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兵器看名著人物

从兵器看名著人物

黎明荣11中本一学号:2011014118
宝剑配英雄
——浅析名著中的兵器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摘要:《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大名著里的兵器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这些兵器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但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件兵器都在无形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刻画这些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品读名著时,要留心细节,感受作者高超的创作艺术。

关键词:名著、兵器、载体、衬托、表现、刻画、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看过《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应该都对书中的兵器有很深的印象,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吕布的方天画戟、李逵的两道板斧等等。

这些兵器或威力无比,或灵活巧妙,各式各样,五华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正所谓“宝剑配英雄”,各种各样的神兵利器和英雄豪杰结合起来,就好比如虎添翼,更加彰显英雄的不凡气质。

但是据历史考证,《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兵器大部分都是虚构的,《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书中的兵器大都是作者自己设定的。

这些设定从表面上看好似无心插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作者实则是有意栽花,每件兵器都是作者为书中的角色量身订制的,每件兵器都在无形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刻画这些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游记》中的兵器与人物
说到《西游记》中的兵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了。

金箍棒全称叫“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可随意伸长缩短,变大可顶天立地,缩小能像绣花针一样塞进耳朵里。

孙悟空闯荡三界,打妖除魔,靠的都是这根金箍棒。

如果没有金箍棒,孙悟空的光辉形象也要大打折扣。

金箍棒不仅威力无比,而且很好地反映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首先,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传说中大禹用这根定海神针平息了洪水,说明这根定海神针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力,而孙悟空能驾驭这定海神针,则暗示孙悟空本领高强。

其次,金箍棒全称叫“如意金箍棒”,可随意伸长缩短,象征着孙悟空能屈能伸、
灵活多变、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的性格。

另外,我们知道少林寺最出名的武器就是少林棍,棍子可以说是佛家兵器的代表。

吴承恩给了孙悟空一根棍子,就是为了给曾经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增添一些佛门气息,让孙悟空看起来更像一个佛门中人。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也是一件暗藏玄机的兵器。

九齿钉耙有九颗齿,形状和农家用的耙子大同小异。

耙子是一种农具,九齿钉耙道出了猪八戒身上有着小农的性格:猪八戒爱贪小便宜,爱发牢骚,但又胆小怕事,意志力不坚强,经不住美色的诱惑,遇到一点小挫折就闹着散伙······这些都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所普遍具有的特性。

耙子打出去后,要收回来,才能再打下一耙,使用起来既相当缓慢又麻烦,所以使用者猪八戒做起事来也是慢别人半拍、拖拖拉拉。

所谓的“人如其物”、“物似主人形”,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沙僧的降魔杖也蕴含深意。

比起风风火火的孙悟空、贪吃好色的猪八戒,沙僧踏实稳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欲无求,心如止水,是三师兄弟中最具有佛门气质的,是个真正的僧人;比起棍子,降魔杖更能代表佛家,“杖”是僧人使用的法器和僧人的象征。

在我国古代,寺院方丈往往身穿金色袈裟,手持宝杖。

而沙僧持降魔禅杖一是与沙僧名字的“僧”相对应,。

二是表明沙僧正义的立场。

降魔杖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了高贵和正义,它是作者借以衬托沙僧的品格和人物形象的媒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孙悟空和猪八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承恩把降魔杖交给沙僧,就是为了把他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的僧人,展现出佛教的思想和教义。

降魔杖不仅可以在战时用来打斗,还可以在平时用来挑担。

把兵器用于生活,体现出沙僧善于掩藏锋芒,韬光养晦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的兵器与人物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不仅是英雄豪杰的比武台,也是各种兵器的竞技场。

首先要说的就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因一种刀刃部分为半月形,刀上铸刻有龙而得名。

关羽能把这么重的刀使得虎虎生风,证明他臂力惊人、武艺超群,显示出其威武雄壮;关羽敢把这么这么重的刀作为自己的武器,说明他是艺高人胆大,对自己十分自信,甚至是自负,比如“单刀赴会”一事;这么重的刀只适合速战速决,不宜与敌人纠缠过久,所以关羽做事都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温酒斩华雄”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着要说的是张飞的蛇矛丈八枪。

张飞是个勇猛善战的人物,在长坂坡一战中,他先让身边的二十余骑拖着树枝来回跑动,造成烟尘滚滚之势,然后自己在长坂桥上大喝一声,以声势吓退了百万曹军。

从中可以看出,张飞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而是一个智勇双全、粗中有细的人物。

为了表现张飞与其他莽汉不同,罗贯中就给张飞设计了一种特别的武器——蛇矛丈八枪。

这种枪与一般的长枪不同,它的锋刃不是笔直的,而是像蛇一样弯曲的。

它集坚韧性与柔韧性于一身,刚柔并济,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蛇矛丈八枪的这些特点从侧面反映了张飞刚中带柔、粗中带细的性格特点。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吕布的方天画戟。

吕布不仅是是三国时期第一战将,武艺无人能及;而且长相也是出类拔萃,时人称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所以吕布使用的兵器也必须不同寻常,罗贯中就给他安排了一根方天画戟。

戟是一种特别的兵器,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

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一般叫做青龙戟,双耳叫做方天戟。

戟可刺可砍,是一种变化多端、十分全面的武器,对使用者有着很高的要求。

所以方天画戟一方面表现出吕布武艺超群,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其善变的特点。

而方天画戟之所以叫画戟,是因为戟杆上有彩绘装饰。

一件有着华丽彩绘的兵器,可以说是兵器中的“美男子”,自然就能衬托出吕布器宇轩昂、相貌不凡的特点了。

《水浒传》中的兵器与人物
水泊梁山上的108名好汉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好汉们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些兵器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也代表了好汉们的性格特点。

“豹子头”林冲用的是长枪,长枪直来直去,杀人后见血较少,没有视觉的血腥和暴力,表现出使用者没有机心,正义而善良的性格;“霹雳火”秦明使用的是狼牙棒,表现秦明的急性子,充满尖锐,一触即发;“花和尚”鲁智深用的是水磨禅杖,禅杖不像枪之类的招式花哨,它干脆利索,符合鲁智深的豪爽;禅杖杀伤力小,一般情况下不会致死,同时可以化解使用者的戾气,体现了佛家的仁义与禅心;“黑旋风”李逵用的是两把斧头,斧子质量比较重,砍杀起来凶猛,所以使用斧头者臂力奇强。

板斧虽短,但凶狠直接,一般小卒遇上,真如砍瓜切菜一样,表现出李逵性格粗鲁直率、凶狠狂暴。

另外,兵器也可以表现使用者的身份。

叉本一种生产工具,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离不开它,所以使叉的好汉大都是劳动人民出
身,渔夫出身的李俊、阮氏兄弟就是这样;梁山好汉使用朴刀的最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平民出身,行走江湖的侠客大部分都是用朴刀的。

所以一看见朴刀,就让人想起绿林好汉。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名著里的兵器种类之多,式样之丰富让读者大饱眼福,也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然而这些兵器不仅仅是兵器,更是作者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工具。

文学创作上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主题、突出思想、刻画人物,比如“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等手法,这三大名著中的兵器就起到了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这些兵器中,我们可以窥探出英雄的性格特点。

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这三大作家独具匠心、暗藏玄机,书中的每一件兵器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每一件兵器都蕴含深意。

作者以这些兵器为载体,把英雄们的性格特征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英雄们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一目了然。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三大名著中,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可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都可能意味深长。

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在品读名著时,要注意细节,学会知微见著,体会作者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高超的创作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