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作业题解答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作业题解答

第五次作业、改正图题所示TTL 电路的错误。

如下图所示:解答:(a)、B A B A Y ••=•=0,A,B 与非输出接基极,Q 的发射极接地。

从逻辑上把Q 管看作单管禁止门便可得到B A Y •=。

逻辑没有错误!若按照题干中所示接法,当TTL 与非门输出高电平时,晶体管Q 的发射结要承受高压,必然产生巨大的电流。

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在基极加一电阻或者在发射极加一二极管。

但发射极加二极管后会抬高输出的低电平电压。

所以只能在基极加一大电阻,实现分压作用。

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题(a )图中的A 输入单元结构。

&&≥111(b)、要实现由,我们可以使用线与+得到和B A B A 。

但题干中的线与功能不合理。

若其中一个为高电平且另外一个为低电平时,高电平输出降会往低电平输出灌电流,从而容易引起逻辑电平混乱。

为了消除这一效应,可以在各自的输出加一个二极管。

(c)、电阻不应该接地,应该接高电平 (d)、电阻不应该接VCC ,而应该接低电平、试分析图题(a ),(b)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答:图(a )中,单元1实现了A 的电平输入,B 是A 的对称单元。

功能单元2实现了A 和B 输入的或逻辑功能单元4充当了Q8管的泄放网络,同时抬高了Q3,Q4管的输入逻辑电平,另外该单元还将或的结果传递给了Q8管功能单元3中的Q8管实现了非逻辑,Q6和Q7复合管加强了输出级的驱动能力。

综上所述,(a )电路实现功能为B A Y +=,即或非的功能图(b)中,Q1,Q2管依然实现传递输入的功能,Q3,Q4管实现或非的功能 Q6管和Q5管以及R5,R7共同组成的泄放网络实现了电压的传递Q9管实现了非功能,Q7,Q8管依然是用来驱动负载的。

Q9管和Q7,Q8轮流导通 综上所述,(b )实现的功能为B A B A Y +=+=第六次作业:已知一ECL 电路如图题所示,其Vcc=0V ,V EE =-,V BEF =,V BB =-,逻辑摆幅V L =且对称于参考电压,各管的I E,MAX =5mA ,并假设输入和输出的逻辑电平V i ,V o 相互匹配,且忽略基极电流的影响。

(1)试计算电阻R3,R4的数值 (2)试确定电阻R1,R2,和R E 值解答电路的逻辑功能如下:(1)、当A 输入为高电平V OH 时,Q1,Q2的发射极c 点电位被钳制住,Q1管放大,Q2管截止。

(2)、当A 输入为低电平V OL 时,V BB 将c 点电位钳制在-,此时Q1管截止,Q2管放大。

Q3和Q4是单管禁止门射极跟随器,只是起电平传递的作用,并不会改变a 、b 点电位的输出极性和相位。

因为逻辑电平摆幅为V L =,且对称于参考电压,则V OH =-, V OL =-。

当时=V V i 8.0-e 点被钳位在-,所以Q2管截止,此时a 点输出属于低电平逻辑。

V V Y 6.1-=上的电流达最大。

,此时通过大情况的=比点的电位为这种情况下E RE i C R V V V V V V C )0.26.1(6.1-=--=mA I V V V V R MAX E RE E 59.2)5.4(6.1,==---=,而上的电压降为Ω==580,MAXE RE E I V R 所以Ω===-=+-=+=16058.08.08.06.18.0,1mAVI V R V V V Y MAXE a e a 。

所以以输出为低电平逻辑,所此时当时=V V i 6.1-Q1管截止, a 点为逻辑高电平。

输出为高电平即Y V V V V a e ,8.08.0-=-=。

此时通过R 3的电流最大。

Ω==74057.33mAVR 故有 Q2管导通Ω=====-=-=18631.48.0,31.45805.20.28.02mAVR d b mA R V I V V V E RE RE BB C 点为低电平逻辑。

,此时,为了保证电平逻辑正常,当d 点电平为高逻辑电平的时Q4管的电流达到最大值I E,MAX 。

故有V V R 7.3)5.4(8.04=---=,Ω===74057.3,44mAVI V R MAXE R 综上所述:Ω=Ω==Ω=Ω=5807401861604321E R R R R R ,,,、已知图题中ECL 门电路的V +=3V ,V -=-3V ,V BEF =,R1=R2=500Ω,R E =2k Ω,假定平V i 和V o 的高低电平预地电平对称,并且当输入为低电平时的空载功耗为20mW 。

(1)、计算电阻R4和R5,忽略基极电流的影响 (2)、确定逻辑摆幅,忽略基极电流的影响解答若A 、B 的输入都为低电平的情况下Q1,Q3管截止,Q2管导通。

R E 两端的电压为,通过R E 的电流为mA kR V I E RE RE 15.123.2===。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R2=I RE =,R 2上的电压降为V R2=R 2×I R2=,Q4管发射极电压为3--=,此时V o 输出为低电平,便可列出方程:V R R R V V V OL 3)3(725.1554-•+--=.....................................①若A 、B 中有一个输入是高电平,则Q2管被截止,此时V O 输出为高逻辑电平。

同样可以列出方程V R R R VV V OH 333.2545-•++=……………………………. ②由于V o ,V i 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相对地对称,所以有OL OH V V -=...............................................................................③又因为在双输入都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电路的空载功耗为20mW ,可以得到如下方程mW V R R VV V mA 2063725.1615.154=•+++•………………④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得到:V V V V R k R OL OH L 33.0)165.0(165.08673.145=--=-=Ω==,逻辑摆幅,、图题是一个早期ECL 电路 (1)、计算输出X 处的V OH 和V OL (2)、若要求V Y =V X ,试计算R1的值。

解答:(1)当A 输入为高电平V OH 时,Q2管截止,X 输出为高电平;V V V CC OH 5.08.0=-=当A 输入为低电平时,Q1管截止,Q2管放大,X 输出为低电平。

V V b Q 3.01754208.02.33.14=•--=所以输出低电平为V V V b Q OL 5.08.04-=-=(2)若要使得V X =V Y ,则1754202.38.04202.38.01•+-=•+-R V OH ,解得R 1=145Ω第七次作业:、图题所示的I 2L 反相器,I 0=10uA ,除8.0=R α外,其他数据采用标准的晶体管数据。

(1)设仅有一个集电极(C 1)连到同类反相电路,试计算C 1处的V OH 和V OL ; (2)设有三个集电极每个都接到一个负载门上,试计算C 1处的V OH 和V OL ;解答:晶体管参数默认取值为mV V R R NPN CES ES B 50(600400=Ω=Ω=-本征饱和压降),,,R CS 忽略不计。

(1)、C1接负载门的情况当A 输入是高电平时输出C1是低电平,后级输入管截止,当前级的NPN 管饱和导通。

由于C1的负载是同类的反相电路,后级PNP 管处于临界饱和状态,C1的低电平V OL =V CES-NPN (当前NPN 管的本征饱和压降)+I E ×R E =V CB-PNP (PNP 管临界饱和下的集电极-基极电压) +I E ×R E 。

所以V OL =50+12mV当A 输入是低电平时输出C1是高电平,后级输入管饱和导通,当前级的NPN 管截止。

由于C1的负载是同类反相电路,后级PNP 管处于深饱和状态,C1的高电平V OH =V BE-NPN +I B ×R B ≈ (2)、三个集电极输出C1,C2,C3都接到一个负载门当输入A 为低电平时,当前NPN 管截止,C1,C2,C3各自的PNP 管电流灌如各自的NPN 管,对逻辑高电平没有影响。

V OH (多负载输出)= V OH (单负载输出)=当输入A 为高电平时,当前NPN 管要吸收三个PNP 管集电极注入的电流,NPN 管41=-=ααβ,忽略PNP 管临界饱和与深饱和带来的共基放大倍数的影响。

NPN 管正常条件下集电极承载的最大电流为40μA>10μA ×3。

V OL =V CES-NPN (当前NPN 管的本征饱和压降)+I E ×R E =50mV+40μA ×600Ω=74mV、A 、B 、C 、D 为四个变量,设计一个I 2L 电路以实现“与或非”的电路功能,即CD AB Y +=D C B A CD AB Y •••=•=电路图略、试设计一个简单的I 2L 电路以完成3输入变量A 、B 、C 的逻辑功能C A F B A F +=+=21和C A C A F B A B A F •=+=•=+=21,电路图略、试用I 2L 电路画出CD AB F +=的电路图CD==F•+ABCDAB电路图略、给定一个由6个I2L门组成的网络的版图,如图题所示,通过变换这些门的位置去减少高度。

假定在每个门的矩形中,集电极对基极距离相等,则图题所示的网络的版图高度是5这次作业电子版的图太难画了,什么时候给大家一个书面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