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20013-5一、判断题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错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对 )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
机械加工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对)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错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对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对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对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对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错 )10.成组技术的主要依据是相似性原理。
( 对 )11.精密丝杠可采用冷校直方法克服其弯曲变形。
( 错 )12.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对 )13.工件夹紧变形会使被加工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 对 )14.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 错 )15.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 对 )16.随行夹具一般是用于自动线上的一种夹具。
( 对 )17.铰链夹紧机构是一种增力机构,其自锁性能好。
( 错 )18.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错 )19.强力磨削不包括砂带磨削。
( 对 )20.柔性制造系统主要解决了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问题。
( 错 )21、工艺规程制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22、确定毛坯要从机械加工考虑最佳效果,不需考虑毛坯制造的因素。
(错)23、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对)24、对所有表面需要加工的零件,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作粗基准。
(错)25、粗基准应选择最粗糙的表面。
(错)26、应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错)27、选择精基准时,尽可能使定位基准和装配基准重合。
(错)28、考虑被加工表面技术要求是选择加工方法的唯一依据。
(错)29、时效用于各种精密工件消除切削加工应力,保持尺寸稳定性。
(错)30、低温时效易引起变形,因此低温时效不能安排在粗磨后、精磨前进行。
(错)31、渗氮的目的是提高表层的硬度,增加耐磨性、耐蚀性和疲劳强度。
(对)32.当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进行尺寸链计算,确定工序尺寸33.尺寸链中,间接保证尺寸的环,称为封闭环。
(对)34.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布置工作地时间。
(错)35.粗基准可以多次使用。
(错)36.使用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对)37.重型工件采用工序分散。
(错)38.精度高、刚性差的精密工件采用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混合使用。
(错)39.调质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后进行。
(错)40.辅助支承用于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错)41.短圆柱销限制四个自由度。
(错)42.夹紧元件施力点应落在支承范围内。
(对)43.夹紧元件施力点应尽量远离加工表面,防止工件加工时产生振动。
(错)44.工件在定位时,产生的误差,称为夹具安装误差。
(错)45.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就可避免基准位移误差的产生。
(错)46、精度很高、表面粗糙度值很小的表面,要安排光整加工,提高加工表47、退火、正火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错)48、需渗碳淬硬的主轴,上面的螺纹因淬硬后无法车削,因此要车好螺纹后,再进行淬火。
(错)49、为了保证中心孔的精度,工件中心孔一般不淬硬。
(错)50、渗氮层较厚,工件渗氮后仍能精车或粗磨。
(错)二、单项选择题1.基准是()。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D.工件的运动中心2.表示增环的上偏差,表示增环的下偏差,表示减环的上偏差,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A.∑∑==+NjjMiiESES11 B.∑∑==-NjjMiiESES11C.∑∑==+NjjMiiEIES11 D.∑∑==-NjjMiiEIES113.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A.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 B.螺纹磨床磨削螺纹C.旋风铣螺纹 D.普通车床车螺纹4.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A.机床 B.工件 C.砂轮 D.切屑5.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6.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 B.氧化 C.材料成分不匀 D.产生回火7.在车床上采用中心架支承加工长轴时,是属于哪种定位。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8.零件配合性质的稳定性与的关系较大。
()A.零件材料 B.接触刚度 C.载荷大小 D.加工表面质量9.大批量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
A.砂型铸造的毛坯 B.自由锻的毛坯C.模锻的毛坯 D.轧制棒料10.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11.设n0、n分别为滚刀和工件的转数,z0、z分别为滚刀和工件的齿数,滚齿加工时,滚刀和被加工齿轮必须保持的啮合运动关系是()。
A.n00= B.0=0 C.0=0 D.n0=012.如果使扁形镗杆能够产生消振作用,需要()。
A.选择合适的削扁值和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B.选择合适的镗杆长度C.选择合适的削扁值D.选择合适的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13.冷态下塑性变形经常在表层产生()。
A.拉应力 B.不定 C.压应力 D.金相组织变化14.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
A.车床夹具 B.钻床夹具 C.镗床夹具 D.铣床夹具15.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
A.斜楔 B.螺旋 C.偏心 D.铰链16.以齿坯内孔和端面为定位基准进行滚齿加工时,若夹具的定位心轴与机床工作台回转中心不重合,将影响被加工齿轮的()。
A.运动精度 B.齿形精度 C.平稳性精度 D.接触精度17.插齿加工时,插齿刀的什么运动能够切出整个齿宽?() A.上下往复运动B.径向进给运动C.让刀运动D.回转运动18.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可能原因是()。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C.车床横导轨与纵导轨不垂直 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19.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A.工件夹紧变形 B.工件热变形 C.刀具受力变形 D.刀具热变形20.从下列图中选出装配结构工艺性好的结构。
( c )21.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 B.梯形 C.鼓形 D.鞍形22.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
A.塑性变形 B.切削过程中的振动 C.残余应力 D.工件表面有裂纹23.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A.刀具几何形状 B.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 D.检测方法24.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C.尺寸最小的环 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25.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是()。
A.合件 B.部件 C.组件 D.零件26.可动调整法是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B.将几个零件合并在一起看作一个组成环C.修配一个零件的尺寸 D.改变调整件的位置27.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 D.以调整法为主28.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A.心轴外圆柱面 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孔中心线29.夹具的动力装置中,最常见的动力源是()。
A.气动 B.气-液联动 C.电磁D.真空30.工件外圆柱面以90˚V形块定位铣键槽,如图所示,其定位误差为()。
A.B.0.7C.0.5D.031.工件以两面一孔定位时,菱形销的横截面长轴两销的连心线。
a 平行于b 倾斜于c 垂直于32.夹紧元件施加夹紧力的方向尽量与工件重力方向,以减小所需的最小加紧力。
a 一致b 倾斜c 相反33.夹具中的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不离开已占据的正确位置。
a 定位装置b 夹紧装置c其他装置34.在满足加工条件的前提下,少于六个支承点的定位,称为。
a 完全定位b 不完全定位c 欠定位35.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承点重复限制同一个自由度,称为。
a 完全定位 b 不完全定位 c 过定位36.未定位的工件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自由度。
a 三个b 五个c 六个37.在两顶尖间装夹工件限制自由度。
a 四个b 五个c 六个38.圆柱体工件在长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自由度。
a 二个b 四个c 六个39.工件在小锥度心轴定位,限制自由度。
a 四个b 五个c 六个40.工件以两面一孔定位时,限制自由度。
a 四个b 五个c 六个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
A.试切法 B.调整法 C.定尺寸刀具法 D.自动控制法2.产生变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有()等。
A.工艺系统几何误差 B.工艺系统受力变形C.工艺系统热变形 D.刀具磨损3.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的无切削加工方法有()。
A.珩齿 B.精密铸造 C.挤齿 D.冷轧 4.车削时,产生强迫振动的原因有()。
A.毛坯表面非常粗糙 B.高速回转零件的不平衡 C.加工断续面造成冲击 D.工件表层硬度不均匀 5.从误差分布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A.误差的分散范围 B.误差的平均位置C.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废品率的大小6.下面的图中,哪几幅所表示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较好?()7.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
A.塑性变形 B.表面烧伤 C.切削过程中的振动D.金相组织变化8.通常在哪些机床夹具上不设置对刀装置?()A.车床 B.铣床 C.刨床 D.磨床9.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A.工件定位基面的制造误差 B.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C.工序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误差 D.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误差10.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哪几种方法?()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 B.提高工人操作水平C.修改产品设计 D.增加操作工人四、填空题1.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