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发展史

深圳发展史


鸦片战争时的深圳
抗 战 时 的 深 圳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 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 济特区,现在,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成为"深圳生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 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4年2月24日至26日,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为深圳 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 策是正确的。”
1988 年的翠园住宅区
94 年 7 月,广深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
深 圳 体 育 红岭北立交桥
建 设 中 的 世 纪 彩 虹 大 桥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 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 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龙岗、宝 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 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 区”。 2012年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延伸至汕尾市的深汕特 别合作区。
深圳的城市
矶崎新——深圳文化中心之图书馆 音乐厅
深圳世界之窗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 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 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 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 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 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省辖市、副省级 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 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 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 “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 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 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 圳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 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的 城市史已有1673年。
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 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 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 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 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 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 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 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 公里外的深圳墟。
八 十 年 代 的 深 圳
罗湖第一楼“友谊商场” 1982年建成, 虽然只有七层高,但已是当时深圳的最高 记录。
蛇口村貌(1983年)
东 湖 地 段 原 貌 ( 年 )
1984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年)
1985 年的笋岗路
1984 年 的 西 丽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 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二个证券交易所——深 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视察深圳,并发表了极 为重要的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特区姓“社”不姓“资”。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 力。 2004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