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营十二条》读后感

《经营十二条》读后感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后感杨总曾多次提及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这本书,并极力在同事间推荐,拜读之前,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到底这是本什么样的好书?稻盛和夫又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解谜之旅……在没有读稻盛的这本书之前,只听闻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一个人创立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

但初读《经营十二条》即觉受益匪浅!书里写了不少稻盛创业时的艰辛和他凭借独特的经营哲学克服困难的故事,因为他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也显得十分可信。

让人觉得,能够靠着对自身人生哲学的坚持,创立2个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人实属不易。

稻盛先生书中提到的人生哲学,不仅仅应用于企业经营,在为人处事不顺时,也大有帮助。

比如说他提到的“敬天爱人”和“利他”,都是告诫我们,要多尊重他人,站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上为人处世。

现在的社会已经非常浮躁,如果能有更多的人认可、遵守这些并不复杂的准则,或许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会变得更美好!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核心内容: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发自内心的共鸣;所以首先要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设立具体的目标;•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定价就是经营;•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要拥有燃烧的斗魂;•临事有勇;•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这本书虽然是写给经营者来共勉的,而我目前并非一个经营者,但是我对稻盛先生对于在“心法修炼”上的理念产生了很多共鸣。

(1)“利他”思想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到稻盛先生的“利他”思想时,并不是完全认可。

古人云:“无奸不商”,怎么可能还有商人专门在金钱利益上“利他”还能取得成功呢!但我读完稻盛先生的“利他”思想后,我才真正了解到稻盛先生的胸怀是多么伟大和广阔。

稻盛先生追求的是一种长远利润和双赢的局面,而非宰一次算一次的生意。

赚钱获利本是商业的原动力,无论谁都有赚钱的欲望,但不应该停留在满足个人私利的“小利”上,而应该扩展到为更多人谋利的“大欲”上。

这种利他的精神,能获得广泛的支持,使事业成功,给自己和别人也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利他”思想让我感触很深,以前的我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斤斤计较,但以后,我会学习稻盛先生的利他思想,怀着“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思想对待身边所有的人。

(2)人格修炼稻盛先生说,学习先贤们有关做人的道理是很重要的,但圣贤们的教诲仅仅作为知识来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用它来诫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

“百术不如一诚”,稻盛先生提倡诚信。

古今往来,诚信都是一切合作的本源。

诚信首先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公司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利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等。

其次,诚信贵在诚意,无论是否能达成合作,真诚合作的意愿是一定要有的。

稻盛先生的亲生经历,也让我相信“因果法则”。

同样,将“因果法则”放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一样的。

在目前的工作阶段,我一定要多改进工作方法,选择多读书,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长此以往势必在将来会收获更多!稻盛和夫经营智慧读后感二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其经验,使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而走向成功。

不能一味摸索,完全靠自己的试探,尽管自己的印象会很深刻,但如果不能有效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容易走弯路,付出的代价势必会很高。

英文有个词,叫 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我们要尽量缩短这个学习曲线。

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的经验总结,其中讲到这企业建立阿米巴组织的必要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员工有参与感,有自我认同和成就感,都成为企业的经营者,最终形成一个员工和企业紧密地绑在一起,从而消除劳资双方的对立,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部门能成为一个阿米巴组织的条件是:1. 该部门或单元能够做到财务上的独立核算;2. 该部门有独立的业务,或职能;3. 该阿米巴组织的建立能使得公司的大政方针得以贯彻和执行,而不是相反。

上述条件是将企业内部能成为一个阿米巴的条件,或者将组织细分的条件。

但从宏观上讲,在中国是否合适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呢?稻盛和夫讲到了企业推行阿米巴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的。

比如员工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能够遵循“做人何为正确”的价值判断。

企业必须有“应在追求全体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经营理念,全体员工必须有公平、公正、正义、勇气、诚实、忍耐、努力、博爱等价值观。

企业如果具备这些,推行什么都没问题了,不是吗?那么说,阿米巴经营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上述的基础,阿米巴的经营就缺乏了成功的条件。

在现今的中国,有没有一家或几家采用阿米巴经营体系而取得成功的?毕竟,学习必须选好目标;不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了反而有害。

嗯,得看看。

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有感这几日再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对第4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具体的工作感悟颇多,写下来,以警示自我。

怎样才算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难形容出来,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尽心尽力了。

但是这样说,大部分是和自己过去比、或者和那些比自己不成功的人去比,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别人是怎么付出的。

但在稻盛的演讲文章中,稻盛说的几段话摘抄下来,也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稻盛刚创建京瓷时,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有无经营的经验和实绩,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真可谓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努力工作、濒临极限。

长期如此,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照这样拼命,身体吃的消吗?”在这种情况下,稻盛和夫召集干部开会说:“我虽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可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

我们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而且起步已迟。

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跑完了全程的一半。

反正是无经验、无技术的新手,出发又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疾驰。

”“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或许中途倒下,或许跑不动了落伍。

大家这么讲过,我也这么想过。

但是,与其参加没有胜算的比赛,不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坚持不长,也要挑战一下。

幸运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居然适应了高速度,用这高速一直跑到了今天。

”“跑着跑着,发现前面的人速度不快,于是再加速,超越他们,现在超过了第二集团,领先者已经进入视野,再加油,按这种阵势就可以追上那先头团队!”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同样,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凑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还有一点更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须每天不断地持续。

千万不要忘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记得2002年准备离开郑州到上海发展时,我觉得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来求生存、谋发展,英语是必须的,于是我报名参加了BEC-2的考试,还参加培训班,太太(当时的女朋友)是英文专业,还给我辅导,后来在她7月到先期到上海来发展时还委托她一个在一个大专院校教英语的朋友每周辅导我。

2003年到上海以后,我们公司里有英语学校,有2名专职英语老师,还有内部英语等级鉴定,还有和外面合作的英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还有集团内部的网络交互式的英语学习平台,这些归我们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其中有一年多我还专职负责培训团队,这些都是自己的管辖之列,在那一年,我还组织了公司的英语俱乐部等等。

后来我去读MBA,也有一年的商务英语课程,还是外教,还有资格考试。

应该说,这么多的英语学习资源,足以支持自己把英语好好学好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英语水平不见其增,反而下降了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没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只是自己认为自己尽力了而已。

拿当时自己学英语的案例来反思稻盛和夫的这句话,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警示自己的未来,做任何人,不做则已,如果决定要做,就要下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来全力以赴,这样自己才会不会后悔。

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有感--我的学习之路(2011-08-07 09:45:34)标签:杂谈分类:读后感我的学习之路——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有感学习之路,既是管理我的学习之路。

稻盛和夫说过,潜意识能在需要的瞬间产生显意识。

从这点出发,在于我这样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员工来说,我认为: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经营十二条也也可以用于我的学习管理,以此来制造一个管理上的潜意识。

等我有了自己的企业或者是到了一定职级,我能运用自如,不再像其他前辈那样走弯路。

一、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现阶段,我有很多的不足。

我英语没有办法交流、词汇量少,按照我的看来英语只不过有初中水平。

看完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后,我觉得我所有追从的未来企业模式有了。

但是如果要理解出先生的本意最好还是要日语。

而我在这个方便还没有入门。

我一直在想,我今后要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或者到与自己的理想管理理念投机的公司工作。

如果要做到那个火山口上并且能活的自如,我想我的管理知识太少、理解事情的本质能力低。

这些一切都是我的现在的问题。

我要突破,我要成长,我更要成为奇迹!也许我无法像先生那么厉害,能让那么多的企业因他而能为世界创造更多财富,但是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会为世界的成长付出自己应有的责任!二、设立具体的目标我记得我曾经有一个idea,最后实现会让世界减少很多的商铺。

从而有更多的土地种植植被,出门的我们就像行走在原始森林一样美好。

到处都是大树,到处都是小鸟在飞翔。

我们的房屋也只不过是丛林中的一个小点。

空气清新,生活惬意,地球资源不再受到威胁。

地球从那刻起与人类和谐同在。

为此,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学习,再学习。

学习管理者必备的知识、学习其他管理者的理念、也学习他们的经验。

我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只要有我在,一切都不是问题”的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不自量力,但是这个就是我的目标。

我将全力以赴。

三、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在我现在公司管理我小组,我自己想了一个口号:用最好的状态面对今天的一切,我是最棒的,加油!我是在给自己以及他们增加一个潜意识。

我原本脾气暴躁、有时候碰到事情会浮。

虽然这一两年以来我改变了很多,但是还不够好。

我也认为状态决定现状。

没有一个好的状态,梦想、目标再崇高也是实在不了的。

拥有了一个好的状态,我所安排学习知识就不再是知识,而是见识。

也将会在今后为人处事时更加自如。

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现在处于无知阶段,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在我这个年纪有作为的人不胜枚举,但是没有我。

如果我不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赶,我想我无法超越他们,我也无法突破自己。

我需要的不是十年后还是现在的我。

为了让自己不在原地踏步,我必须持续付出。

五、学习量最大化、学习时间最小化时间就是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