接以正整流可得到约20V 电压,接以负整流可得到一3V 电压;将正端接地,在负端接以正整流可得到3V 电压,接以负整流可得蛰]-20V 电压。
以上电压参数会因电路设计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具体差距并不太大,在绕线估算电压时可以作为参考。
17.高压独立高压包和行偏转分离的电路形式。
在传统行输出电路中,由于行输出电路既为行偏转线圈提供行偏转电流,又产生各种高、中压,因此该电路负担较重,故障频发,于是新型彩显将高压电路独立出来,从而设计出更高效的电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o
18.高压独立的电路结构现在的高压独立电路大致有以下5 种类型。
(1)采用二次电源调整的单管输出形式
SONY-200GS 彩显,180V 电压经过二次电源调整管输人高压包,如2 图所示,开关管是一只单独的场效应管,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行输出相类似。
IRF9630 BT l②
(2)没有二次电源的单管输出形式SONY-E220 80V 电压直接输人高
压包,如图3 所示,开关管是一只单独的场效应管,这种方式要求开关管的激励控制电路能控制范围较大的占空比。
以得到较大的高压调整范围o-
(3)采用高电压的双管对称输出方式如图4 所示,在EMC/CTX 等机型中,180V 电压直接输入高压包,再接人一只N 型场效应管,该管导通时初级线圈储能;在初级线圈两端并接一只P 型场效应管,输人反相的激励,在N 型管截止时它就导通,将初级线圈能量快速释放,次级就感应出电压。
(4)采用低电压的双管对称输出方式
飞利浦机芯较多采用80V 电压直接输入高压包,再接人一只N 型场效应管,如图5 所示,同时在高压包上设一个绕组,其输出接一只场效应管,激励信号被分成两路,一路驱动初级线圈开关管,使之导通时高压包储能;另一路倒相后驱动另外一只开关管,使之导通时高压包快速释放能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独特,一只导通则另一只截止,两只开关管采用同相的激励信号,但导通时间刚好相反o(5)采用储能变压器的双管输出方式这种方式最为复杂,在三星、DELL 机型中采甩较多。
190、q 电压先输入一只普通行管的C 极,如图6 所示,b 极加以行激励脉冲,e 极就输出以行频变化的方波,峰值仍是190Vo 另外,行管e 极通过储能线圈接到高压包初级,高
压包初级另一端通过一只放电电容与行管c 极相连。
在场效应管导通时储能线圈储能,在场效应管截止时储能线圈通过高压包、放电电容和阻尼管完成能量释放。
行管在此过程中仅输出以行频变化的方波,作用与一只二次电源管相当,真正的开关管是场效应管o 高压独立高压包的绕组特点
由于在高压包内的电流近似于方波,效率很高,它的初级绕组匝数就设计得较少,这样正程和逆程电压的差别较小,无论绕组哪头接地,无论正整流还是负整流,所获得的电压值基本一样(类似于市电的交流变压器输出),也正是由于其初级匝数少,按照感应比例,次级每匝可获得较高的电压,在800x600 分辨率下,每匝的电压是6V"-'8V.比传统高压包在正程时每圈仅获得3V 的电压值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