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豆腐颂》课件3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豆腐颂》课件3长春版
林海音
台湾文坛之保姆,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
•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东渡日本时生下了 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 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 迁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长大。已出版十八 本书。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 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婚姻的故事》 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 文学评论。
1,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2,文中引用了几位作家的话,它们的作用何在? 你对这些话又有什么独到的感悟吗?为什么要 颂豆腐?
shí )香椿 • 鲥鱼( ( ) 菽Shū ( ) chūn
生字词
• 黎祁 ( qí )
• 疳 gān ( )
遐迩 ( ěr ) 臊子豆腐 sào ( ) xiá
Péng 膨 ( )
卓荦( luò )
• 大纲——现代文阅读
3.能根据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并提取有关 信息。 • 4.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分析文章。能从整 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写 作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文中豆腐的特点及其孕育的文化内涵 2 了解文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方法
梳理文章
•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赞颂豆腐的?选择 你感兴趣的一方面来讲一讲。
• 概说豆腐的美及配菜方便(1 2节) • 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 节) •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10 节) •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豆腐的传说或歇后 语?)
名人与豆腐
小结
• 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 灼灼赤子心,浓浓中国情
作业
练笔: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下你心中 认为能代表“中国”的事物。
谢谢
• 祝各位福气多多
• 刀子嘴豆腐心
黄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再读文章品味深意
看不出 文章开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表 明作者要在“中国”的意义上来谈“豆腐”。 • 作者出生台湾,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但从 文章中你能看出她有地域的局限性吗?这看 出作者有一种什么心态?
灼灼赤子心,浓浓中国情
文中引用了几位作家的话,它们的作用何在? 你对这些话又有什么独到的感悟吗? • 引用孟瑶的话,意在强调豆腐便于配菜的 特点。 引用梁容若的话,意在强调在困苦中“才 知道了豆腐的价值” 引用“子敏”的话,意在点明豆腐包含的 美德:柔软平和.人与人相处也应互相体谅, 这正是中国人中庸平和的特质,这正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点明了主旨。”
、
•
刘安炼丹偶得豆腐技法 淮南王刘安,才华横溢,广揽天下饱学之士3000 余人, 在八公山著书立说,冶丹炼砂,差阳错地发明了美味的 豆腐 。八公山豆腐是他在炼丹中发明创造的,有汉乐 府诗为证: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 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寒浆即豆浆。它甘 凉清热,生津润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具有肉鱼蛋 之优点,对人体有益而无害。 孙中山先生说:“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为 此,孙先生在自己居家膳食中常备有猪血豆腐汤。孙先 生还独创了由金针、木耳、黄豆芽和豆腐四菜合成的素 食四物汤. 在外国,特别是美国就把中国的豆腐称为是营养颇佳的 “植物肉”。
作者为什么写“豆腐颂”这样一个题目? (写作意图)
• 作者“颂”豆腐,更重要的是赞 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 特征—平易而脱俗、平实而深
切、朴素而隽永。
借助小小的豆腐,赞颂中国文化精 神。—以小见大举一反三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让你想到“中 国”?
•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被冤致死,临刑前狱卒以为 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拿来笔墨伺 候。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 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 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 传矣,死而无憾也!” • 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刀起 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 手疑惑的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 个是“疼 ”. 苏东坡首创素食菜肴“东坡豆腐”后写道: “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 “煮豆 为乳脂为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