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教你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教你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织,而同时,这本书的旅程又不过多地脱离时 间的顺序,那些单独的片段都是按这个时间顺 序而写的。 在结尾时,我决定将自己固定在十一个系列, 每系列五个片段,这些片段被重新组合进由不 同系列的片段构成并且有着某种普遍气氛的章
节里。各个系列进行相互交替的方式是尽可能
最简单的,尽管有人在这里做过大量的研究以
即使是一本这样的书,由于要成为一本书,它
就应该有一个结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在其中
发现一个情节,一个旅程,一个结论。诗的书 我从来没有写过,但短篇小说的书我写过多本, 当时我发现自己面对要给那些单独的篇章排序 的难题,这有可能成为一个令人烦恼的难题。
这一次从一开始我就在每页纸的顶头加了一个
系列标题:"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 市与符号",第四个系列我曾经起名为"城市与 形式",这个标题后来显得太普通了,于是最终 被分配到另外三类里去了。
“小综述”,是人人都可以写,而且应该写 的。如果你心中有了题目,就应该围绕这个 题目去尽量搜集最新的文献,这个风头是绝 对应该赶的。 前沿、深入,都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不同 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条件和功底,会有不同 的成果和收获,只要尽责做了,就是好的。
文献综述的特征
1. 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 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 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 (主题)、结语(总结)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
是否在已有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阐明本人的观点
15
5 6
是否能预示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行文是否流畅,综述能力如何
15 5
如何阅读文献?
1.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2. 集中时间阅读文献;
3. 做好记录和标记 ;
4.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
5.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资料积累
选择问题 :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
的逻辑来表述。(“剥笋”)
陈述问题: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
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
理论而“削足适履”或“无病呻吟”。(收缩
话题)
选题过程
通过“文献阅读”及“文献综述”作 判断和决断。
如何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有许多片段我不知如何将它们归类,于是我寻找新的
定义。我将那些有点抽象的空幻的城市编为一组,后来
我称这一组为"轻盈的城市"。有一些城市我将它们定义 为双重的城市,后来我认为最好还是将它们分到其他的
组里。另一些系列,在开始时没有预见到, 到最后跳了
出来,我把按别的方式分类过的、特别是像"回忆"和" 欲望"那样的片段进行重新分配,例如"城市与眼睛"
4. 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 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 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 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 怎么找方向”。
文献综述的评价
序号 1 2 3 评 分 内 容 满分 15 25 25
是否全面收集了有关的文献资料 是否充分介绍了主要学术观点、主要学派及其代表者和 研究沿革,有无主要遗漏 是否科学地评价已有的学术观点和理论
向是以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来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地的建筑师们也都 试图通过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寻求在建筑上的创新和突破。
但是,综合看来,当今的建筑师寻求学科交叉的支撑更多的是从哲
学、语言学以及与建筑相关的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入 手,而恰恰忽略了作为最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2)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对数学的无知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4. 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
%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 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 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 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
文献综述的目的
总结和综合该研究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 解当前的研究水平(该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 新技术和新发现),分析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的 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在 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的内容
(1)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 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
(4)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 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文献综述的技巧
技巧一:瞄准主流。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重要
研究报告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
经由“经典” “顺藤摸瓜”,构筑“树枝 状”“知识网络”
文献综述的技巧
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XXX教授 2010年11月4日 北京大学
怎样写开题报告? 如何做文献综述 ?
如何选择问题 ? 如何阅读文献?
如何做文献综述 ?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在研究方向确定后,研究者在前 期研究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将研究课题论 证、设计、计划付诸于文字的研究文件,是 研究的初步方案。 撰写开题报告和撰写课题申报书有许多类似 之处,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技巧二:随时整理
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 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 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 用。
设置“文件夹”,归类整理“干货”
我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 我有许多文件夹,
里面放着我根据那些在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
尔写出的纸页,或者只是我想要写的东西的简要
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
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文献综述的格式
总结部分
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 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 出自己的见解。
文献综述的格式
参考文献
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 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 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 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城市的图像:我当时读的那些书,我参观的那 些艺术展览,与朋友们的那些交谈。
但是所有这些纸页合在一起还没有形成一本书
:
一本书(我相信)是某种有开始有结尾的东西
(即使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是一个
空间,读者必须进入它,在它里面走动,也许
还会在它里面迷路,但在某一个时刻,找到一
个出口,或许是多个出口,找到一种打开一条 走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
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文献综述的格式
前言部分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 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 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 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文献综述的格式
主题部分
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 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 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 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 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
解释它。
文献综述的技巧
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 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
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指向问题“捷径”
“大综述”
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
方 向 , 经 常 会 发 在 专 门 发 R e vi ew 的 杂志 上 , 或 者 是 在 Handbook里。
“小综述”
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谈 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核心功能 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 相关的文献。
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目的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
是定义“Gap",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
如何做文献综述?
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评论性的( Review ),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 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 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
题。
1. 囤积书; 2. 不动笔不读书; 3. 条理清楚的整理归档 ; 4. 重视目录线索(检索工具),处处留心皆学问 ; 5. 夯实人文知识基础,积累“普通常识”。
建筑学中的数学理性 与数学美
建筑设计及理论 杨杰
一、研究背景
(1)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的发展从普遍存在的就建筑论建筑,慢
慢形成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由此,建筑学也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
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文献综述的特征
1. 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 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 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 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许多人都只是将数学看作为一种工具,而忽视了其作为一种世界观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