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训练
例2: 核心词:刘德华 足球 树木茂盛 画妆镜 刘德华在足球上画了一片树木茂盛的森 林,然后拿着足球和自己的脑袋,一起在 画妆镜前照来照去,看哪个更漂亮。
例3: 核心词:伴侣 毛驴 旅店 守纪律
一对旅伴骑着毛驴去旅行。天快黑 了,他们来到阳光旅店住宿。这里旅 客虽然很多,但都很守纪律,有礼貌。
谢谢分享
低年级写话起步训练6法
——“真情母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组 陈静
一、小学作文第一学段目标分类分解
1、写作兴趣:对写话有兴趣 2、写作目的:自己想说 3、写作素材:(观察与积累)留心周围的事物 4、写作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5、写作技能:(语言材料运用)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 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6、标点符号: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 号、感叹号。 7、写作速度:无要求 8、加工修改:无要求 9、作后交流:无要求 10、应用文:学写留言条 11、练习数:无要求
今天,我看见两只小狗打架玩。
我闻到了白醋是酸的。白酒有酒香,有点刺鼻。 爸爸的手比我的手大好多好多。 母鸡咯咯咯地叫,小鸡叽叽叽地叫,公鸡喔喔喔地 叫 妈妈说:“这只小狗狗真听话。” 我好想好想放假,到外婆家去玩。 认真看,仔细听, 手摸口尝鼻子闻,观察发现抓特点,轻轻松松学作文
3、学写“四素句”
“四素句”是一个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句子。指导学生仿说有“四个要素” 的句子。写话课可以进一步进行“四素句’ 的拓展训练。
4、“四素句”拓展训练
——扩句成文
基本句:一天/猪八戒/在山洞里/做了一个梦 从时间想天气:一个春天的早晨…… 从人物想外貌:长鼻子大耳朵的猪八戒… 从地点想环境:在一个温暖的山洞里…… 从事件想过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二、不同学段的指导策略
【策略构筑】 对于各学段的作文教学,较一致的主流看法 是: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年级,写片断( 自由表达,不讲究开,能比较有 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后来,根据上述关于课标习作学段目标“模糊 点”的剖析,试从各学段目标的系统把握和“衔 接点”的构建等角度,对小学各学段作文教学新 序列试作了一番梳理与构想,以此作为一种新的 、个性化的尝试。
五、低年级写话起步训练的6种方法
1、作文起步训练从“开发感觉潜能”入手。开发儿 童的25个感觉点的潜能。
眼睛看:颜色、形状、组成、状态; 耳朵听:声音、声息; 鼻子闻:气味、气息、 舌头尝:酸、甜、苦、辣、麻、涩、咸; 手 摸:软/硬;冷/热;干/湿;光滑/粗糙;锐/顿 2、用“观察卡片”把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 记下来
四、小学阶段“写作技能”的教学任务序列 表
1、学段:一、二年级 2、学段目标: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段“衔接点”:(1).连句成段;(2).尝试写段训练。 4、分年级“教学任务点”: 一年级(1).写话训练(一句→一两句→两三句); (2).运用词语写句。 二年级(1).继续运用词语写句; (2).围绕一个意思连句成段; (3).尝试写段训练。 5、基本指导策略:学生习作“不拘形式”;教师指导有意“渗 透形式。”即让学生“关注内容,不拘形式”。
2015年4月
三、小学阶段“写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和各学段教学任务序 列
第一学段:“写话”从一年级由写一句 话起始,到写一两句话、两三句,并在此 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连句成段,于二年级下 学期初步形成一定的写段能力。这一学段 的写话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写话 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 及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
得到启示
1、比较清晰的目标要求 “写作兴趣与写作目的”方面:第1、2 学段强调“写作兴趣”;第3、4学段强调 “写作目的”。“写作素材(观察与积累 )”方面,要求明确,逐步提升。“写作 内容、标点符号运用、作后修改交流、写 作速度与练习数量”等方面,目标要求也 相当清晰。
2、比较模糊的目标要求 “文体要求”方面:初中阶段比较明了,有 四种文体——记叙性文章、常见应用文、简单的 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小学阶段除常见应用 文外其他的则比较模糊,笼统言之为“写实作文 与想象作文”。 “写作能力”方面:1、2学段只提词句等语言 材料的运用,其他“不拘形式”;第3阶段只提“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 整个小学阶段对于“写作技能”方面要指导 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指导、训练,几乎没有 涉及。只有第4学段才有完整的、清晰的表述。
小白兔吃萝卜
(人感句+人想句)
(人看句+人想句+人 做句) (人看句+人做句+人 说句) (人听句+人做句+人 感句)
6、奇异联想 连词成段 例1:核心词:仓库 哭了 窟窿 枯萎 可惜 山坡下有一座仓库,仓库里装满了鲜花。 有一天从山上滚下一块大石头,仓库的门 被砸出了一个大窟窿,门口的花盆也被砸 碎了,花儿伤心地哭了,渐渐枯萎了,多 么可惜呀。
所以,我们觉得:正是由于课标为了倡导“不拘形式”的 “自由表达”,在学段目标的表述中对各学段“写作技能”的 任务序列有意模糊,有些教师因而在实施中对各学段作文教学 目标的定位不好把握、对指导要点的预设不好确定,因而就造 成了学段界限模糊、年级课型特点大同小异这种“千课一面” 的现象。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为了解决不同年段作文课大同小异的问题,或许可以在课 改精神、课标要求的指导下,在不违背课标倡导“自由表达” 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既体现学段特点又前后一贯,( 体现学段特点,就是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方 法、策略;前后一贯,即不同学段的教学任务以及方法、策 略不能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链条上相扣的“环环圈圈” 。)既放飞个性又有章可循的,小学各学段“写作技能”的 作文教学任务新序列(并相应构建指导方法、策略序列), 以便帮助我们来把握各学段作文指导的目标和要求。
5、 写话的“六句”行为句训练 小学生作文从写“人做事”起步是比较容 易 的,人做事的行为句就是六个基本句式,即: 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了什么?感到 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简称为 “人看句”、“人听句”、“人说句”、 “人感句”、“人想句”、“人做句”。 学会了这“六句”,就能写出短文来。这 是对汉语言现象的一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