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

论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
摘要:新课程标准里注重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同时,也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写作。

因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就成为了教师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个性阅读和个性写作的能力培养问题入手,对如何培养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进行探索和感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写作
一、什么是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安全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的自主的、独立的、各取所需的、发现探究的阅读,是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阅读心理品质,它包括阅读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前者包括人阅读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这些决定着人对阅读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阅读的能力、气质、性格等,这些决定着人阅读行为方式的个体特征。

换句话说,阅读个性是指一个人的阅读兴趣。

习惯、速度、方式、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它是人的个性在阅读中的反映。

如果说,一、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创新,那么阅读教学的终极价值就在于阅读个性的培养。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安全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的,自主的,独立的,真情实感的,在立意、拟题、选材、结构、手法等方面都彰显个性,富有创意的写作。

个性化关注的是思想、言行的多元和差异性,是各种不同的思想方式、创造精神和个性特点。

个性化作文反映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是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的表现,它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通常我们可以这样说,个性化作文就是学生在自主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如用自己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也就是会所学生恩呢该独立习作,作文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真实的情感体验,或丰富的想象,或新颖的好、构思,或独有的语言等。

我们称这样的作文为个性化作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外来干扰的压力,产生一种随意的自我指导气氛,这样更容易增强自学、观察、分析的能力,因此个性阅读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在理解文意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握文本文意,学习和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兼纳似的吸收和理解,这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沉淀,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第一步。

其次,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结合自己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对前人的文化遗产批判性地吸收,而不是全盘肯定,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利用,这才是达到个性化阅读。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学生充满着追求创新的欲望额动力,拥有怀疑的态度和精神去感悟自己内心所需要的和理解的。

这实际上市一中创造性思维的阅读,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1.自主选择阅读主题
在选择阅读的主题和类型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意愿。

而教师的责任就是作为引路人引导学生不要走偏走歪。

只有教师大胆放手去做,不要畏头畏尾,左顾右盼,而要认真大胆去改变,才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取舍和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
让学生主动自主取舍阅读内容,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才能和自身优势,发挥个性阅读的自身潜能,幽邃取舍的去读,有目的性的去读,才有方向。

而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理解也就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额阅读方式去阅读,教师加以引导,阅读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悟以及一切材料都属于生活。

而个性写作就是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的渲染表达出来,真正的感悟生活后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

这也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尊重生活,了解自己真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感悟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体验生活的百味姿态,让灵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个性化写作要求学生必须有创新精神。

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文应该是学生的天地,是学生抒发情感,展现自我的地方,所以学生的作文不应该被老师的条条框框束缚,而是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维加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培养学生的应该从激发想象力开始,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创新写作的动力。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多设置一些情景,比如:窗外突然下雨了,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雨中的人的不同反映,他们的神态和动作以及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之类的。

多利用这种设置的情景让学生发散思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形成这种发散思维的习惯,看到生活中的一些事,就不仅仅只是看到了,明白了,而是会发挥的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件事或物的发展状况,自己给他们设置结局等等。

这就达到了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目的,在写作时学生自然会将这种思维运用到作文中。

将生活和创新相结合,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两者都融入到写作中,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写出真情实感与独特魅力并存的写作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四、结语
打破模式化, 培养个性化, 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我们作为语文教育班的学生,更应该不懈探索。

为将来走上教育岗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而努力。

○1汪燕. 重庆师范大学.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 2007年5月第17第3期
○2陈军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13年6月第33卷第6期
4张尚兵. 浅议个性化阅读【J】学科教育, 2002 , (4)
5.冯建军. 教育学基础[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