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速动比率/酸性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 流动负债总额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总额
超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帐款净额 流动负债总额
一般要求到达 1:1 以上,实际应用需看行业情况; 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增强因素: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偿债能力的声誉
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比较基础问题
第二节 基本财务比率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负债总额
经验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 排除了规模的影响,适合企业之间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 时期的比较; 比较容易人为修饰 主要影响因素:营业周期、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 速度等
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 变现价值。
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 调整。
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 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 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续)
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注意财务报告是否规范 注意财务报告是否有遗漏 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 注意审汁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信誉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索
长期租赁 担保责任 或有项目
二、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存销 货货 平成 均本 余额 365
反映存货周转速度 一般,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资金利用率高, 存货积压现象少
每股收益的延伸分析: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额
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 每股利润
第三节、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一、综合分析比较法
确定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标准财务比率 以及相应权重,根据分析期财务比率的计 算确定其分值,最后计算总得分。
其他有关部门
内部使用者 企业管理当局→关心企业的全面情况
分析者
企业内部分析 企业外部分析 —— 中介机构等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较分析
指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 揭示差异和矛盾。
和谁比?
趋势分析 横向比较 差异分析
比什么?
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比较结构百分比 比较财务比率
二、杜邦分析系统
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为核心和出发点,通过指标的 层层分解,揭示各个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联系, 以及对股东权益报酬率的一些程度
股东权益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
×
平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销售收入 ÷ 资产总额
总收入 - 总成本
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
销售成本 管理费用
税金
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 长期投资 货币 资金
短期 投资
财务费用 无形资产及 应收及预
其他流动
其他资产 营业外支出
付帐款 存货
资产
减弱因素:
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的含义: 债权人:贷出资金的安全 股东:借入资本的代价 经营者:资本结构的考虑
与负债比率相关的财务比率
股东权益比例=股东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的周转指标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 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 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利润率= 税后净利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净额
资产报酬率= 税后净利 平均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 税后净利 平均净资产
第八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及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 经验,找出问题;
揭示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能力,为企业管理者 提供参考;
为企业现有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
二、财务分析成果的使用者
外部使用者
企业股东→ 盈利能力、风险程度、股票值 短期债权人→关心营运资金、保证本息回收 长期债权人→关心长期现金流量、风险程度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续)
2、因素分析法
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 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差额分析法 指标分解法 连环替代法 定基替代法
四、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日常会计核算资料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2. 应收状况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收帐期=应收销帐货款净平额均余额 365
表示应收帐款的收款速度 反映企业应收帐款的变速度和企业的管理效率,也 体现企业的经营策略 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收帐期和营销状况
3、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固定资产平均净额
每股利润= 税后净利-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加权平均发行在外股份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数 发行在外月份数) 12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反 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包含的风险; 股票是“份额”概念,限制了企业间的比较; 每股收益多不意味分红多,后者看公司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