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比较诗学本质论解读PPT课件

最新比较诗学本质论解读PPT课件


❖ 典型论偏重真实,有两个特点: (1)强调严格地摹写现实 (2)要求描写(情节、结构、时间、空间、人物性格) 必须符合逻辑
❖ 亚里斯多德:“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更严肃的,因为诗所 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诗学》)
❖ 贺拉斯:“虚构的目的在引人喜欢,因此必须切近真 实。”“你必须注意到不同年龄的习性,给不同的性格和年 龄以恰如其分的修饰。”(《诗艺》)
比较诗学本质论解读
一、意境说与典型说
❖ 1、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 ❖ 2、情境之人与物境之物 ❖ 3、万取一收与形神虚物 ❖ 4、真情实感与摹写真实 ❖ 5、酝酿感悟与分析综合
1、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
❖ 典型说与意境说的异同 同:倡导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与境的交融。 异:典型说偏重于客观,意境说偏重于主观。 典型说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意境说注重 主观情感的抒发。
也不要把儿童写成个成年人的性格。” ❖ 布瓦洛《诗的艺术》:“写阿伽门农就该写他的骄
蹇与自私;写伊尼就该写他对天神的敬畏之情。” ❖ 黑格尔《美学》:“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
是寻求引人入胜的情景。”“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 就形成情景。”所谓“有定性”是“就它对人的关 系来看”的,即它对人物形象有“实现的推动 力。”“外在环境基本上应该从这种对人的关系来 了解。” ❖ 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每个典型都是一 个熟识的陌生人。” ❖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真实地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欧阳修《六一诗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 语工,得前人所示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典型说 ❖ 亚里斯多德《诗学》:“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既然
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 ❖ 贺拉斯《诗艺》:“不要把青年写成个老年的性格,
4、真情实感与摹写真实
❖ 意境说偏重于美,特点如下: (1)着意追求内在的情感,神韵之美,而不求外在的似。 例如: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 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谢榛《四溟诗话》:“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 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 盛唐也。” (2)经常打破时空限制,不按自然本身的规律去描绘。 例如:清代画家金农《冬心• 集拾遗•杂画题记》指出: “王左丞画雪中芭蕉为画苑奇构,芭蕉乃商飚速朽之物,岂 能凌冬不凋乎?” 对此,王士祯《池北偶谈》认为:“世谓左丞画雪中芭 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叶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 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指矣。” 此外,苏轼曾表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
意境说
❖ 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 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 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 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 王夫之《姜斋诗话》:“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 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 “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 也,而情寓其中矣。”
意境说
❖ 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 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 (《姜斋诗话》)
❖ 郑板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 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突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 出。”《郑板桥集•又赠牧山》
3、万取一收与形神虚物
❖ 典型说与意境说的异同 ❖ 同: 对生活予以高度概括。
以少总多,寓无限于有限。 ❖ 异:概括的方式不同。
意境说
意境说:倡导情物相关,以境寓情;主张进行言意形神之辩, 追求言外之意,以形求神。
司空图: “长于思与境谐乃诗家之所尚”(《与王驾评诗
书》);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与极浦
典型说
❖ 典型说:在某一人物形象上寓共性于个性,寓必然 于偶然。
❖ 巴尔扎克:“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 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 有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他相似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 特征。”
❖ 别林斯基:“把现实理想化,意味着通过个别的, 有限的现象来表现普遍的,有限的事物,不是从现 实中摹写某些偶然现象,而是创造典型的形 象。”“他们的面貌、声音、举止和思想方式一一 宣传呈现在你的面前,他们永远不可磨灭地印在你 的记忆中,使你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
❖ 布瓦洛:“阿什尔不急不躁便不能得人欣喜;我倒很爱看见 他受了气眼泪汪汪,人们在他的肖像里发现了这种微疵,便 感到自然本色,转觉其别饶风致。”(《诗的艺术》)
5、酝酿感悟与分析综合
❖ 典型说: 观察体验——分析综合——典型诞生
❖ 意境说: 观察体验——酝酿蓄积——意境从感
悟中诞生
典型说
❖ 布瓦洛:“谁能善于观察人,并且能监识精审,对种种人情 衷曲能一眼洞彻幽深,谁能知道什么是风流浪子、守财奴, 什么是老实、荒唐,什么是糊涂、吃醋,则他就能成功地把 他们搬上剧场。”(《诗的艺术》)
书》);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二十四诗品•洗炼》);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二十四诗品•含蓄》); “离形得似”(《二十四诗品•形容》)
严羽: “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沧浪诗话
• 诗法》) 况周颐:
“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 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所有而不能夺。”(《蕙 风词话》)
❖ 巴尔扎克:作家的使命,“就是把一些同类的事实融成一个 整体,加以概括地描写,…所以他是对事件作综合的处理, 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往往必须掌握几个相似的人物。 …文 学采用的也是绘画的方法,它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 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那 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 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