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舍人物介绍ppt

老舍人物介绍ppt


个人经历
1923年,24岁的老舍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 篇小说《小铃儿》。第二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 亚非学院讲师。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 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 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后一年,与胡絜青女士 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966年, 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68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 已不在人世,遗憾颁颁予川端康成。
人物影响
• 文艺影响: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 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 政治影响: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 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 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 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 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 的时期之一。
人物介绍 —老舍
(1899—1966)
张亮 序号112 2013210657
人物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 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 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 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 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 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 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 平湖。
人物评价
主要是通过别人评价老舍来展现 •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 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 失去了幽默,, 就没有了老舍, 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 与地位。”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 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 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 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 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 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 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 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个人作品
• 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火葬》《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 《正红旗下》等 •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等 • 诗歌作品:旧体诗约300首,12万字左右等。 • 曲艺作品: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 话剧27部、京剧7部等。 • 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等。 还有还多未成合集的作品,从这可以看出老舍 的多门才华横溢了。
纪念故居
老舍故居共有4处,分别位于北京、重庆、 山东和伦敦。 其中北京故居是老舍解放后居住的地方, 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 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 创作了《茶馆》等 20余部剧作。
人物趣事
•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 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 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 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 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 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 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 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 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 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 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பைடு நூலகம்品风格
• 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 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 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 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 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 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同样老舍的作品 也追求幽默,并且北京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内蕴的“京 味”。 • 文学思想: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 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 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
婚姻家庭
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 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言学家罗常培 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 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 国,且著有作品,于是罗常培便向胡母介绍了老 舍,获知老舍的才华及人品后,胡母异常高兴, 私下便定下了这位乘龙快婿,于是与罗一同商议 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使老舍与胡絜青见面。1930年 冬天,老舍回到北平。在罗的安排之下,老舍到 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有胡絜青。在 频繁的相见之后,胡与舒产生了情愫。直到1931 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