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07实)
4.古诗文默写。
(共7分)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5)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积累与运用(07非)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6)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一、积累与运用(08)
3.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令人敬仰。
(3)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
“忽如一夜春风来,”.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积累与运用(09)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