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意识观念

保险意识观念

保险意识观念名人说保险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小时作儿女长大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准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准备死时,这是真豁达;父母准备儿女,这是真慈爱。

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算做是现代人。

——胡适人生保险对家庭和个人有什么作用一、解除后顾之忧一个家庭或个人一生中辛苦劳作是为了支付庞大的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婚嫁费,并用挣来的钱享受人生乐趣,但“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敢说一辈子没有危险和困境。

对于一个普通人或一个普通家庭,就好似一条小船,风平浪静时其乐融融,风浪骤起时危机四伏;年轻时、兴旺时无忧无虑,年老时、衰落时可能无助无援。

购买人身保险是解除后顾之忧、摆脱困扰的最佳选择。

人身保险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在发生人身风险时,能及时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和支持,这样的救助是平时用较小的代价(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换取的。

只有对发生风险后的经济困难有所防备,才谈得上有较高的生活品质;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家庭和个人,没有真正的生活安宁和稳定。

在高速疾驰的汽车里,扣上安全带是不是心里更踏实,二、鼓励储蓄家庭里有些专项费用(如养老、子女教育、看病、买房、结婚等)开支较大,需长期积存经费,把钱存银行固然是一种办法,但存取方便的优点也容易使储蓄计划被轻易放弃。

而人身保险的经济保障一般比储蓄要高得多(具有吸引力),分期交纳的保险费也是少量的(具有承受力),保户和保险公司签有正式的合同(具有约束力),保户一般不会轻易退保。

三、体现尊严个人和家庭是否拥有保险,越来越表明他们是否融入现代文明社会之中,是否具有睿智的眼光和头脑。

一个经不起风险的人、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唤来的只能是同情和救助,这个人、这个家很难有自信和自尊;而一个有应付风险能力的人,一个安全稳定的家,会给人带来信任,会使人感受到一种责任和远见。

四、转移资产用您的钱买一些保险,当您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时,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将属于保险合同里明确注明的受益人(可以是任何人),而这笔钱是国家规定不用交税的“遗产”,达到合理避开“遗产税”和“赠予税”的目~55,之间,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的(遗产税和赠予税有可能近年实施,到时遗产税的征收可能在35,购买相同的保险为何所交的保险费不一样不同的人或不同时期购买相同险种、相同保额的保险,所交的保险费可能差异较大,也就是说,买同样的产品,可能价格不一样,这是因为以下因素所致:一、被保险人的年龄被保险的年龄越大,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越大,所以要交付较高的保险费;而年龄越小,生存时间长,患重病少,因而交付的保险费较少。

二、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不好,价格就有可能较高。

如果身体太差,保险公司可能会拒保,或者在承保时加收保险费。

据报载,身体过重的王先生准备给自己买份保险,经保险公司核保后要求其增加保险费,理由是体重过重者易患糖尿病、脑中风疾病。

由于保险公司的风险加大了,价格也就随之提高。

三、被保险人的职业被保险人从事的职业越危险,买保险时价格就越贵。

比如警察和学生买相同的意外伤害保险,前者的价格就比后者贵。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在于被保险人之间的公平、公正。

四、购买保险的时间我国出现人身保险以来,价格一直是呈上升趋势。

所以,后期购买的保险,一般都比早期的贵一些。

就像所有的商品一样,价格不会永远不变的,而是随行就市。

这样,您心里是不是明朗多了。

已参加社会保险了,还有必要再买商业保险吗如果经济上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当然有必要。

您在单位或企业已经享受养老和基本医疗等保险待遇了,认为再购买商业保险就显得多余。

有这种想法可能是对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还不够清晰,实际上您在单位享受的各种福利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靠此仅能维持生计,而无法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首先,我们先说说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您如果参加了单位养老统筹,则您和单位每月就要交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到退休时便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我国养老金的平均数为月人均480元左右。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您所领到的养老金可能只够勉强糊口,晚年的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如今“养儿防老”的观念已不现实,两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若遇不肖子孙更是苦不堪言。

人到暮年,中青年时的“风光”不再,如果落到一切信赖他人的地步,哪还谈得上尊严和自主。

购买自己向往的物品和食品、云游四海享受远足之乐等美好的愿望也都成了奢望。

辛苦一辈子了,退休后还想紧巴巴地过日子吗,靠天、靠地、靠儿女,不如靠自己,想在老年时过上自立、安逸的生活,只有靠自己早做准备,在自己有精力挣钱的时候为将来白发时购买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制定合理的商业寿险计划作为补充。

届时,您可以问心无愧地用自己早年准备好的钱“吃、喝、玩、乐”,尽享晚年乐趣。

为了不给儿孙添麻烦,为了防止不孝儿女,您可以用属于自己的钱雇用保姆、进养老院,享受快乐充实、有尊严的生活。

其次,我们再说说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过去称为大病统筹,现在医疗改革已经在全国城镇铺开,实行新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后,意味着“公费医疗”时代将很快成为历史,今后看病自己要掏相当一部分钱了。

就拿患病住院来说,过去是花多少钱上不封顶下不限底,绝大部分住院医疗费都能报销;现在是下有“最低起付线”,即每年报销起点为当地上一年人均工资的10,(北京2001年定为1300元);上有“最高支付线”,既每年报销的上限为上一年人均工资的4倍(北京2001年定为5万元);上下限之间的部分也要按比例交医药费;超出上限部分用大额医疗费互助金报销70,,但一个年度内可报销最高数额不超过10万元。

另外,医疗制度改革后,有些费用是不予报销的,全都要自己负担,那更是一笔无法预计的数额。

目前,中国人最害怕的是得病,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一旦不幸身患重疾倒下,家庭的精神、经济、工作、学业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这时自己有足够的钱看病就有希望;否则,一场大病可能把一个家庭拖得一贫如洗或债台高筑,就会“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当基本医疗保险不足以支付昂贵的医药费时,已购买的商业保险(健康保险)就会充当第二梯队“雪中送炭”,使这个家庭绝处逢生。

若用平时少量的保费换来高额医疗保障,把疾病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种“双保险”的做法,实在是明智之举。

可以说,社会保险让您“过得去”,商业保险让您“过得好”。

不要犹豫,马上行动吧~(特别关注: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人们,更应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可靠的应急后盾)。

为什么现代生活离不开人身保险因为现代生活充满了“现代风险”。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存环境变差了,“现代风险”也就来了:一、意外伤害事故年年见长据报载,我国意外伤害死亡率在50年代居第9位,70年代居第7位,90年代以后一直居死因排名第4位。

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溺水、触电、爆炸、火灾、跌落等各类伤害。

最突出的是交通事故。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现代交通工具多,相应的是交通事故也大大增加,2000年我国平均每天有257人死于交通事故、1147人因交通事故受伤,2001年又有所增长。

在我们身边,意外风险无处不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慢、二看、三通过”原则往往被忽略。

生活节奏加快,一切都在快旋律里进行,导致的结果就是“十次事故九次…快?”。

二、现代病“咄咄逼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高消费、图安逸、少运动;吃得越来越精细,工作越来越紧张,竞争越来越激烈。

舒适的生活条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熬夜、吃易致癌食物)多余的脂肪堆积、高度的精神压力“造就”了大量的“富贵病”和“精神病”。

世界心脑血管病已排在人类因病死亡的第一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在20年里上升了69,;据2001年10月全国第3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透露,我国每天自杀身亡的人数达400人,大约每60户人家中就有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

现在,老年病还有低龄化的趋势,据2001年《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5岁至39岁的死亡者尸检中,有动脉硬化表现者占74,;某心血管病医院的冠心病患者中有近1/3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另外像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精神抑郁症也在“普及”。

相当一部分人只忙着赚钱和工作,却透支了身心健康。

正是:社会在进步,身体在退化。

好在人们已经在觉醒,近年有关部门调查表明,“生病住院问题”已经超过了“下岗失业”和“物价上涨”,成为城镇居民最担心的问题。

三、环境污染“无孔不入”由于对环境质量的忽略,在追求先进的工业、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低劣的环境。

联合国公布的世界10个受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9个。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污浊的环境所包围,废气、废水、废物、噪音不断侵蚀我们的健康。

据悉,全国环境污染致病率的分布为:工业污染33.8,,生活污染41.5,,其他24.7,,生存环境之恶劣是过去始料不及的。

四、改革之风吹走了“等、靠、要”社会在转型,体制在改革,中国在与国际接轨,公民在许多方面须承受更大、更多的风险。

那种“等组织给、向单位要、处处依靠国家”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要解决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得依靠自己,而谁都清楚,这需要支付庞大的开支,对于普通家庭能否经得住种种风险的压力,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经这么一说,您是不是感到孤独无助了呢,其实不用太担心,购买人身保险会是您的最佳选择,人身保险将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保险的作用可能会使您或家庭处险不惊、化险为夷。

为什么“等一等再买保险”的想法对已不利保险就像灭火器一样,“宁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

等一等再配备灭火器的结果,等来的可能是一场吞噬生灵的火灾。

一位母亲因为对保险认识不够,迟迟没有给宝贝女儿买保险,总是观望等待,结果不幸降临,女儿得了白血病,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这位母亲追悔莫及。

生活中的风险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它们不会等你准备停当了再来找你,“人有旦夕祸福”,横事也许发生在一瞬间。

正因为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所以我们必须预先准备,为明天准备,为下一个小时准备,为下一分钟准备,避免因等待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惧。

等一等再买保险的所谓理由很多,如“没时间买保险、等比较各个公司了再买、等有钱了再买……等等,然而,等来的可能是一场灾难,所以千万不要再等闲视之了。

您不但需要一个美好的今天,也需要一个幸福安泰的明天,您说对吗, 另外,延迟投保因年龄增加还会使保险费相应增高;在等待期间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变差,还可能额外增加保费甚至痛失投保资格;如果赶上保险价格上调,则保费支出会更高(注意:我国的人身保险价格几乎从未下调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