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六味地黄丸在肾病中的应用经验分享..
六味地黄丸在肾病中的应用经验分享..
滋阴清热 六味地黄丸合银翘散; 合玉女煎; 合五味消毒饮; 合龙胆泻肝汤; 合八正散; 合大补元煎
激素治疗阶段合并上感; 激素治疗阶段合并座疮; 激素治疗阶段合并尿感;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IgA肾病
养阴利水 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 合五苓散; 合桂枝茯苓汤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顽固性水肿; 长期使用利尿剂; 梗阻性肾病; 肾囊肿; 多囊肾病
而不腻,补而不恋邪
肾阳虚失于温化 肺胃津液 损伤心脾营血 肝肾阴精
肺阴虚失于通调
肾阴亏虚 为病之本
阴虚及气
脾阴虚失于化生
肝肾阴虚失于化源
肾脏病
阴虚之表现 阴虚证
津液亏虚:唇、鼻、 肌肤干燥,口干苦渴,大 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 苔少等
营血虚少:面色无 华,苍白或萎黄,头昏, 心慌,唇甲色淡,经少 闭经,舌淡,脉细弱等
大剂量激素应用阶段; 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 单纯血尿; 糖尿病肾病
滋补肝肾 六味地黄丸合杞菊地黄丸; 合麦味地黄丸; 合二至丸; 合一贯煎
高血压肾损害; IgA肾病; 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单纯血尿; 中老年女性尿感
滋补肺肾 六味地黄丸合沙参麦冬汤; 合清燥救肺汤; 合玄麦甘桔汤; 合百合固金汤
阴阳双补 六味地黄丸
合金匮肾气丸 合地黄引子 合二仙汤 合右归丸 合补天大造丸
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衰竭; 小剂量皮质激素撤减阶段; 使用LEF,MMF,CNIS,Aza等免 疫抑制剂
内容小结
慢性肾脏病阴虚之机理, 其形成与阴虚之体质,阳邪之侵袭,劳 伤之暗耗,情志之郁结,饮食之偏嗜,病程之持久,治疗措施不得法 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虚是辨证中的重要环节,有津液受伤者, 有营血受损者,有肾阴( 精) 亏损者,甚至阳脱阴竭,难以挽救者 阴虚之治疗,有滋养肾阴,滋补肝肾,滋养肺肾,滋养心肾,养 阴利水,滋阴清热,滋肾固精,滋肾潜阳,益气养阴,滋阴温阳等法, 总以顾护阴精、阴液为要。谴方用药贵在阳中求阴, 阴中求阳,滋
六味地黄丸在肾病中的应用经验分享
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 王小琴
以养阴为主的处方 占总处方量68.7%
朱丹溪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 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 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人体 阴精难于充足,相火易于妄动。 结合长期的临床所见皮质激素的 普遍应用,邵朝弟教授指出“肾 病多虚,阴虚多见”,并依据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 指出正虚是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外邪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而阴虚 是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
滋肾潜阳 六味地黄丸合杞菊地黄丸; 合大定风珠; 合镇肝熄风汤; 合羚角钩藤汤
高血压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衰竭
益气养阴 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 合玉屏风散 合四君子汤 合补中益气汤 合八珍汤 合人参汤 合炙甘草汤 合参芪地黄汤 合七味都气丸
IgA肾病;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衰竭; 紫癜肾炎; 慢性肾炎; 皮质激素治疗阶段; 使用LEF,MMF,CNIS,Aza等阶段; 反复发作尿感
阴精虚损:头昏耳 鸣,形疲乏力,齿落发 枯,腰膝酸软疼痛,尿 少,尿闭等
治疗
注重养阴
常用六味
六味地黄丸的演变
肾气丸
汉代张仲景
宋代钱乙
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请代 吴谦
归芍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参芪地黄丸
清代沈清鳌
七味都气丸
清代高鼓峰
明代秦景明
明代龚廷贤
清代董西园
滋养肾阴 六味地黄丸合左归丸; 合知柏地黄丸; 合大补阴丸; 合二至丸
十二五重大专项:中药治疗慢性 肾炎蛋白尿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以上为气阴两虚
肾脏病
阴虚之由来
感受外邪
外因
饮食偏嗜 药物所伤
肾脏病
气候变暖
损伤
素体阴虚 情志不舒 内因 阴精流失 劳累过度
津液 营血 阴精
阴阳失衡 气化失职 封藏失司
加重阴阳失调
肾脏病
阴虚之机理
肺气虚失于宣化
阳损及阴
脾阳虚失于运化
肾脏病
IgA肾病; 各种慢性肾脏病合并 反复呼吸道感染;
滋补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酸枣仁汤; 合天王补心丹; 合柏子养心丸; 合甘麦大枣汤
高血压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中老年女性反复尿感
滋肾固精 六味地黄丸合金锁固精丸; 合三才封髓丹; 合水陆二仙丹; 合五子衍宗丸
顽固性蛋白尿; 顽固性血尿; 医源性柯兴征
阳气的盛衰在肾病水肿的发病中占主导地 位, 因为阳气是脏腑气化的动力, 阳虚是水肿发 生的直接因素。伤阳是水肿病的特征, 水湿潴 留为阴邪, 易阻遏、耗伤人体阳气, 故多为阳虚 阴盛,是临床所见的普遍性, 治疗多从温补肾 阳着手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药治疗 CKD3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04例 CK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