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中供热项目可研报告

集中供热项目可研报告

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豪特热力设计二○一五年一月编制人员市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朱颖技术负责人:王旭东豪特热力设计院长:体祥技术负责人:佟英龙项目负责人:明编制人员:金蕾晶晶隋丽梅高斯博吕婧丁世馨媛媛目录附表 (IV)附图 (V)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研究围 (1)1.3城市概况 (2)1.4城区总体规划简介 (4)1.5供热规划简介 (5)1.6原可研批复情况说明 (6)1.7建设的必要性 (6)1.8主要设计原则 (7)第二章热负荷 (8)2.1供热现状 (8)2.2设计热负荷 (8)2.3全年热负荷 (12)第三章供热方案 (14)3.1供热方案 (14)3.2锅炉选型 (14)3.3锅炉选型结论 (17)第四章建设条件 (18)4.1电力供应 (18)4.2燃料供应 (18)4.3厂址选择 (18)4.4气象条件 (19)4.5交通运输 (19)4.6供水水源 (19)4.7排水条件 (20)4.8通讯系统 (20)4.9工程地质 (20)第五章工程设想 (22)5.1厂区总平面布置 (22)5.2燃煤运输 (23)5.3燃烧系统 (24)5.4热力系统 (25)5.5主厂房布置 (27)5.6除灰渣系统 (27)5.7化学水系统 (28)5.8供、排水系统 (29)5.9电气系统 (30)5.10锅炉热工自控系统 (34)5.11土建部分 (35)第六章热力网 (42)6.1供热介质和供热参数 (42)6.2热力网型式和敷设方式 (42)6.3热力网与用户连接方式 (44)6.4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44)6.5热力网运行调节方式 (46)6.6保温防腐及管件 (47)第七章热力站 (48)7.1热力站的设置原则 (48)7.2换热站规模及数量 (48)7.3热力站原则性系统 (50)7.4热力站主要设备 (50)7.5换热站补充水系统 (53)7.6换热站电气设计 (54)7.7换热站土建设计 (56)第八章环境保护 (58)8.1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 (58)8.2环境现状 (59)8.3环境影响评述 (60)8.4环境防治措施 (61)8.5结论及建议 (63)第九章节约能源 (64)9.1项目投产后节能效益 (64)9.2节能措施 (64)9.3项目节能评价 (65)第十章消防、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66)10.1应遵循的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66)10.2劳动安全及卫生的防护原则 (66)10.3防措施 (67)10.4职业病形成的途径及种类 (69)10.5对职业病的治理措施 (70)第十一章生产组织定员 (73)11.1劳动组织及管理 (73)11.2人员配置 (73)11.3人员总计 (76)第十二章工程实施条件和进度 (77)12.1工程实施条件 (77)12.2工程实施进度 (7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78)13.1投资估算 (78)13.2经济评价 (78)第十四章招(投)标 (81)14.1招(投)标依据 (81)14.2本工程招标围及项目 (81)14.3招标组织形式及方式 (82)14.4招标投标工作的拟安排 (82)第十五章结论 (83)1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3)15.2结论 (83)附表附表1:热网水力计算表附表2:投资估算表附图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工程1.1.2 建设单位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1.3 建设地点双城市东郊经济技术开发区1.1.4 建设规模新建两台91MW往复式热水锅炉房,建设高温一级管网59586米,换热站51座,实现供热面积260万m2。

1.1.5 编制依据a.《双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b.《双城市城区供热规划》(2003-2020年)c.《锅炉房设计规》GB50041-2008d.《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CJJ34-2010e.《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736-2012f.《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g.《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h. 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第2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勘查设计招标办法》2003年6月12日i. 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j. 其它有关规及规程1.2 研究围本工程供热研究围为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锅炉房、一次网、热力站,包括热负荷的统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1.3 城市概况1.3.1 双城市区概况双城市位于省南部,处在省会市区西南30公里。

西北、北部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市相望;东、东南与、五常市接壤;南、西部以拉林河为界,与省榆树、扶余两市为邻。

区域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85公里,全区土地面积3112平方公里。

现状人口21万,其中常住人口16.9万,常住流动人口4.1万。

双城市是市南部区域性中心,是以加工工业、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中等城市。

双城市交通条件优越,不仅有京哈、拉滨铁路贯通南北,而且有102国道、哈前、哈五公路从境通过,距市太平国际机场30公里。

北可至市等省大中小城市,南可达、、、等国许多大中小城市,交通区位条件极佳。

1.3.2 经济概况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360亿元,增长13.5%;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6.5亿元,增长3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3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9亿元,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2.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608元、11529元,分别增长16%和15%。

跻身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行列。

1.3.3 资源概况耕地总面积3374946亩,其中灌溉水田面积86140.2亩,旱田3273878.4亩,菜田14927.4亩。

牧草地264492.7亩,其中天然草地260429.9亩,人工草地4062.8亩。

未利用土地总面积690007亩,其中荒草地47249.7亩,盐碱地1128亩,沼泽地7004.8亩,沙地1770.8亩,其它未利用土地11148.7亩。

双城市属资源贫乏区,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五种:石油分布在临江、水泉、杏山、万龙等乡镇,在白垩地层1200-1500米之间,储有工业价值的原油。

天然气分布在永胜乡至市太平区之间。

据石油勘测部门探明储油面积1500平方公里,储量达3700万吨,按每年开采50万吨计算,可开采70年,前景十分可观。

目前已打井194眼,年开采量达10万吨。

石英砂(建设用砂)主要分布在拉林河流域,年开采量在500万立方米左右,是双城市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材料。

砖瓦用粘土分布较广,已探明储量为785.4万立方米,保有储量为565.2万立方米,是红砖生产的主要原料。

矿泉水是省不可多得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公正乡、五家镇、农丰镇,储量丰富。

双城市三面靠水,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乡镇,流程全长65公里,拉林河围绕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流程全长135公里。

双城市水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一部分为境地面径流量,另一部分为过境的江河水。

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区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0.3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16.4%。

1.3.3 气象概况双城市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春季回暖快、多风、易干旱;夏季短促而炎热,雨水较多;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

年平均气温: 4.2℃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4.2℃极端最高温度:34.5℃极端最低温度:-40.0℃一月份相对湿度:71%七月份相对湿度:73%冬季日照率68%年平均室外风速 3.4m/s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采暖期平均温度:-9.4℃采暖期天数:176天最大冻土深度195cm1.4 城区总体规划简介1.4.1 城区总体规划年限城区总体规划年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1.4.2 城区总体规划围城区总体规划分为三个层次:1)规划区:是指双城区行政辖区,3112平方公里;2)中心城区:是指主城区、联兴乡、新兴镇、周家镇、五家镇、公正镇、东官镇、幸福乡、乐群乡乐群村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24平方公里;3)主城区:是指东至京哈高速,西至哈大高铁,北至航校机场,南至102国道,总面积51.39平方公里。

1.4.3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至2030年,规划双城区区域总人口151万人,城镇化水平64%。

其中:至2015年,规划人口为96.7万,城镇化水平为38%;到2020年,规划人口为10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1%。

1.5 供热规划简介《双城市城区供热规划》(2003-2020)是2003年12月编制的。

规划近期为2003年-2006年,规划远期为2007年-2020年。

1.5.1 原规划热负荷近期规划供热面积为230.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供热面积为413.0万平方米。

近期采暖面积综合热指标为62W/m2,远期规划综合热指标为58.5W/m2。

近期规划采暖最大热负荷为142.6MW,采暖平均热负荷为89.15MW,最小热负荷42.14MW。

远期规划采暖最大热负荷为241.61MW,采暖平均热负荷为151.01MW最小热负荷71.27MW。

1.5.2 规划热源根据双城区热负荷发展的情况,近期规划拟在东路开发区路北作为热源选择,建设1台12MW抽气式和1台12MW背压式汽轮机配3台75t/h蒸汽锅炉,远期在近期热源的基础上再扩建2台75t/h蒸汽锅炉和1台12MW背压式汽轮机。

1.5.3 规划热网近期规划蒸汽网:蒸汽网主干线从电厂西南出口沿公路向南至解放路,沿解放路向南至乳品公司,向东至娃哈哈食品。

近期规划采暖热水管网:热水主干线从电厂西南出口沿路向西至和平大街,一路支线沿和平大街穿越解放大街,进入老城区西南隅;另一路支线沿和平大街向北至新兴路,沿花园大街向北至新城区。

远期规划蒸汽网:远期规划的蒸汽主干线与近期完全相同。

远期规划采暖热水管网:由于远期规划的供热面积已经延伸至铁北,因此在新城区锅炉房出口穿越铁路向西北新建一条热水管线,该管线主要承担铁北区的供热负荷。

1.6 原可研批复情况说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双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黑发改能源[2004]62号文件同意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双城市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其建设规模为3台75t/h 循环流化床次高压蒸汽锅炉、1台12MW背压式供热机组、1台12MW 双抽式供热机组、1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