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部二零一九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4)3、机械成孔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工艺 (11)4、机械干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7)5、劳动力组织和施工设备配备 (22)6、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4)7、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26)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8)9、消防安全措施 (29)10、预防及应急措施 (30)11、工期保证措施 (30)1、编制依据1.1、**市****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1.2、勘察院提供的《**市水岸林邸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省**市**区的有关施工规定;1.4、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分析;1.5、本公司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1.6、本公司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1.7、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建设有限公司检测单位:******工程建筑检测有限公司2.1、建筑概况2.1.1本工程为****住宅小区项目,建于**省**市**区**路以北,***以西,占地面积7712.9㎡。
总建筑面积33564.00㎡,其中地上26990.32㎡(1#楼10231.92㎡、2#楼8515.80㎡、3#楼8242.60㎡),地下6573.68㎡,建筑高度小于100米。
由两栋住宅楼和一栋商住楼及地下车库组成,地下一层为设备管道夹层,地下二层为地下车库。
1#楼1F-2F为商业,3F以上为住宅,2#、3#楼为住宅。
2.1.2本工程1#楼(20F),2#、3#楼(23F),地下室(-1F)。
3栋一类高层建筑与地下室组成,以高层住宅为主,地下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场地与住宅绿地结合布置为附的现代住宅社区。
2.2、设计概况2.2.1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础均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
主楼筏板范围内均为ZH1,除注明外桩中心线均与墙中线或柱中线重合。
2.2.2灌注桩施工前进行试挖孔,当扩底无困难时,方可大面积施工。
2.2.3当两桩中心距小于2700mm时,施工时应采取间隔施工措施,等相邻桩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强度达到至少70%后方可开挖。
相邻桩基桩底高差不应大于两桩的水平净距。
2.2.4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防止细砂层坍塌,影响施工质量及人身安全等措施,施工中要充分注意施工安全。
2.2.5灌注桩成孔后,由设计、勘察、监理单位结合验槽进行现场鉴别,认可后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
灌注桩成孔后严禁久置,应验孔后立刻浇注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6.6条的相关规定执行。
(1)本工程的桩必须由具有建设部或甘肃省建委颁发的检测资质证书的单位按相关规范及规定进行检测。
(2)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有关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不少于中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少于1根,且在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单桩静载荷试验检测的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3)施工前必须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试验结果未出来前不得进行基础部分的施工,且将结果提交设计院复核。
2.2.6在试桩时应考虑软弱下卧层的不利影响,在对试桩的孔位选择及桩长上,选择砂砾层较薄、细砂层较厚的不利位置进行试桩。
2.2.7试桩可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加荷至破坏或达到最大沉降值,本工程拟采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4000kN, 该场地实现黄土湿陷下限约1.6~9.1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5.7.4条的规定,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确定测试结果;当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进行浸水确有困难时,应按5.7.5条的规定进行估算,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除不计湿陷性黄土层内的桩长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阻力外,尚应扣除桩侧的负摩擦力。
2.2.8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45(抗硫阻锈),桩基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14,入泵塌落度控制:防水混凝土120~160mm。
桩基础的防腐措施:采用高抗硫酸盐水泥,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3%,同时掺入抗硫酸盐外加剂、钢筋阻锈剂和矿物掺合料,不应使用高钙粉煤灰掺料,不得加入石灰石粉,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碱含量3kg/m3,最大三氧化硫含量4%。
最小水泥用量360kg/m3;最大水灰比0.36;水胶比0.35,保护层100mm,保护层内增设4@200双向钢丝网。
2.2.9桩径,桩长,配筋等参数按设计,桩数约340根。
(具体见附图)2.3、工程地质情况2.3.1长春建工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于二Ο一九年一月编写的《水岸林邸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YT-2019-001-JG)》.依据长春建工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具体如下:场地地形地貌:该场地地处白银市白银区,北侧为空地、西侧为民宅、南侧为兰包路、东侧为市万良食品公司。
该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左岸Ⅱ级阶地,地面高程1695.69~1697.27m、最大高差1.58m,西北高东南低。
杂填土层(Q4m1): 层厚0.5~0.8m。
灰褐色,稍湿,松散。
土质不均,以粉土为主,含圆砾、砂及建筑垃圾等。
粉土层(Q4a1+p1): 层顶深度0.5~4.7m、层顶标高1691.79~1696.57m,层厚0.5~7.0m。
黄褐色,稍湿,稍密。
局部夹有粉砂透镜体,手搓有砂感,土质较均匀,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见虫孔,针孔状孔隙发育,稍具水平层理。
砾砂透镜体(Q4a1+p1): 层顶深度 2.0~3.4m、层顶标高1693.17~1695.00m,层厚0.7~1.5m。
褐黄色,稍湿,松散。
单粒结构,砂质较纯,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少量,含少量黏粒。
细砂层(Q4a1+p1):层顶深度 1.2~9.1m、层顶标高1687.39~1695.58m,层厚1.4~6.6m。
褐黄色,稍湿,松散。
单粒结构,砂质较纯,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少量,含少量黏粒。
粉土透镜体(Q4a1+p1): 层顶深度5.2m、层顶标高1691.37m,层厚3.8m。
黄褐色,稍湿,稍密。
土质较均匀,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孔隙较发育,具水平层理。
角砾透镜体(Q4a1+p1): 层顶深度3.1m、层顶标高1693.37m,层厚1.9m。
青灰色,稍密,稍湿~饱和。
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等,多呈亚圆形,粒径一般为2~40mm,最大粒径80mm,骨架颗粒含量一般79.8%左右,细砂为充填物,级配良好,分选差,大小混杂,接触排列。
角砾层(Q4 a1+p1): 层顶深度0.8~10.5m、层顶标高1685.99~1695.90m,层厚0.4~3.2m。
青灰色,中密,稍湿饱和。
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等,多呈亚圆形,粒径一般为2~40mm,最大粒径80mm,骨架颗粒含量一般73.7~79.8%,细砂为充填物,级配良好,分选差,大小混杂,接触排列。
细砂透镜体(Q4a1+p1): 层顶深度10.9m、层顶标高1685.85m,层厚0.2m。
褐黄色,稍湿,松散。
单粒结构,砂质较纯,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少量,含少量黏粒。
砂岩层(N):层顶深度4.0~13.0m,层顶标高1683.57~1692.70m,勘探揭露厚度3.2~13.7m、未揭穿。
棕红色,稍湿,为极软岩。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及黏土矿物为主,碎屑结构,泥钙质胶结,层状构造。
该岩层属半成岩地层,为软岩,干时坚硬,遇水、扰动和暴露易软化崩解。
其表部2.0~3.0m左右风化裂隙发育,力学性质相对较差,钻进较易,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其下岩层渐变为完整性较好地层,岩芯呈柱状。
由于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及深度有较大变化,在剖面上难以划出统一的风化层面。
泥岩层(N):层顶深度5.0~12.0m,层顶标高1684.57~1691.79m,层厚1.0~3.2m、未揭穿。
浅棕红色,稍湿,为极软岩。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黏土矿物为主,泥质胶结,具水平层理,厚层状结构,干时坚硬,遇水、扰动和暴露易软化崩解。
其表部1.0~2.0m左右风化裂隙发育,力学性质相对较差,钻进较易,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其下岩层渐变为完整性较好地层,岩芯呈柱状。
由于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及深度有较大变化,在剖面上难以划出统一的风化层面。
地下水:该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粉土层为弱透水层、细砂层、角砾层为强透水层,勘探时地下水埋深3.4~5.9m、水位高程1691.07~1692.45m(2019年1月)。
抗浮水位1#楼按1693.85m 考虑、2#楼按1693.20m考虑、3#楼按1693.00m考虑、地下车库按1693.95m考虑。
人工降水后水位应低于基坑0.5m,施工到上部荷载大于浮力的1.5倍后,才可停止施工降水。
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Ⅰ~Ⅱ级、湿陷程度轻微~中等,湿陷性土层下限深度1.6~9.1m。
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参考模量见表六:该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该建筑的建设,场地类别为Ⅱ类.2.3.2 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主楼采用桩筏板基础,裙楼及地下车库采用桩基础,桩基础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持力层均为砂岩层,由于该层砂岩层处夹有泥岩夹层,桩应穿透该夹层,桩端放入砂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