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曾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并指挥长征,西安事变中,他代表中共中央与中国国民党签订合约,共同对日作战。
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
2.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课后作业: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敲.门(qiāo qiào)长寿.(shòu zhòu)铺.满(bū pū)
驶.入(chǐ shǐ)一碗.(wān wǎn)从容.(rón g kōn g)
二、比一比,组词语。
令()忘()跑()泼()
今()思()炮()拨()
一串串一条条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五、我会写,用下边加点的字造句。
傣族人民一边
..欢呼,一边
..向周总理泼水。
六、课文整体梳理。
(判断正误,对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七、重点段落品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写的是()
①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八、写一写。
傣族人民有泼水节,彝族人民有火把节,你还了解那个少数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一写。
一、qiāo shòu pū shǐ wǎn rón g
二、令(口令)忘(忘记)跑(跑步)泼(泼水)
今(今天)思(思念)炮(大炮)拨(挑拨)
三、一串串花炮一串串葡萄一条条龙船一条条小鱼
四、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五、他们一边跑,一边喊。
六、1.× 2.√
七、1.2 2.略 3.②
八、蒙古族的那达慕、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花山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