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作业关键工序人员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关键工序人员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关键工序人员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关键、特殊岗位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并持续满足其岗位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需持证上岗人员的归口管理,负责本规定的贯彻执行。

3.2各相关部门人员配合本规定的执行。

4、规定
4.1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种类: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5)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6)制冷维修作业
7)气站工
8)注氟工
9)检验人员(含电检、总检、安检、末检、商检、内检、返修、首检漏、末检漏等)
10)计量测试人员
11)质量环境体系/绿色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兼职)等。

注:其中1)—6)为特种作业人员。

7)-11)为关键岗位人员
4.2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工序人员的基本要求:
1)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
2)具有从事本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4.3考核发证
4.3.1需持证上岗人员由各人员所在部门上报人力资源部建档、备案,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应的岗前技能知识培训并实施考核,各相关部门配合。

4.3.2接受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由部门填写《人员资格评审表》,报人力资源部批准,同时发放《上岗证》并登记在案。

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上岗证》将是公司范围内关键、
特殊岗位人员具备上岗资格的最终有效凭证。

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同时必须具有由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或相应资格证书。

4.3.3新入职试用人员经试用合格后满足上列要求予以发放《上岗证》,实习生实习期间不发《上岗证》。

4.4监督管理
4.4.1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工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无证上岗的,人力资源部有权对使用部门及作业人员进行处罚;
4.4.2用人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工序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检查工作;
4.4.3用人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人员档案;
4.4.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部可收缴其上岗证或取消其资格:
1)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2)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记录达3次以上的;
3)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及上岗证的;
4)经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关键作业的。

4.4.5离开特种作业、关键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人员,应当重新经过用人部门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后方可上岗。

4.4.6特种作业操作证及上岗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4.4.7人员离岗、换岗、离职由所在部门收回《上岗证》交还人力资源部。

4.5年度复审
4.5.1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复审后由其所在部门将复审有效证件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复印件存档。

国家无统一规定的特殊岗位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用人部门实施复审。

4.5.2特种作业人员,凡未参加复审和复审不合格者,不得继续独立作业。

4.5.3人力资源部于每年底至年初负责更新相关部门《持证上岗人员年度复审记录表》,其中司机、电工、制冷维修及检验等工种的年度复评由用人部门完成,人力资源部核查,原则上所有持证上岗人员需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年度复评(考核)。

4.6本规定涉及的人员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公司《人员培训控制程序》执行。

5.引用文件
5.1《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ZG/CX04.1
6.相关记录
6.1 持证上岗人员一览表 ZG/JL04-01
6.2需持证上岗人员上岗证发放登记表 ZG/JL04-13 6.3持证上岗人员年度复审记录表 ZG/JL04-12
6.4人员资格评审表 ZG/JL04-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