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LA和ABO血型配型

HLA和ABO血型配型


根据移植物来源
自体移植 同系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异种移植
根据移植部位
原位移植 异位移植
移植物种类
器官移植 支架组织移植
细胞移植
组织器官移植种类和命名
移植名称
自体移植
供者、受者关系
举例
同一个体
自体断肢再植,自体皮片移植
同系或同基因移植 同种异基因移植 异种移植
同系或同基因 的个体间
人的单卵双生子间的器官移植 同品系小鼠的皮片移植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CR-SSO) 是以PCR为基础,将凝胶上扩增的HLA基因DNA转移至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 进而用放射性核素或酶、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与之进行 杂交,从而对扩增产物作出HLA型别判断。 分类: ➢斑点或印渍法:用扩增的待测DNA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再与探针行杂 交,利于大量标本分型 ➢反向斑点或印渍法:将已知DNA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然后与扩增的待 测DNA(预先标记)杂交,用于少量标本分型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分析:最早建立的研究HLA多态性的DNA分型技术 ➢PCR-RFLP分型法:对DNA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 酶切分析,可使限制性长度分析的敏感度大大增加
2. PCR-SSO分型法
1.单向MLC
原理:将已知HLA型别的分型细胞用丝裂霉素C或X线照射预处理,使其失 去增殖能力仅作为刺激细胞;而以具有增殖能力的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为反应细胞。两者混合培养时,反应细胞可对刺激细胞发生应答而增殖,用 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强度,从而判断受检细胞的HLA型别。
根据选用的刺激细胞类型分为: 1.阴性分型法
➢处理:重新移植 ➢预防:ABO血型配型、细胞毒实验
2. 急性排斥反应
➢ 体液性排斥 抗体激活补体,并有CD4+T 细胞参与,导致急性血管炎
➢ 细胞性排斥 CD8+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D4+T和巨噬细胞的作用, 导致急性间质炎。
➢ 处理 使用免疫抑制剂
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两条抗原提呈途径: ① 直接途径(direct path):残留于供者移植物内的抗原提呈细 胞(过客细胞)对受者机体的免疫系统提供最初的抗原刺激。这 种抗原性刺激,来自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表面富含 的HLA-Ⅰ、-Ⅱ类分子
临床特征:
➢对免疫抑制疗法不敏感 ➢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最终需要重新进行器官移植
4.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定义:在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中的免疫细胞启动以受者 细胞为靶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引起攻击受者的移植物抗 宿主反应。GVHD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 ➢发生机制:T细胞起主要作用
IL-2、IL-6、TNF-α、IFN-γ等 ICAM、VCAM、CD44、ELAM-1等
第三节 HLA分型方法
血清学分型法
➢应用一系列已知抗HLA的特异性标准分型血清与待测淋巴细胞混合,借 助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介导细胞裂解的细胞毒试验。
➢ 操作简便易行、 ➢ 节约试剂、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 无需特殊设备
➢ 耗时长 ➢ 不同批号抗血清结果常有不同
用于HLA分型的微量细胞毒试 验
血清学分型法
➢T细胞、巨噬细胞等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损伤。 ➢B细胞产生的抗体活化补体或通过ADCC破坏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排斥反应反复发作所导致的移植物组织退行性变,此与细胞
和体液免疫均有关系。 ➢非免疫相关因素,诸如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生物感染等。 ➢受者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也可促使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2.阳性分型法
2.双向MLC
➢ 遗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时,由于 两者HLA不同,能相互刺激导致对方淋巴细胞增殖,故称双 向MLC。在此试验中,各自的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 反应细胞,反应后形态上呈现的细胞转化和分裂现象,可通过 形态法计数转化细胞 。
分子生物学分型法
1. RFLP与PCR-RFLP分型法间
不同品系小鼠间的皮片移植
异种动物间
狗的器官移植给猩猩 猪的器官移植给狗
第一节 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
1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人— HLA
鼠— H-2
遗传特征:
➢ 单倍型遗传
➢ 高度多态性
2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的遗传特征


A1
A3
A9
A2
Cw1
Cw4
Cw3
Cw2
B5
B8
B7
B13
➢ HLA是人体多态性最丰富
的基因系统。据1999年的统 计,HLA复合物等位基因总 数已达到1031个,其中
HLA-B等位基因有301个
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移植排斥反应(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
死(着染)细胞(%) 0~10 11~20 21~50 51~80 >80
记分 1 2 4 6 8 0
结果判断 阴性
可疑阴性 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未试验或不能读数
细胞学分型法
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或称混 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为基本技术 的HLA分型法。能用本法测定的抗原称为LD抗原(lymphocyte defined antigen),包括HLA-D、-DP。
➢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 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分类:
➢ 超急性排斥反应 ➢ 急性排斥反应 ➢ 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机制: 受者体内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预存抗体,与抗原结合,激活
补体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 预存抗体来源: 1、供受者之间ABO 血型不合; 2、受者反复多次输血、妊娠或既往作过移植。
第二十八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概述
移植(transplantation):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 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 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 医疗手段。
移植物(graft) 供 体(donor) 受 体(recipient)或宿主(host)
移植的类型
② 间接途径 (indirect path):通过受者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对 具有同种异基因HLA-Ⅰ、-Ⅱ类分子的移植物实质细胞的识别。 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其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的IL-1、IL-6等刺激 信号,有助于触发淋巴细胞的活化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3. 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的介导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