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

返回
3、教师主导性原则
1、热爱教育事业和班主任工作,具有较高 的教育素养。 2、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 注意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3、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热 情地激励和帮助学生。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己 力争达到“合格+特长”的标准。 5、面对现实,把困难当作机遇,努力提高 以教育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水平,善于 分析和总结班集体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
4、建法
•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 1、合作法——班主任要善于协调和借 助各种教育力量 • 2、激励法——积极调动班集体的情绪 和力量 • 3、规范法——以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 来规范学生的言行
• 4、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 这种班级,同学平时学习的劲头不足,组 织高质量活动的热情也不高,但大家却热 衷于“三五成群”地打牌、逛街、玩游戏, 上课迟到,旷课现象屡有发生。一到考试, 纷纷临时抱佛脚,结果出现一大批“红 灯”,对于教师的劝导,也无动于衷。 •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明 确的目标,缺少学习的动力,混一天算一 天,长此以往,班级的学习风气日趋下降, 更谈不上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班集体及其功能
• (一)班集体概念
• 班集体:指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已形 成自觉纪律,有了公正舆论的、团结友 爱、勤奋好学、能以集体主义价值观 为导向的、为着班级整体目标的实现 而共同活动着的集合体。
一、班集体及其功能
• (二)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愿景—给学生无限的憧憬
2、健全的组织机构—赋予每个人对集体的 责任 3、有效的集体规范—让班级生活更有序
思 考
• 面对各种班级不良现象,你会采用什 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呢?请结合其中一 个或几个困惑,谈谈你的看法。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 1、方向性原则:目标犹如航标,指引着
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彼岸。
• 2、激励性原则:班级奋斗目标是学生为
之奋斗的动员令,“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 对前途的希望。”
• 3、中心性原则:班级奋斗目标是全班师
以及形成、巩固和发展班集体具有重
要作用。
返回
1、合力性原则
1、班主任 2、科任教师 3 学生
要向全体班级科任教 师介绍本班学生德、智、 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 特殊问题,以及个别学 生的特点、爱好等,同 时听取科任教师对学生 有关情况的反映,共同 讨论,统一认识、要求 和措施,增强教育合力。
1、合力性原则
返回
《把“!”改成“?”》
一位年轻女教师接一个大家都头痛的班。 第一次进教室,学生用“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声迎接她;黑板上则是大大 的五个字:“我们是差生!”她听着,看着,然后微笑着说: 13年前,有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山村女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但还只能编在差 班。可她不服输,发誓要取得好成绩;她在课桌上贴着座右铭“我挺棒”,鞭 策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高中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想知道那个女孩是谁吗? “谁?”一些学生问道。 女教师还是一脸的微笑,又略带自傲的语气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哇!”教室里有了异样的赞美声。 她转过身指着黑板上的字说:“这字写得还可以,可惜标点用错了。” “用错了?”不少学生疑惑地重复这三个字。 女教师提高了嗓门说:“我们一齐用力把这个叹号压弯,加油,一二三!” 她一边说,一边用红粉笔把叹号改成大大的问号;接着,又说:“现在老师读 这问句,请大家用我刚才介绍的座右铭大声回答—— 师:我们是差生? 生:不!我挺棒! “对!我们挺棒!”教室里一片掌声。 ——2003、6、17 XX 文摘
(三)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 4、示范法——利用学校、班级的核 心力量展示榜样作用
• 5、强化法——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 的行为,统一认识
(四)班集体建设常见问题
• 1、人心涣散,同学各行其是。
• 2、人际关系紧张,同学相互戒备。
• 3、一团和气,是非不辨。
• 4、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 5、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整体背道而 驰。
生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班级工作的出发 点与归宿,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它为中 心。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 4、渐进性原则:实现奋斗目标不能操之
过急,要注意渐进性,使之前后衔接、循 序渐进。
• 5、可行性原则: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必须
实事求是,调动学生实现目标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
确立班级奋斗目标的主要方法
返回
6、集体建设与个体发展统一原则
1、班主任要明确班集体建设的真正目的, 即不仅为了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 定的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为了使学生的个 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2、在班集体建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 分满足学生尊重、理解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 需要。 3、实行“一人一个角色的全体参与”方式, 进行民主化管理。
• 5、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整体背道而 驰。
• 有些非正式团体以吃、喝、玩、乐为共同 目标,与班级整体利益背道而驰,因此有 时虽然人数少,但产生的不利的影响却不 可轻视:如组织一次活动,会因为少数人 的反对而不了了之;班委的选举,会因为 有同学拉选票而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教 师的工作也会因这些同学的种种“理由” 而不能展开。对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教 师要加以重视、引导。
• 2、人际关系紧张,同学相互戒备。
• 这种班级,虽然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但同学之间各种矛盾不断,有的相互猜疑、 妒忌,有的无中生有、搬弄是非。 • 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与班级缺少高质量 的活动有关,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很多事情通过“二传”、“三传”早已走 样。时间一长,相互之间产生误解,形成 了不必要的矛盾,同时,也牵涉了学习的 精力,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有害无益。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只有在 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 段”,班集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社会 化的理想“家园”。 班集体是由全班学生所组成的,但并不是说把 学生编入一个教学班,自然就形成了班集体, 编在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只能算是一个群体 “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之所以是一 个有机体,就因为那里有机构、有职能、有各 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 因素一点也没有的话,也就没有集体了,所有 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群人罢了。”——马卡连柯
返回
4、建立班级规章
• 班级规章包括三个层次:
• 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 政策法规中与班集体有关的制度。 • 学校制定 的各种规章与班集体有关的
• 班集体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实际 情况而制定 的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
返回
5、组织好班级活动
•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方
式,对统一全班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5、激励性原则
1、班主任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使小干 部和一般学生、男生与女生、优等生与后 进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条件和体验。 2、要善于用班级共同奋斗目标激励每个学 生,以诱发和引导他们的行为。 3、要善于用高激励的教育方法,多层次、 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鼓励性评价活动。 高激励方法具有自主性、活动性、竞争性、 趣味性等。
• 2、既有班级的建设
(二)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组建班集体阶段—(离散型班级)
了解学生 明确要求
确定班委 鼓励参与 提升目标 发展个性
物色干部 建立规章
指导工作 扩大力量 争创优秀 提高素质
2、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散聚型班级)
3、班集体形成发展阶段—(班集体)
三、班集体建设的原则、途径与 方法
4、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5、优良的班风和传统—让学生为班级自豪
一、班集体及其功能
(三)班集体的功能
1、教育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发展功能(个性化功能)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不同类型班集体的建设
• (二)班集体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一)不同类型班集体的建设
• 1、新建班级的建设
返回
4、学生主体性原则
• 1、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因为教 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 关键。
• 2、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己当 家作主,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手 段。 • 3、建立一支学生管理队伍,这是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导。
4、学生主体性原则
• 4、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自己的位 置,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当上满意 的角色,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 础。 • 5、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是发 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 • 6.培养学生的竞争、进取意识,这是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动力。
3
学生
1、合力性原则
1、班主任
2、科任教师
调动学生
力量
3
学生
2、系统活动原则
• 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班集体的形成,学 生的成长,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 • 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桥梁,活动开展得越 好,班集体建设水平就越高。班集体的凝 聚力在活动中形成又在活动中展示出来。 • 为提高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 面素质,仅关注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还 需要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成活动的 系统。
确立班级奋斗目标的主要方法
• 师生共商法:对于一个发展状况良好的班
级,一般宜采用这种方法。其一,它可以集 思广益,使目标的确立更切合于班级和小学 生实际,增强可行性;其二,它可以满足学 生的情感需要,增强激励性;其三,可以使 学生和班主任沟通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合 作,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其四,共商的过程 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从中可以培养小 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能力。
• 3、一团和气,是非不辨。
• 这种班级,同学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常 常从众心理严重,不管对错,只要多数人 怎样去做,其他同学也就跟着去做。有的 同学明明知道不对,也不敢指出,学生骨 干也不坚持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 班级集体舆论建设有问题,且班干部缺乏 权威性,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优良班风的 形成,更严重的是它会导致学生在原则问 题上的偏向,弄不好,学生还容易犯错误, 这要特别引起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