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比较优势分析一、近二十年来主导行业的变动情况近二十年来,东北三省区各自的主导产业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现状主导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历史上形成的产业框架,依旧保持着以传统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格局。
不过,从各省区内部主导产业变化的路径来考察,三省区主导产业的演变过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见表1)。
(一)辽宁省主导行业构成变化程度比较明显与1985年相比,九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四个新形成的,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业。
而原来五个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断萎缩,在全国已不具备明显的体量优势。
另外,在表1所列举的27个主要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区位商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对于全国而言,辽宁省的大部分行业的地位已经下降。
(二)吉林省主导行业构成变化程度较为明显相对于辽宁而言,吉林省主导产业存续的比例较高,九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七个属于历史上具有相对优势行为的延续。
但是,与1985年相比,一些曾经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已丧失了全国性主导行业地位,成为衰退行为;在表1所选列的27个主要行业中,吉林省有15个行业在全国的地位今不如昔。
(三)黑龙江省主导产业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框架与辽宁、吉林两相比,黑龙江省主导产业构成变化程度最小,基本上延续了历史形成的产业框架。
在十一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九个属于历史上具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延续。
与1985年相比,在表1所列的27个主要工业行业中,黑龙江省有14个行业在全国的重要性处于下降状态。
共有,★代表吉、黑共有;↓和↑分别代表该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呈下降与上升趋势;_代表该行业在全国的地位无明显变化。
总体上看,东三省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同构程度并不严重,具有进行“错位竞争”的基础。
二、主要工业行业现状竞争力分析各界普遍认为,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缺乏竞争力是导致区域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一些反映经济效益状况指标进行适当处理,可以定量地显示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相对于全国背景的竞争力态势。
这里拟选取六个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品销售率、销售收入成本比、销售收入比。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东北三省与全国主要省区在主要工业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对比情况。
(一) 生产竞争力生产竞争力是反映成本控制、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其计算的基本方法是用各省区主要工业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等指标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并求和平均。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水平,我们对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二十一个省区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初步显示出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生产竞争力的大致格局。
总体上看,在所选取的21个主要省区中,东北三省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竞争力处于中游偏下水平,部分产业处于中游偏上水平,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则寥寥无几。
应特别指出的是,除吉林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东北三省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竞争力并无优势可言。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三个,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及家具制造业,而这些行业体量较小,在全国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九个,除上述的三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业,其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部门。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并且这些行业体量较大,为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部门;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家具制造业,并且这些行业都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六个,除上述的四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就东北三省内部对比而言,辽宁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竞争力要比吉林、黑龙江的情况好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辽宁省主导行业生产竞争力明显低于吉林、黑龙江主导行业的竞争力。
(二)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评估包括市场效益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两方面。
其中,市场效益优势可以通过产销率和销售收入成本比进行度量,市场规模优势则通过销售收入比来反映。
市场竞争力的计算方法与生产竞争力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有关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状况详见表3。
通过对表2和表3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好于生产竞争力。
这即说明了东北三省的主要行业仍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前景,也表明东北地区的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欠缺。
从市场竞争力行业分布状况来看,竞争力居于前列的行业仍然以那些传统的原材料工业为主体。
就装备制造业而言,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辽宁的普通机械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各自在装备制造业的其他行业中竞争力水平一般,或缺乏竞争力。
也就是说,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现有水平在全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但地位并不十分突出。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并且大部分属于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10位的行业有十五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热水蒸汽生产供应业。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并且七个行业为吉林省当前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水蒸汽生产供应业,且七个行业为当前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四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
就东北三省的对比而言,辽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略好于吉、黑二省,并且三省在全国主要省区中市场竞争力居于前列的或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基本集中于各自的主导行业上。
这种情况表明,经过近二十年的调整,当前东北三省的主导产业构架基本上能够反映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
(三)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为生产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平均值,它能够初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工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整体竞争力水平。
通过对表2和表3进行汇总,可以得到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在全国主要省区同类行业中竞争力的大体格局。
总体上看,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主要省中的位次与生产竞争力的状况大致相同。
因此,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是东北工业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仅有二个,即家具制造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综合竞争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两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业。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七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从三省区内部对比的角度看,辽宁主要工业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水平略强于吉、黑二省。
从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行业的结构来看,辽宁、吉林两省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有较高的地位,而黑龙江省前十位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原材料或对原材料严重依附的行业,因此辽宁、吉林两省行业结构要优于黑龙江。
三、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比较优势的综合评述根据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及区位商的行业分布情况,可以将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行业分为四个类型。
类型及划分的标准如下:具有较大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大于1且市场竞争力在主要省区中居于前五位。
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大于1,或者生产竞争力或市场竞争力居于前五位。
无明显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小于1,生产竞争力或市场竞争力五位以后、十位之前。
衰落行业:区位商小于1,且生产竞争力及市场竞争力居于前十位以外。
1.具有较大优势的行业(1)辽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矿物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
(2)吉林: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黑龙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
2.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1)辽宁: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
(2)吉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龙江:煤炭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
3.无明显优势的行业(1)辽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