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护理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高脂血症、周围动脉闭塞疾 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肾脏疾病:
狼疮性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新月体 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统性血 管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免疫性肾病、 脂蛋白肾病等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尤其是合并 高胆红素血症等
重症药物或毒物中毒:
化学药物/毒物、生物毒素高脂溶性而且 易与蛋白结合的药物或毒物
失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患者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易并发感染。因此应该单间进 行治疗,操作前室内紫外线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同时补充球蛋白及营养制剂。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破膜 血浆分离的滤器因为制作工艺而受到血流量及跨膜压的限制,如置换时血
流量过大或置换量增大,往往会导致破膜,故血流量应为100~150ml/min,每小
治疗前准备
置换液组成
新鲜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 新鲜冰冻血浆+胶体 如羟乙基淀粉
患者准备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心理护理;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指标、血白蛋白、球蛋白、 电解质、肝肾功能,与原发病相关的特异性指标等; 心电监护 ; 建立血管通路。
备其操作程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按
照机器及其所用的管路、血浆分离器或血浆成份分离器
等耗材的相关说明书进行。
血浆置换的基本装置
金宝Prismaflex
常见的血浆置换设备
血浆置换治疗处方
补充置换液的原则
01
等量置换,血浆滤出的速度与置换液 输入的速度要大致相同。尽量避免血 容量波动 03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02 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即血浆蛋 白浓度正常 04 适当补充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避 免降至临界水平以下。 05 减少病毒污染机会 06 无毒性,不在体内蓄积
风湿性疾病:
SLE、进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 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 Goodpasture综合征、韦格纳肉芽 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器官移植排斥:
心肝肾肠移植移植排斥反应、移植后超敏 反应等
血液系统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母儿妊娠期溶 血病、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 症 、血友病等
分 子 量 大
血浆置换,包括单纯血
单 纯 血 浆 置 换
血 浆
蛋白
浆置换和双重血浆置换
我科使用单纯血浆置换
分 介质 胆红素 维生素 血 尿素氮 血 液 液 肌酸内酰胺 滤 透 糖 过 析 电解质 水
血 液 灌 流
血浆置换的方法
单纯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的关键过程:持续补充与置换容量相当的等渗溶液
时分离血浆l 000ml左右,跨膜压控制于375mmHg(50kPa)。预冲分离器时注意不
要用血管钳敲打排气,防止破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练荣丽,梁丽花,何慧红,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J].当代护 士,2013(7):20-22 [2] 龚龚海南,欧蓉,黄婷婷.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观察[],中国实用医 药,2015,10(25):224-225, [3] 单颖.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治疗中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 报,2015,12(30):149-152
血浆置换治疗---单纯血浆置换流程
开机,机器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根据病情设置血浆置换参数;设置各种报警参数。 置换液的加温:血浆置换术中患者因输入大量液体,如液体未经加温输入后易致畏寒、
寒颤,故所备的血浆等置换液需经加温后输入。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将核对好的血浆袋连于管路上,及时更换血浆袋。待用的血浆袋放 在37度温箱中。开始时速度宜慢,观察2~5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 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等。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 、 跨膜压变化等 置换达到目标量后回血,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及 血浆 置换治疗参数和结果。
生。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低钙血症 血浆中的抗凝剂为枸櫞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致使
血钙浓度降低,尤其肝功能衰竭时,枸櫞酸代谢迟缓更易发生枸櫞酸中毒。有 的患者出现口周、舌、手足麻木及针刺刺感,重者出现手足抽搐,遵医嘱术前
补给10%葡萄糖酸10~20mL静脉推注,能够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PE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
血浆分离器及其管路 肝素、无菌生理盐水 抗凝剂、穿刺针 (换药包)等
PE操作流程
选 择 治 疗 模 式
安 装 及 冲 洗 管 路
使用生理盐水1000ml+肝素40mg进行预冲。血流量 100-150ml/min
PE操作流程
遵医嘱设置治疗 参数:治疗开始 血流宜慢,通常 血流80-150 ml/min;出浆率 10-30ml/min
同型新鲜血浆进行置换,并且对患者 缺乏的凝血因子和白蛋白进行补充,
从而稳定内环境的一种治疗方法,在
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中得到广泛
废弃的血浆
运用。
血 液
血 细 胞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LDL(不良胆固醇) 胆固醇 ---IDL ---HDL(良性胆固醇) ---IgM 免疫球蛋白---IgG ---IgA
出血倾向 由于进行PE治疗的患者大多本身存在凝血机制障碍,再经过肝素化
过程及大剂量血浆置换,常引引起血浆中大量凝血物质及血小板丢失,使患者出
现出血或原有出血症状加重。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在保证管路畅
通情况下尽量减少肝素用量,必要时治疗后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感染 由于使用PE治疗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免疫力低下,加之PE过程中会丢
血浆过敏反应 是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除各种过敏源外,与供血血浆中抗白细胞抗体
有关。在术前须严格进行“三查九对”,了解患者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操作前
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静脉输入,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严密观
察患者病情,如患者出现发冷、皮肤瘙痒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警惕过敏反应的发
皮肤病:
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中毒性表皮坏 死松解症
血浆置换的相对禁忌症
对血浆分离器、 吸附器的膜或管 道有过敏史 严重活动性出血 或DIC
药物难以纠正的 全身循环衰竭
非稳定期的心、 脑梗死
颅内出血或重度 脑水肿伴有脑疝
存在精神障碍而 不能很好配合治 疗者
02
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治疗
由于血浆置换存在不同的治疗模式,并且不同的设
其中 b(男1530、女864);C(男41、女47.2)
置换频率: 取决于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所清除致病因子 的分子量和血浆中的浓度。一个疗程血浆置换为每日一次,连续3次或隔日 一次,连续3次,1-2周后可重复1-2个疗程。
治疗前准备
物品准备
血液净化装置、血浆分离器; 环境严格消毒,紫外线循环风消毒 1小时。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操作 中避免不必要人员走动。温度25—26度,湿度50%-60%; 常用药物:生理盐水、肝素、鱼精蛋白、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非那根等; 置换液:血浆,白蛋白,等渗胶体置换液(一般在治疗起始阶段使用)如盈 源,佳乐施等根据病情选择。
[4] 巴桑玉珍.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2015,9(10):266
Thank
Very
You
Much
血浆分离器
血浆分离器 PE DFPP 免疫吸附 血浆吸附 血浆置换的关键部件:血浆分离器
全血通过滤过器的微孔被分离出血浆,有形成分被输注入体内,从而达到血浆分离的目的,滤
血浆成份分离器 / 吸附器 ---
过膜孔径为0.2-0.6微米。
血浆置换治疗处方
置换量: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
血浆容量(ml) =(1- HCT)X[b+(cX体重)] 血浆容量(ml)=0.065X体重(1- HCT) (b、c 为常数)
03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血压下降 多为一过性血压下降,于治疗初出现,主要与体内约200mL血液进入治疗
管路致使外周血容量减少有关,所以在开始时血流量不宜过大, 缓慢阶梯性增加至目 标流量,遵医嘱补液,可减少低血压发生。术中每15分钟监测血压1次,发现血压下 降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为保证患者有稳定的血容量和血浆渗透压,防止低血容量、低血压等威胁病人生命的并发症。置换液可为:新鲜血 浆、白蛋白溶液、生理盐水、代血浆等。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总结)
神经系统疾病:
重症肌无力、Guillain-Barrè综合征、多 发性硬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 经病等
眼科疾病:
甲亢恶性突眼症、老年黄斑变性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
杨
目录
CONTENT
血浆置换概述 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血浆置换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01
血浆置换概述
血浆置换的概念
动脉端
静脉端 血浆代替品
P R I S M A
血浆置换术主要指的是利用血 浆分离器将含有致病物质和毒素的
血浆滤出并丢弃,然后运用同等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