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s Sci-Tech 2010.10收稿日期:2010-06-28作者简介:宝斯琴塔娜(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物流科技2010年第10期Logistics Sci-Tech No.10,2010摘要: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等自然灾害频发,本文对内蒙古内部与外部应急物流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构建原则,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时效性、经济性等。
关键词:分形理论;应急物流;自然灾害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ner Mongolia is located in north of china.It is a long and narrow inland region which across a large longitude and frequently happens drought,heavy snow,forest grasslands fire insurance and so on.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Inner Mongolia's interior and exterior demands for the urgent need logistics system,on the account of fractal theory urgent logistics system,improved the urgent logistics system's time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y,etc.Key words:fractal theory;emergency logistics;nature disaster 内蒙古自然灾害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研究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ractal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宝斯琴塔娜,张红霞(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BAO Siqintana,ZHANG Hong-xia (School of Business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Hohhot 010051,China)誗现代物流誗文章编号:1002-3100(2010)10-0074-03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件的密度、强度不断扩大。
各级部门加大应急管理力度。
在这一环境下,内蒙古应急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
200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在各盟市、各相关厅局都单独或相关部门都设立了应急机构。
自治区、各盟市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航空、水路及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但在应急系统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在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内蒙古应急物流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应急物流的特点入手,建立其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来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效率和经济性。
1应急物流综述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以应急物资为对象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具有物流需求的突发性、时间紧迫性和不可预测性,物资采购的拉式模式和地域优先性,物流量的不均衡性,弱经济性和临时性,市场与政府共同的参与性等自身的特点[1]。
基于应急物流的特殊性,构建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要遵循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原则。
2内蒙古应急物流需求分析2.1内蒙古应急物流外部需求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重。
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每年因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均在30多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均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倒塌房屋83.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
其中,云南、内蒙古、吉林、甘肃、辽宁、河北、黑龙江、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布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包头等)、农(河套平原等)业基地,资源(煤炭、钢铁、稀土等)丰富,在各种救灾援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国各省灾害中,内蒙古为各种应急救援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成为重要的物资储备基地和交通枢纽。
2.2内蒙古应急物流内部需求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具有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特征,草原和荒漠较为广阔,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
2003年内蒙古赤峰发生6.1级地震,2009年内蒙古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多数盟市先后发生了持续干旱,2010年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受大雪侵袭,如图4。
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救灾时消耗人力、物力大。
为了及时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实施营救,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加大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发展和健全相应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这是保证应急物流的及时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
74图1中国旱灾分布图①图2中国冻害分布图图3中国森林草原灾害分布图图4内蒙古2010年1月上旬积雪覆盖卫星遥感监测图3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根据全国灾害分布(图1、2、3、4)情况及内蒙古各区域发生的不同灾害的类型,基于分形理论建立内蒙古应急物流系统,服务于内蒙古地区,同时可服务于全国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提高整个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3.1确定分形单元活动空间3.1.1旱灾应急子系统:鄂尔多斯、通辽。
从图1中看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阿拉善地区旱灾频发,尤其是鄂尔多斯灾害尤为严重。
因此,建立以包头为中心辐射呼市、鄂尔多斯及阿拉善地区,以通辽市为中心辐射兴安盟和赤峰地区的旱灾子系统。
3.1.2森林火险应急子系统: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主要位于我国东北部,兴安岭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并且深居内陆,常年较干旱,因此该地区建立森林火险应急子系统,同时在黑龙江等东北地区森林火险灾害发生时也可提供应急响应。
3.1.3雪灾、冻害应急子系统:呼和浩特、赤峰、呼伦贝尔。
内蒙古身处内陆,冬夏分明,冬天温度低,冻害、雪灾频发,其中锡林郭勒、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这些地区雪灾和冻害较为严重。
呼和浩特除了为本地区提供应急服务以外,可为周边地区提供相应应急服务(鄂尔多斯、巴盟、乌兰察布、包头);赤峰雪灾、冻害应急子系统辐射锡林郭勒、通辽;呼伦贝尔辐射兴安盟和锡林郭勒。
这三点将内蒙古雪灾、冻害系统连成一条线,辐射整个内蒙古,同时服务于周边地区的雪灾、冻害救援。
3.1.4地震应急子系统:包头、赤峰。
内蒙古所处地壳板块相对稳定,地震灾害较少,但个别地区仍然处在地震板块上(包头、赤峰等)。
近两年地壳活动频繁,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发生多次地震,因此,地震子系统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对地震本地区应急响应有很大作用,在其他地区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也会做出重大贡献。
尤其包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有利于物资的集散(见图5)。
3.2分形单元分级处理根据灾害的影响范围(地域因素、危害覆盖面积等)、危害/损失程度(例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扩散要素(天气或气候状况、传输渠道等)、时间要素(发生时刻特征、可能持续的时间)对自然灾害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一般灾害、较大灾害、重大灾害和特别重大灾害。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等建立不同等级的分形单元进行相应的响应。
3.2.1一级节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
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农业相对较发达、能源等供应充足、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程度高、信息技术发展快等原因,成为了一级节点的首选。
这类分形单元主要负责对重大灾害和特别重大灾害的处理。
这些地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针对灾害做出快速反应,向灾害地区配送救援物资及人员,并且可以利用交通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受外部援助,同时,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交通的便利性及资源丰富的情况,可对其他省市救援进行快速反应,尤其是周边省市Array(陕西、山西、东北地区等)的救援。
3.2.2二级节点: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锡林浩特、巴彦浩特及巴彦淖尔。
这些地区在内蒙古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政府所在地。
将这些地区设为二级节点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本地区首先做出反应,既可减少损失、也提高了应急物流的时效性。
这些节点的建立,主要是负责低一级的灾害,尤其是本地区的灾害。
如果灾害等级较低,对外部救援需求不高,设立的这些节点地区就可自行处75Logistics Sci-Tech2010.10理。
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本节点自身的应急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3.2.3三级节点:灾害频发地邻近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针对的是本地区的一般性灾害。
这些地区离各类灾害较近的地区。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的提供相应灾害救援服务,并根据灾害等级情况,及时向上级节点发出应急需求。
3.3构建分形结构模式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是为了解决复杂的应急物流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用以增强救援保障的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急物流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分形应急物流由不同层次上相对独立的分形单元构成,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能够根据应急物流的总体目标进行自优化、自组织、自设计。
一般有三部分:(1)应急物流中心;(2)应急物流子系统;(3)加盟的物流中心和企业。
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6所示。
应急物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枢纽,是平时的业务指导机构和灾时的指挥协调机构,自身并不进行物资采购、储存、运输、配送等具体业务。
而是通过各业务部门指导各加盟物流中心和企业完善好必要的硬、软件设备和设施。
指挥下级的物流中心、企业在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一系列活动,如采购什么、储备什么、输送什么、送达的时间、地点等,使整个系统“高效、有序、正确、实时”的运转。
应急物流子系统是该系统的各下层分形单元。
根据自然灾害类型及等级进行相应的响应,确定具体的人、物资及运动。
各加盟物流中心及企业是该系统中具体的执行机构。
根据应急物流中心及子系统分配的任务,利用自身的业务、技术优势等筹备、配送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的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