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教研活动方案
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期初,教导处要规划好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安排好学科主任和教研组长,强化对学科组、年级教研组的管理。
二、学期初,教导处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各学科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制定出本学科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计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应付检查。
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形成教导处——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五级一线的教研管理网络。
四、语、数学科教研活动由分线主任每月初牵头组织一次,由年级学科教研组长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其他学科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牵头每月组织一次。
语文学科教研时间是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数学学科教研时间是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其他学科教研时间由教研组长每月临时确定。
五、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
六、教研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评课、说课、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七、教研活动记录要规范,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式教研记录,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
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
(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发言材料要附后)
八、每月末,教导处要对各教研组教研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检查。
每学期末教导处、学科组、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在此基础上,学校于学期末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评选表彰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通过作品展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