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温度为0℃时,则()A.水已经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经不存在,全部熔化成水C.冰和水都可以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3、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4、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物质水银镁铜铝铁钨熔点/℃-39649108366015253410沸点/℃35710902360246727505900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铁合金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铝铜合金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6、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实验的安装顺序应自上而下,并选择颗粒较小的冰块进行实验B.图乙中,冰的熔化过程不需要吸热,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以得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大D.图丙中,水的沸点是98℃,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7、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
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
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8、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熔化形成的9、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管内的水不沸腾10、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 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 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D. 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11、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12、小丽在实验室找到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她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为3℃,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她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为93℃,然后她将此温度计取出,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为30℃,则当时的气温是()A.20℃B.35℃C.30℃D.27℃二、填空题:13、我国古代启蒙读本《千字文》是一部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国学经典,其中“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讲述了雨和霜的形成。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其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__.15、严冬,树枝上形成美丽的“雾淞”.“雾淞”属于________现象(选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6、小明同学设计的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 这支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液体热胀冷缩/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左/右)移动.(3)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17、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业.春季植树时总是将大量的侧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树的_________,从而减少树的水分________,提高树的成活率.18、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19、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吸/放)热.20、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交流时小明查阅了资料,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先________再________(填物态变化),所以小红得出碘升华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
2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__(会/不会)升高,当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22、小凡同学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附近的空气流速有关的结论.(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高低有关.(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图(e)中的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的量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多少/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3、探究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取半个易拉罐,装的冰与的食盐的混合物(此混合物是很好的制冷剂),选一只管径较细的试管,盛少许水,把该试管埋入易拉罐的冰与食盐混合物中。
正确操作,观测记录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1231﹣1回答下列问题:(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 。
A .试管的水中B .冰与食盐的混合物中C .空气中 (2)在4min ﹣5min 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
A .吸热 B .放热 C .不吸热不放热(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4、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A 和物质B 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 ; (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 ”、“b ”或“c ”)。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 记录一下物质A 和物质B 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选填“物质A ”或“物质B ”)是晶体,它在4min ﹣7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 /min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质 A 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54 物质B 的温度/℃60 616263646667697174778185(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的气泡,水温(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①该物质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在t1~t2过程中,该物质需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③该物质在(填“固态”或“液态”)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2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969898989898(1)图甲是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的情景,其中错之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