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烧云教学设计与反思白珂

火烧云教学设计与反思白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美的引入
(4分钟)
情景导入,激活思维。
二、美的发现
(23分钟)
浏览课文,理清条理
研读课文,质疑探究。
1、提出问题,引领探究
2、通过读、找、画、想、背、说,探究第三自然段围绕中心句,用不同颜色词语写具体的方法。
3、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文4、5、6自然段,重点研究学习作者是如何构段的。
课文先讲“火烧云上来了”,是透过云层的阳光照到地上引起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来讲的。由于傍晚透过云层的阳光是红色的,人和动物的颜色不同,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各种颜色,美丽极了。傍晚,部分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又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火烧云。课文中描写的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是由于霞光的照射引起的。
三、美的升华
(10分钟)
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播放PPT火烧云的情景图,让学师解说:在日出日落时,天空会出现五光十色的云霞,早上的云霞叫朝霞,晚上的云霞叫晚霞,课文中写的是“晚饭过后”的云霞,就是晚霞,作者萧红把晚霞称为什么?她为什么把晚霞称为“火烧云”?
请浏览课文,捕捉课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用其中的三个词来概括本文的写作顺序。
火烧云教学设计与反思白珂
《火烧云》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火烧云》教学设计
执教者
白珂
Hale Waihona Puke 课时第二课时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
讲形状,一是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马、狗、狮子……一是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跑着跑着、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表明了火烧云形状不断的、快速的变化。
课文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指看得不真切。因为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发花。更重要的原因是火烧云“又像这个又像那个”且变化极快。“一时恍恍惚惚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也从侧面反映了火烧云变化又多又快。课文最后一句,强调火烧云是在迅速变化中消失的。
⑷天空里还会变些什么来?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话。(①天空里出现或来了什么?②是什么样子的?③后来如何变化、消失的?)
火烧云如此美丽,如此神奇!它是如何上来的,又是如何下去的,自由朗读课文1、2和最后自然段就清楚了。
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把自己最喜爱的一段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动态的画面,用心体会刚学到的构段方法,并写出天空的变化。
学生自读第1、2和最后自然段并回答。
学生当堂练笔,并朗读。
通过孩子观看课件,可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好奇心,感受火烧云的神奇。读通顺句子,读得津津有味,初步感知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给他们一块“读中生疑”的时空很必要。这样,往往会出现精彩的生成,便于教师顺学而导。
学情分析
平时学生对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熟视无睹,缺少细致的观察,特别是关注火烧云的自然现象。学生要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象与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课文中作者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学生要深入体会云变化的有趣。学生会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再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说说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象。如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的什么形状等,让学生通过想象,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一番描述,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讲颜色,先讲“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不仅点了题,还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给人以动感。紧接着讲了颜色的变化:“极多”说明火烧云有多种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突出颜色多,而且强调变化快。最后列举一些颜色,并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进一步说明颜色极多,绚丽多彩。
2.作者是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的。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不断积累材料的习惯。留心观察、讲究方法、不断积累、随时练笔,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比较快的提高。
3.这篇课文,作者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1.课前预习可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并知道课文哪部分是讲霞光的,哪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二是如果有条件,让学生观察一下火烧云,增加一点实际感受,以便联系观察所得去体会课文中描写的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颜色、形状的变化。
你看到“变化”这个词,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听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示范引导孩子们用心体会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教师出题:我会仿照课文说话。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 ……
②一会儿绿 ,一会儿 ,一会儿半 半 ……
③ 黄、 白……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1)老师来引读课文4、5、6自然段,注意老师的提示语。
⑵老师领着大家这么一读,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读通顺句子。读后从课文中找个句子解题。
学生:本文就是按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的顺序写的,重点部分是写火烧云的变化。
(1)学生边听边把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来。(2)班上读书最好的同学美美地读一读,⑶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这段话读熟并背下来。(4)学生回答仿照课文说话。
小组讨论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