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接线规范一(2015.06.26)

电气接线规范一(2015.06.26)

电工接线规范一
目的:规范电工接线,提高电工接线质量。

一、元器件安装
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4、必须按电气布局图安装,图纸有不详之处或有争议之处,要有自控部经理
签字更改,禁止私自更改。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
毛刺、尖锋应打磨平。

7、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
应的扭距。

8、柜内所有的电器元器件只要有接地标示的都要接地,要单独接地,禁止并
联接地,接地线要大于2.5平方。

电气门要如下接地处理。

9、整个设备的所有的电器元器件都要贴电气标示(和图纸一一对应)
二、柜内布线规范
1、要按图纸正确接线,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
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裸露部分不超过2mm。

动力线和信号线尽量分开走线。

2、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
则必须两根导线合并压一个线鼻子。

3、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
导线的剥线长度: 10 mm
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上部不能露铜。

5、配线颜色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动力线:红色
零线:蓝色
接地线:黄绿色
DC24V+: 棕色
DC24V-: 蓝色
PLC-IN:蓝色
PLC-OUT:蓝色
其它:灰色
6、配线规格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动力线:不得小于1.5平方(根据实际功率确定)
零线:不得小于动力线
接地线:不得小于2.5平方
DC24V+: 0.75平方
DC24V-: 0.75平方
PLC-IN:0.75平方
PLC-OUT:0.75平方
断膜加热线:采用高温线,不得小于1.5平方。

(根据电流确定)
其它:不得小于1平方
7、柜内所有的电线都要压线鼻子,要选择合适的线鼻子,一定要用专业工
具,禁止违章操作。

举例:1.5平方线要压1.5平方的线鼻子,不能过
大或过小。

说明: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3)合格压接4)不合格
8、线鼻子使用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1.对于电气元器件的接线端子一般分为三类:
1、孔型(使用针式线鼻子)举例:西门子S7-200PLC
2、U型(使用U式线鼻子) 举例:施耐德中间继电器
3、O型(使用O式线鼻子) 举例:变压器
9、线号使用标准(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此标准执行)
1、线号要和图纸一一对应,接线时线号方向要保持一致,线号大小要根
据实际电线线径大小确定,禁止细线套粗的线号。

2、线号管的长度要保持一致。

3、线号读向要保持一致。

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如下图
10、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
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导线与第一个接口连接
推动开关置“ON”位置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10.1 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
连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
推动开关置“OFF”位置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10.2 不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平放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

绿导线:连接点A
红导线:连接点B
11、变频器上接线禁止如下图所示,要经过端子转化一下。

裸露部分超过2mm。

12.所有线缆必须有线号,线号方向要一致,线号管段长要一致,线号管号要与线缆相匹配。

三、柜外布线规范
1、动力线和信号线禁止走同一根多芯线,要单独走线,设备在公司制作过程中,
要和现场安装时一致,主要是设备布局、电控柜安装位置。

接线时不要用临时线,要按正规
接线。

(设备上的线要走线槽进入电控柜)
2、带有变频器的电机,电机线两端屏蔽层都要处理后接地,如图下所示
图一
没有线号,电缆的两端线
号要一致
规范:电机电缆的地线要和屏蔽层拧到一起,套上黄绿色热缩管后热缩,电缆的
末端要套上黑色热缩管热缩,电机侧要使用O型带护套的线鼻子,端子侧要使用针式
带护套的线鼻子。

3、对于其它多芯的RVVP电缆,正确处理方式。

规范:电缆两边都要这样处理(把屏蔽层套上黄绿色热缩管后热缩接地,电缆的末端
要套上黑色热缩管热缩),电缆两端线号要一致,要使用针式带护套的线鼻子。

4、外露电缆必须套波纹软管,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固定牢靠。

管内电
缆不允许接线,动力线和信号线尽量分开走线不允许同用一根多芯线。

5、所有现场布线需在管道或电缆槽中实行.须有能充分支承管道或电缆槽重量的支架;
支架空隙不得超出制造商规定.
6、所有现场接线盒应当安装有接线端子并有线号.
7、所有接入接线盒、电机、感测器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电缆均需用合适的聚乙烯电缆接
头恰当密封。

8、接近开关及光电开关的外伸电缆均需采用接线盒处理,不可采用焊接接头,如需特
殊情况,需采用接插件进行转接,禁止多个光电在现场使用一根多芯线短接处理,如图所示。

但是没有线号。

9、气动部分及技术人员接触维护的机械部分不可采用单绝缘配线,要采用RVV电缆,电磁阀接线要采用RVV2X0.5MM电缆,禁止如下图所示
错误
正确
10、所有的外部的电气元件、气动元件都要有标示,标示要和电路图一一对应。

11、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

12、接线盒进线要用旋紧件,一根线最好进一个旋紧件。

13、导电滑环要固定牢固
因安装不规范,会造成导电滑环损坏
杜绝磨损电线14、防护网入口、出口保护光电要安装在防护网的外侧,如图所示
15、电缆、信号线、气管走线方式要严格规范,预留长度要一致,采用扎带固
定。

16、桥架进出线采用防水接头或软管接头;
17、电机入线口需加软管接头或防水接头;
18、现场走线要求铺设桥架或穿管,电缆及气管不允落地;
19. 线缆走穿线管时不允许悬空,必须打软管支架固定;
20、气管、光电电缆等进入桥架处应增加软管接头;
21、其它有疑问之处请咨询自控部。

热缩管热缩长度太长,要把电缆开口处塞进旋紧件里,进行旋紧。

四、设备通电前准备
1、检查所有所有的元器件和机械件是否安装固定完成,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和安装不规范现象。

2、用万用表量一下动力线是否短路、DC24V是否短路、接地是否良好、电压是否正常等一系列检查。

3、确定没有问题后,方可上电。

4、电工自检一下PLC输入信号。

5、通知自控部调试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