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品质分析与快速检测技术
应用上的问题: 1.食品快速检测试剂在使用及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2.检测人员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着食品质量的检测效果; 3.部分干部对食品质量快速检测认识存在误区,在具体工 作中还缺少针对性和计划性; 4.检测结果处置问题
做好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全面提升食品快速检测人员业务 素质,努力适应快速检测工作需要; 2.加大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 3.是在加大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做好食品安 全监管工作。
食品品质分析与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品质分析的含义
食品是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体系,具有多种特征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食品的品质。是食品的食用性 能及特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 度。表现为色、香、味、形和质地等等。 食品品质分析:依据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食品外 在和内在的特征进行检验分析,并与特定的标准进行 比较。
1 化学比色法 2酶联免疫法 3 免疫胶体金试纸 4 生物芯片 5 免疫芯片 6 便携式色谱质谱联用仪 7 生物学发光检测法
快速检测的意义
1.实验室设置数量有限: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销 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污染,需要多部门、多环节来加 以监控。而实验室的建设成本较大、设置数量有限,满足不了 实际需求,由此需要便携式的快速检测设备、试材来实施快速 检测行为。 2.实验室的样品检测数量有限:由于实验室更加着重于 终端产品的检测,难以满足对大量样品以及对食品原料、生产 环节卫生状况等进行适时监测,由此需要快速检测行为,将一 旦超标需要复检的样品送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 3.实验室的样品检测周期较长:对于许多食物如蔬菜、 豆浆、快餐等等,如果送实验室检测,在还没有得到检测报告 之前就已过食用期或已销售待尽了。为保障此类食品的食用安 全性,比较好的措施即是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我国以往在食品入市方面的做法
样品 送检 实 验室 检测
达标 样品 未达标 样品
允 许上市 禁 止上市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入市方面的通常做法
采样 快速 检测 达标 样品 未 达标 样品 允 许上市
达标 样品 未达标 样品
进 一步 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召 回处理禁 止上市
欧美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上省时省力,又做到 了全面的食品监控,我国逐渐开始借鉴这种食品 监管方法。近年来,全国各级工商机关纷纷为基 层工商所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设备,检测箱、检 测车和检测点、检测中心“四位一体”的流通领 域食品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已初步建成。工商执法 人员深入集贸市场、食品经营店、超市等地广泛 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 率,还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深受群众的欢迎。
积极作用 1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是提升食品质量监管执 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2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快速检测使监管关口前移,提升 食品质量监管水平; 3食品质量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维护了市场经济秩 序,突显了社会效益。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快速检测技术表现出突出优势: 一是快速检测技术运用方便、成本低,能覆盖到农村 、城乡结合部等偏远地带,使基层工商所监管手段得到强 化。 二是快速检测技术反应迅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拥 有较强的现场应急处理能力,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小各 类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损害。 三是日常监管中对于大量的样品先用快速检测方法对 其筛选,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再通过仪器进一步判定可以节 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执法人员现场控制 能力和公信力。
7.监管能力和监管形象需要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监管人 员,单凭眼看、手摸、鼻闻、嘴尝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食 品安全管理的模式。要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将有可能发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需要将积累的经验与先 进的设备相结合来加以实施。与此同时,也会让被管理者心服 于科学的管理,共同编织和谐文明社会。 8.食物中毒发生时更加需要快速检测:在诸多的可疑样 品中,快速筛选出是哪一种毒物引起的中毒,加以确认后,赢 得抢救伤者的时间。
标准内容
①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②卫生标准(卫生和毒理要求) 基础卫生: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物、 添加剂 使用标准 卫生规范:生产、经营环境卫生、人员、设备等 产品标准:产品卫生质量 ③分类标准: 归类与划分、系统编码 ④检验标准 分析与检测、毒理评估、等级划分
食品品质评价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食品品质分析的内容
1 2 3
卫生安全
营养
质构
食品品质分析的指标
卫生 微生物: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其它致病菌检测; 有毒化学物类:有毒重金属、农药、兽药,有毒添加 剂; 杂质类:异物
营养 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营养成分平衡性:氨基酸模式,蛋白质利用率等等
质构 内在:粘弹性、硬度等等 质地、风味 外在:颜色、透明度等等 新技术及相关问题 机器视觉技术、电子鼻技术和电子舌技术 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如何建立起完整的检测数据库
快速检测的特点
1 快速:一是实验准备简化,使用的试剂较 少,配制好的试剂保存期长;二是样品经简单前 处理后即可测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三是简单、 快速和准确的分析方法,样品在很短时间内测试 出结果。 2 方便:仪器容易操作,结果容易判读等。 3 经济:节约成本。 4 检测的食品种类多,范围广。
快速检测方法种类
工艺过程中的品质 检查
半成品
工艺改进的效果评 定
贮存期实验
嗜好调查、市场预测
产品质量评比 新产品开发研究 食品品评价提供了人对产品由于配料、工艺、 包装或货架期的改变而感知的有用信息。
食品快速检测的定义
快速检测没有经典的定义,而是一种约定俗成 的概念。即: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 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针对“短时间”,业内已经达成共识:若是理 化检测,能够在2小时以内得到结果,即可视为实验 室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现场检测能够在30分钟(少 于10分钟则比较理想)内得到检测结果,即可视为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对于微生物检测,在准确的前 提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缩短 检测时间,即可视为快速检测方法。
4.实验室的样品检测费用较高:许多廉价、普遍食用而 又容易出问题的食物如集贸市场出售的食物,要用成百上千倍 的检测费用由实验室来全面保障食用者的安全是不现实的,而 快速检测则是一种可行的补充行为。 5.实验室的工作量较大:有些物质如色素,己知的就有 三千多种,要想区分哪些是食用色素、哪些是非食用色素,要 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其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为了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快速检测加以筛选定性,条件许可时再加 以定量。 6.社会的发展需要快速检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政府在保障 百姓饮食安全上的投入越来越多。
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法规上的问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是一项新兴的监管手段,在长 期的运用过程中一直没有相关的国家认定标准和具体的准 入制度。这一现状导致快检企业鱼龙混杂,生产规模、技 术实力相差悬殊,快检产品良莠不齐,质量失控。目前市 场上出现的快检产品准确性、稳定性差等现象正是这一问 题的具体体现。由于快检产品质量缺乏有力监管,其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无法保证,加之快检方法不是国家 标准方法,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快速检测的数据不具有法律 效力只能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
现场快速检测虽然不能作为最后的确证方法, 但是在目前监管分散、样本分散以及样本量不均的 情况下,对样本进行初步筛选,将可疑样本进行仪 器确证,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对于食品生产企 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餐厅或食堂的 微生物及添加剂,畜禽屠宰点的兽药残留以及公共 环境的微生物、急性中毒等,均可采用现场快速检 测方法进行日常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