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木沁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乡申报材料-正式版

连木沁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乡申报材料-正式版

附件1: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4)附件2:电子商务进农村扶持政策 (24)附件3:连木沁镇镇政府承诺函 (24)附件4:战略合作协议 (24)附件5:配套设施图片 (27)根据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新商发〔2015〕181号文件有关精神,我镇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创建工作。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我镇具备发展农村电商的条件:1连木沁镇发展农村电商的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明显1.1.1葡萄产业优势明显连木沁镇位于鄯善县城西部,距县城公里,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公路、铁路均通过我镇,交通便利。

总人口7835户35885人,由维、汉、回、哈、蒙等6个民族组成。

其中,维吾尔族29704人,占%;汉族3515人,占%;其他民族2666人,占%。

下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63个村民小组。

连木沁镇是一个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共有耕地面积37052亩,其中葡萄万亩,占全镇总耕地的90%,约占全县葡萄面积的20%。

总产量近6万吨,制干约万吨,约占全县总产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要求,连木沁镇修建了一个占地51亩的葡萄交易市场,无偿为农民提供服务。

2003年,又成功招商引资浙江客商落户本镇投资逾1600万元,开工建设高标准的综合性葡萄干交易市场,已入驻商户60多家,年交易总额4亿元以上。

扶持发展组建葡萄销售加工合作社51个,遂达果业、特来客、沙漠天香等合作社,打造一批品牌,葡萄干产品销售到山东、上海、广州、北京等内地超市,扶持建立葡萄干加工点46个,葡萄干精深加工厂11个,年加工量万吨,年交易量万吨。

立足于发展葡萄特色产业,连木沁重点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扶持成立达尼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山东菏泽安美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从事葡萄叶、葡萄籽油加工,葡萄叶经过初加工后运往山东进行深加工,制作成葡萄叶罐头及葡萄叶包饭罐头,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欧洲国家,葡萄叶加工量达2240吨(连木沁1560吨),总收入达1140余万元,解决本地富余劳动力450人。

扶持鄯善县蓝旗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葡萄酱加工生产,主要销往乌鲁木齐、昌吉、喀什、和田等南北疆多个城市。

1.1.2第三产业发展迅猛1.1.2.1特色餐饮—打造舌尖上的连木沁连木沁镇大力开发饮食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巴扎人员集中区域,投入26万元建立了美食一条街,扶持47家从事特色小吃经营,开夜市摆摊105个,开餐厅102个,从事餐饮业人员达到650人。

镇党委结合连木沁实际,投入17万元建立了连木沁营养馕一条街,通过开展打馕比赛,评选出有特色的10家打馕户,实行“前期免费运营、后期定额缴费、开发新品补助”的方式,提高农户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目前通过特色营养馕一条街的辐射带动,全镇打馕户共有72家,从业人员220人,共开各类特色营养馕品种12个,已销往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周边28家超市。

1.1.2.2不出家门搞创收巧手编出新生活今年以来,连木沁镇在全面掌握富余劳动力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农民有就业愿望却不愿外出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进天成、嘉伟兰培训机构开展手工编织培训,开发了手工编织拖鞋、绣球、芭比娃娃、民族刺绣品等项目,成立了“鄯善县爱佳手工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连木沁巧娘”商标;按照“集中培训+分散加工+统一营销+大众创业”的工作思路。

依托村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小队活动室在全镇12个村1个社区成立了15个手工编织培训加工点,培训妇女750人,辐射带动1400余人从事手工编织,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目前合作社开发加工的产品有手工编织拖鞋、洗车挂件、芭比娃娃、绢花、家庭饰品及各类挂饰,已接收各类订单13万件,完成订单后预计收入420万元,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创收!组织得力、政策配套镇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李生冰为组长的镇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具体文件见附件1)。

镇电子商务领导小组根据本镇实际情况制定了鄯善县连木沁镇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配套政策(具体文件见附件2)。

电商发展基础条件具备全镇交通、通信、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较完备,2015年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5100公里,公路交通已实现村村通。

通信业发达。

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宽带用户12800户,占总户数的32%;手机用户28520户,占总人口的71%。

万村千乡基础条件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个,实现全镇行政村全覆盖;配送中心5个,乡镇商贸中心11个。

入驻快递企业4家,邮政快递网点在镇属各行政村已全覆盖,年网购交易单数约为5700单左右,快递成本6-8元/公斤。

本地电子商务出现萌芽随着这些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葡萄干的模式在连木沁镇逐渐开始萌芽。

以绿宝果品公司为代表的几家葡萄干经销企业在淘宝上开了店,一些返乡大学生也开始通过淘宝店、微店开启创业的梦想。

但由于缺乏电子商务运营的经验和技巧,本地大部分网上店铺经营得并不好,企业店铺尚能支撑,个人店铺效益较差,创业者们纷纷关门歇业,所剩寥寥无几。

可以说,连木沁镇的电子商务正在萌芽,急需养分。

实力电商企业助力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镇政府委托吐鲁番高昌果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的承接主体,并承担今后的网上旗舰店、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工作。

高昌果实公司简单情况如下:吐鲁番高昌果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美丽的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南侧新疆特色农产品(吐鲁番)电子商务服务园区。

公司是乘国家“互联网+”战略的东风,响应吐鲁番市政府区域电商发展的战略部署,由吐鲁番果业有限公司、吐鲁番果之源公司、吐鲁番市驼铃酒业三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商运营服务商。

公司全面负责吐鲁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新疆林果网的运营、网络平台资源管理对接,并运营管理“淘宝特色中国—吐鲁番馆”,提供覆盖全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的宣传、推广、普及。

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在政策扶持、网络资源和线上宣传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吐鲁番地区电商资源的整合和产品宣传,提高吐鲁番地区特色产品的营销能力与水平,提升本地区电商产业化程度,带动地方特色经济和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的高速发展。

公司依托自治区供销总社和自治区果业集团在生产资料、棉花、林果特产、再生资源、日杂用品、农副产品购销、仓储物流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条,进行线上和线下资源整合,重点是供应链整合、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及协同信息体系建设,最终构建起集交易、物流、金融、信息和技术服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网络交易服务平台。

截止到2015年12月25日,高昌果实公司电子商务线上业务总额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是吐鲁番本地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

2连木沁镇发展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网络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农业信息化体系统一化与规范化水平比较低。

同时,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的格局没有形成,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渠道的开通、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

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农产品设计市场、农业资金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产品存储和运输乃至包装市场等,尚未开发或形成,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

长期以来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小规模生产经营已使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同时,由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他们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市场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更没有可能上网发布销售信息。

因此,目前以服务农户为主的信息传播,因缺少连接信息网络与农户的有效载体,影响了农业信息应有作用的发挥,也使农业信息难以从网上走进广大农户的家庭。

农业信息服务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导致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农产品销售上与市场脱节。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

农产品的生产区域和生产者都相对分散,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不耐久存,品类繁多,因而农产品不能集中大量保存,且不能统一加工,销售,导致标准化程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使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顺利进行。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

质量标准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与国际农产品质量体系脱节。

缺乏高素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农业网络化人才,但是我镇实际操作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在我国,因为大多数的农业人才只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领导者和指挥者,这严重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门的人才。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

交易主体电子商务观念滞后交易主体包括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维护困难,大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缺乏真正能够服务三农的商业模式阿里、京东、中国邮政是目前国内农村电商三大巨头。

京东农村电商的模式是——设立县级服务中心,县级服务中心采用公司自营的模式,房源租赁、房屋装修、家具采买、办公设备和中心人员都由京东负责,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为乡村主管,乡村主管可以根据业务量自行分工,对其负责区县的业绩负责。

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业务叫“村淘”——农村淘宝,村淘合伙人核心使命是帮农民代购淘宝上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生产用品,一应俱全,核心主打的也是“便宜”,村淘合伙人会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

村淘合伙人还会做网络代售、物流收发和农村金融等赚取服务收益。

邮政搞的是“村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站,主打的口号是网购、生活一站搞定。

阿里巴巴和京东做农村电商的核心模式都是,在县级地方搭建自己的直营公司(县级服务中心),通过团结一批农村中常用手机和电脑,有网购经验的年轻人成为推广员或合伙人,然后提供从技术支持(都是大电商平台,新开个频道即可)、业务培训、运营支持(有钱,砸)、宣传(有钱,砸)、物流(京东自建、阿里菜鸟)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新构建一个商业体系。

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这种在农村复制城市电商的做法难以成功,除了产品下乡外,信息下乡、服务下乡的目的无法达到。

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建设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