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电可靠性年度总结、成果应用总结

供电可靠性年度总结、成果应用总结

篇一:《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2011年度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生产技术部---史庆勇2011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停电计划实现年度完成率928%,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较好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保证了范县电网设备安全、持续、可靠、健康运行。

并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就一年来的个人主要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期间,认真学习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通过学习、实践自己总结出了管理供电可靠性六字真言即“熟、勤、准、理、分、统”,来管理供电可靠性工作。

1、熟熟悉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职责;熟悉我局供电网基本情况(35千伏输电线路、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等情况)。

2、勤勤看电网负荷增减情况、勤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动电网负荷预测情况;勤对照设备台帐、勤对照线路图纸变动情况;勤录入基本数据和运行数据。

3、准(1)准备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2)准确所准备的资料保证准确无误,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4、理管理,按照供电可靠性下发的管理文件进行“由下向上”的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上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事件逐一分析,理清停电原因。

5、分对所录入的停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分清是计划停电还是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是计划工作停电还是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是因内部原因还是外力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6、统对分析的原因进行统计,并统一汇总编制成材料,供领导进行参考。

通过以上的管理方法,使我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根据上级文件和标准修订了我局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文件,为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条可依、有理可循”的有效依据。

2、严格按照停电计划和市公司配合掌握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3、4月份联合集中检修工作、龙王庄变电站增容工作、杨集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作。

3、按照领导要求,合理安排临时停电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10千伏电缆入地改造工作和35千伏楼军线、35千伏楼濮线线路改造工作。

4、2011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停电户时数为57450,实际计划停电户时数为32535(12月份还没统计),218项停电计划,变更19项计划,全部按文件规定执行,完成率928%;完成供电可靠率RS-3为988%。

三、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个别单位上报停电计划工作内容不具体,计划工作时间过长。

2、基础数据上报不及时,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软件基础数据,导致省公司关网时,基础数据不能准时录入。

3、各单位供电可靠性专(兼)职人员,应加强对其业务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对供电可靠性认识,减少因停送电时间过长,检修现场因准备不足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对用户供电,影响对用户供电。

4、个别单位由于上报停电计划考虑不周,造成下月临时停电较多,造成我局停电工作时不能合理利用每一次停电机会,影响对用户供电。

5、部分35千伏变电站由于没有进行合环运行,在倒电源需停电进行,因倒电源而影响对用户供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沟通和执行力,将可靠性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龙头来抓,并把可靠性管理与电网规划、城网建设与农网升级改造、设备运行与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实干、实用、实效,为争可靠性指标在同业对标在全省排序中进入先进行列。

做为计划停电综合部门,加大停电计划的刚性管理。

结合季节特点,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停电计划的审核,对确实需要停电输配电线路,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按照所分管设备,尽量减少计划停电工作。

把影响供电缺陷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一线路重复停电。

形成计划管理为前提,以制度办法为依据,以指标管理为中心,以精益化管理为目的管理模式,使可靠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强化管理,严格控制非计划停电。

在计划检修管理工作中,始终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安排每一次停电计划时,考虑满足可靠性要求。

一是为控制好可靠性目标值,编排月度计划时尽量考虑到可靠性需要,统筹安排,以合理高效利用每一次停电。

二是加强设备检修预安排停电的管理,使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其中不具备条件的或配合工作未准备好的停电工作不予批准,推行设备停电“一支笔”审批制度,杜绝重复计划停电现象。

三是配电网进行施工和检修时,督促有关部门事先制定好工作计划,提前勘察施工或检修现场,优化施工方案,作好施工、检修准备,操作人员、施工或检修提前到位,完工后及时验收送电,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四是加强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管理。

提高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3、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提高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每年根据有关延长检修、预试周期的规定和“状态检修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有关单位编制各专业年度检修、试验、监督计划,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在目标控制范围。

为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加强了设备状态诊断,通过带电测试和在线监测、红外线热像仪测试、盐密指导清扫等手段,使计划检修停电次数大大降低。

4、加强对输配变电设施的检查、巡视、消缺,消除设备隐患。

加强对线路多雷区及易冲刷区的巡视、维护,充分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运行薄弱点、连接部位的检测,努力搞好线路通道的清理工作,提高了输变设备的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5、加强调度运行管理,提高负荷预测水平,积极推行“固定检修日制度”,并根据工作安排与天气变化及时灵活的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可靠运行。

篇二:《2010年供电可靠性二季度总结》2010年供电可靠性二季度总结城区供电局2010年6月28日前言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它能反映供电企业向负荷的供电能力,也能反映电力企业的设备水平、管理水平,本总结对城区供电局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目前供电可靠性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一、本季度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本季度我局可靠性指标(RS1)实际完成9926%,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6时/户,其中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为0 时/户,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时间为0.412时/户。

二、RS1指标分析本季度我们编制好了各项施工计划,所以本季度的供电可靠率达到标准。

下面就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几项原因作简要分析1、完善10KV配网对(RS1)的影响通过农网改造和配网自动化的完善,供电范围扩大,使设备的完好率逐步提高,供电可靠率却逐步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城农网改造和配网自动化工程。

我们针对供电区内的网络薄弱环节,进行了整改治理。

针对10kv 配电线路布局不合理、交叉跨越混乱、线径细、供电半径过长、以及电能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造。

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降低了线损,从而使电网处于经济的运行状态。

2、检修和施工作业对(RS1)指标的影响加强停电作业管理,合理制定检修和施工计划,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提供了管理保障。

三、供电可靠性工作2010年3季度的重点工作继续做好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及分析工作。

及时上报供电可靠性数据。

加强专业学习。

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在此基础上搞好可靠性预测工作。

我公司统一协调用户停电申请和本单位停电计划,坚决杜绝重复停电、盲目停电。

篇三:《电力技术工作总结》篇一电力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我1984年出生于市区,汉族,中共党员。

在校时历任学校学生会主席。

XX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同年9月在**电力部门参加工作。

我是市区人,档案毕业后暂托管于市人才服务中心。

虽然我全日制所学的专业非电力专业,但近年来我重点自修了电气化相关专业课程,不断强化我的专业技术能力。

XX年12月我通过了广东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计算机网络应用考试。

现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电力系统电气化专业工种。

我对所从事的配电线路、线损管理、设备安装及检修工作比较熟悉。

近年来,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勤廉务实,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好评。

曾被评为年度考核优秀人员、优秀基层党员。

一年多来我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工作,我主动上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苦于钻研。

近年我认真参与单位组织的电气课题研究,寓理论于实践中,敢于创新敢于进取。

撰写的论文《关于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的思考》、《略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荣获公司年度论文评比三等奖。

在电力设备安装及检修工作中,我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单位奖励。

近年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开展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XX年10月,由于单位原来整定人员不足,我协助单位开展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

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

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XX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加强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作为分公司线损人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十五”降损规划、XX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两个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

三、参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XX年3月至现在我参加了湛江霞山两个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

目前作为协助人员,我配合领导开展郊区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霞山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配合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协助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