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套路创编

武术套路创编

创编适合大学生练习的自选少林拳素雨(指导教师,罗华)(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中国黄石435002)摘要:少林武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少林众僧千百年来刻苦磨练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我国古老的优秀武术流派之一,亦名“少林派”。

由于少林派具有“朴实无华、刚健有力、勇猛敏捷”,“久练健身能延年,武艺超群能自卫”等特色,所以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能发展和继承少林武术的精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力挖掘和整理我国古老优秀拳种,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将少林拳发扬光大。

大学少林拳,是以大学生为实践对象也即最有力的传播对象。

在大学的每一个专业都设置有少林拳这节课,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这套拳术。

将少林拳与大学生紧密结合,坚持教学和指导,这对少林拳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传承;大学生;少林拳;武术;1 套路创编的灵感来源:将少林拳的特点与风格和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环境相结合,少林拳作为拳种概念,它包括拳术与器械,是经过千锤百炼发展起来。

结合这些特点,我们要找到可靠的人群将少林拳更好的传承下去。

而目前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多,身体、心理的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能与少林拳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互融。

1.1 从传承和发扬的方面少林武术,顾名思义是在少林寺中发展的武术,其学习的地点和环境都具有局限性。

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不能只在少林寺或部分地域开展,是要广泛传播与发展。

将少林武术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观赏价值和精神价值传承下来,传播开来。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在目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中华儿女都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

也有很多人都以为少林只与出家人是有联系的,一个普通的人则与少林武术无关,这种思想也极不利于少林拳的传播。

所以我想整合一些简单的少林武术招式,推广到大众中来。

让少林武术向着更远,更广的方向发展。

1.2 从日常生活中目前,在周围的生活中,人们闲暇时间的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中,少林武术博大精深,其健身性能无可厚非;但是少林武术只局限于少林寺就给其传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通过练习少林功夫得到身体上的健康就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习武之人在性情的培养上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中国大学生担负着发展祖国、强大国家的重任,要提高身心素养,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内在精神的修养。

大学与少林武术结合,进行传承和传播对少林武术发扬广大有深远的影响,将大学生与少林武术结合对两者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从各种综艺、娱乐的节目中得到启发。

在有“舞林争霸”、“我是歌手”等节目中,都有全国专业性的人才展示了舞蹈或是声音的力量。

武术更应该展示其光彩。

作为传统武术中的少林拳,在大学生中传播并继承,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更有利于少林武术的发扬和传承。

1.3 大学生的现状至大学扩招到现在,大学生的数量增加,在这个群体中,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

且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在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但像少林武术的技击性和防身的作用是少有的,少林武术表现出的民族性的气息,是每个中华儿女所憧憬的;是每个大学生所向往的。

开设一门集体的少林武术实践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加以锻炼,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探讨,减少大学生对青春宝贵时间的浪费。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武术长拳的练习显得单调、枯燥,加入少林武术的课程将给课堂的学习带来新的活力。

如果将此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少林武术的传播,然后在由他们进行推广和影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套路创编的目的弥补大学武术教育内容多样性的不足,改变以往套路教学的单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接触少林武术,学了武术,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传承少林文化;少林拳的学习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在身体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上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精神上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加自信、坚毅、刚强、诚恳、敏捷、谦逊、有涵养;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身心素质;国家的发展需要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大学生在国家的进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强身心的培养和锻炼也是大学生少林拳套路创编的真实目的。

3 套路创编的依据3.1 技击是少林武术的本质特征少林武术的形式总是以少林武术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技击)而展开存在的,一般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套路运动、功法运动、搏斗运动。

3种形式,是对武术技击的不同诠释。

少林拳套路的创编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套路练习。

所以套路运动可以看作是对少林拳技击的练习;概念是人类用自己的分节语言反映和认识对象的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是人类认识对象的最初结果,也是命题、推理、论证等思维形态的基础。

由此可见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少林武术的内涵就是“以技击为内容”。

技击就是少林武术的本质特征;少林武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他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生产活动中的技能,这些是少林武术技击的萌芽基础。

原始的战争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

3.2少林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少林武术的本质属性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根本的标志,如果事物的本质特征发生了变化,那么事物也就发生了变化。

少林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应保证武术套路无论如何发展创新,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因此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

4 套路创编的原则4.1 简单、易学、科学健身的原则由于武术,特别是少林拳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其本身的招式比较复杂,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

大学生接触武术比较晚,在基本功的掌握上,绝大部分都不能从小得到训练,所以不具备强硬的基本功。

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的少林拳要符合简单、易学、科学的原则。

学生需要一些简单易学的套路进行练习、锻炼。

大学少林拳的创编就应了这种要求。

即从武术的健身功能出发,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的原则进行创编。

4.2 间洁、实用的原则大学生是即将踏进社会的人群,武术套路的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效果,复杂的招式降低学生学习的信心。

大学少林拳的创编遵循间洁的原则,展现学生自信、精神的一面。

对少林武术以后的传播有深远的影响。

4.3 美观、大方、观赏性的原则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强,武术套路的创编需要符合这一特征。

美观、大方、观赏性的这一原则是根据武术的表演娱乐功能来制定的,年轻一代需要青春靓丽的姿态,一种风华正茂的气场。

创编套路的研究注重这种特点,套路中各个组合的衔接协调、优美。

极好的展现了大学生魅力四射的活力。

5 套路创编的流程5.1总体方案的构思少林武术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理论充实、技术丰富的庞大的拳术体系。

选取少林武术的基本套路,加以改编,运用到大学生的教学中。

一方面,是对少林武术的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提高精神风貌。

5.2 选择动作素材结合少林大洪拳、少林连环拳中代表性动作和简单的组合动作进行改编,如震脚连环推掌,动作连贯快速有力,充分展现精神面貌;翻身压掌,有跳步的展现,落地稳,上步迅速,动作连贯;加以所学长拳中的舒展动作,如仆步抡拍,动作大方,灵活协调;运用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进行衔接。

组成完整的套路动作。

5.3 建立基本结构将大学少林拳分成四段,每段有12个动作组成。

5.4 编排动作组合当完成明确目标,建立结构,选择素材之后,可以组合动作。

将两个以上的单动作串联起来。

在衔接这些动作的时候,按照创编原则去做。

在组合动作时有按成套的先后顺序,也有打破顺序,按主次组合动作,还可以按照创编者所感觉的动作进行组合,再根据结构上的顺序创编其他动作组合。

5.5成套整合当基本动作组合完成之后,按照结构框架把动作组合排列起来,审视其中衔接是否顺畅,空缺的位置用动作或组合来填充。

5.6评价、修改完善当一套动作初步完成之后,先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然后再进行评价与修改,从而使成套更趋于合理与完善。

6 套路创编的内容与要求6.1 内容概述:主要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插步、丁步、独立步;主要拳法:冲拳、劈拳、撩拳、贯拳、架拳、抄拳;主要掌法:推掌、劈掌、撩掌、挑掌、按掌、拍掌、插掌;主要腿法:弹腿、蹬腿、踹腿、里和腿、外摆腿、前扫腿、后扫腿。

6.2 动作主要内容(名称、说明、要领、图片)第一段:(1) 起势 (图1-1)动作要领:两脚并立,收腹挺胸,掌心向里提至腰间,掌指向下,目视前方(2) 并步十字掌(图1-2)动作要领:出掌向前,同时向左右打开,交叉于胸前,掌心向外。

(3)抡臂仆步拍掌(图1-3)动作要领:两手臂体侧画圆,身体迅速侧转,仆步拍掌向下。

(4) 弓步推掌(图1-4)动作要领:右、左脚先后震脚,两手臂同时从腰间推掌向前。

(5)伏地后扫腿(图1-5)动作要领:两掌收回向下撑地,右腿后扫,在地面画圆形。

(6) 仆步穿掌(图1-6)动作要领:两手臂依次在胸前画圆,左臂收与胸前掌心向下,右臂伸向斜前方掌心向下,脚下形成仆步。

(7) 侧手翻(图1-7)动作要领:左腿用力蹬地,右腿迅速蹬摆。

动作连贯、自然。

(8) 竖叉(图1-8)动作要领:两腿伸直,前后劈开成直线,臀部和两腿贴地。

(9) 插步抓肩沉肘(图1-9)动作要领:以腰的小幅度回环运动带动左拳臂的运动,左臂下压与两腿的屈蹲、身体重心的下坠要同时完成,协调一致。

(10) 弓步架冲拳(图1-10)动作要领:重心移至左脚,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掌变拳收胸腹前再向前冲出。

(11) 斜身靠打(图1-11)动作要领:左脚上步靠打时发劲,一收一放,内外结合,协调完整。

(12) 抡臂拍脚(图1-12)动作要领:抡臂绕环时,肩关节要放松;击拍准确、响亮。

第二段(13) 震脚弓步连环推掌(图2-1)动作要领:两掌收抱与震脚同时完成:两掌连击要快速有力:两脚踏实,弓步不拔根。

(14) 缠婉架蹬腿(图2-2)动作要领;缠腕内收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左蹬脚与两掌分开要同时完成,右腿微屈站稳。

(15) 蹬踹连环腿(图2-3)动作要领;蹬、踹的动作连贯、协调,快速有力。

(16) 弓步反背捶(图2-4)动作要领:左脚外摆落地与左掌反砸要同时完成。

(17) 按推掌(图2-5)动作要领:右掌向前推的同时,右脚向后下蹬,借地面的反作用力加大掌力。

(18)架掌蹬腿(图2-6)动作要领:左腿微屈,脚趾微微抓地站稳;蹬脚送胯。

(19) 马步侧冲拳(图2-7)动作要领:冲拳时向左拧腰转胯,加大右拳的冲击力。

(20) 插步反撩拳(图2-8)动作要领:插步与反撩拳要同时完成,不分先后。

(21) 翻身臂砸拳(图2-9)动作要领:翻身时肩关节要放松,以腰带动手臂动作。

(22)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图2-10)动作要领:抡臂、起跳、转身里和等环节要连贯、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