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选择题部分(5.元素周期)
备注:2013年高考化学或者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统计及顺序(共15套,31地区)
1、(1套)大纲版全国卷(广西)
2、(1套,9地区)新课标全国卷I(内蒙古、宁夏;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江西)
3、(1套,7地区)新课标全国卷II(西藏,新疆;青海、甘肃、贵州、云南、辽宁)
4、(4套,4地区)4个直辖市各一套: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5、(8套,8地区)独立命题省份:安徽,山东,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9.【题文】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 +C.Y3+、Z2- D.X+、Z2-
【答案】C
【解析】根据答案选项可知W、X、Y、Z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W2-、X+、Y3+、Z2-,又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可推出W为O,X 为Na,Y为Al,Z为S,Al3+和S2-均能发生水解,水解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
O2-不能在水溶液存在,而Na+不水解。
备注:该题命题结构简单,切入点新颖,考察了离子化合价与其离子电荷的关系,在预测题中也成功预测出相似题型。
实用文档
【试源】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
9.【题文】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I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A
【解析】F并没有+7价态;不一定会水解,水解和还原性没有递变关系;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要比较容易得失电子与否。
【试源】2013年高考天津化学试题
3.[2013高考∙重庆卷∙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C6H5OH<CH3COOH B.碱性:Ba(OH)2<Ca(OH)2<KOH C.熔点:MgBr2<SiCl4<BN D.沸点:PH3<NH3<H2O
【答案】D
【解析】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A项错误;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因此碱性:B a(O H)2>C a(O H)2,B项错误;SiCl4为分子晶体,熔点低于离子晶体MgBr2,C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大于PH3,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常温下为液态,在H2O、NH3、PH3中沸点最高,D项正确。
13. 【题文】X、Y、Z、W是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p电子数相等;Z 实用文档
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 电子。
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B.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
C.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X元素的单质反应
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答案】C
【解析】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或氮气,故X为N或O,由Y的最外层电子排布ns2np2可知Y为C或Si、Z2+核外电子数为10,则Z为Mg,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1或3s23p5元素均可满足元素W的结构特点,因此W为Al或Cl。
若X为O,H2O为中性,A项错误;若W为Cl-,则离子半径:Mg2+<Cl-,B项错误;Mg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或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或氮化镁,C项正确;若Y为C,其最高价氧化物CO2的熔、沸点都很低,D项错误。
【试源】2013年高考上海化学试卷
9.【题文】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
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答案】A
【解析】由“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X 为C ,因此Y 为O ,Z 为Si ,W 为S ,Q 为Cl 。
A 选项:Na 和S 可形成类似于Na 2O 2 的Na 2S 2。
Z 与Y 组成的物质是SiO 2,SiO 2是原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
C 选项:S 得电子能力比Cl 弱。
D 选项:C 、O 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
【试源】2013年高考浙江化学试题
8.【题文】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A .X 、Y 、Z 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 .Z 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 .X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 .Z 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A
【解析】因为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这指的是铵盐,W 是N 元素,则X 、Y 、Z 依次是O 、S 、Cl 。
则其氢化物中H 2S 最不稳定,A 正确;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 的含氧酸酸性强,B 错;阴离子还原性S 2->O 2-,C 错;Cl 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D 错。
【试源】2013年高考山东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2.元素R 、X 、T 、Z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 单质在暗处与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Z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答案】BD
【解析】由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
由于Z(Ar)为稀有气体,不能比较其非金属性,A错误;R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9,Q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35,35—9=26,B正确;F、Cl、Br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C错误、D正确。
命题意图: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试源】2013年高考广东理综化学双选
4. 【题文】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答案】C
实用文档
【解析】因为最外层电子数W:X≒4:3,故W最外层电子数为4,X的为3,又因为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可以推出:
W:C
X:Al Z:Cl
所以W为C,X为Al,Z为Cl,Y可能为Si、P、S,所以C选项SiCl4为正四面体,正确。
A若Y为S则电负性应该为Z>W>Y;C同周期半径大小为X>Y>Z,而W处于上一周期,不能比较;D中W与Y形成的为CS2的σ:π=1:1。
【试源】2013年高考四川理科综合化学
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的是()
正确
..
A.原子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2 周期、第ⅥA族
【答案】B
【解析】由元素位置可知,Y、Z在第二周期,M、X在第三周期,由于只有M为金属,故Y、Z、M、X四种元素分别为N、O、Al、Si。
根据信息可得Y为F,没有最高价,只有负价,所以没法比较。
【试源】2013福建省高中理综化学能力测试试题
实用文档
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
【知识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
【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
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
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试源】2013高考化学江苏试题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