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旅游知觉最新版.ppt
第二章 旅游知觉最新版.ppt
.精品课件.
6
感觉分类一览表
感觉类型
视觉 听觉
感觉器官
眼睛 耳朵
感觉刺激
可见光波(380—780nm) 声波(1000HZ--4000HZ)
功能
看东西 听声音
嗅觉 味觉 触觉 痛觉 温度觉 饥渴觉
运动觉
平衡觉
鼻子 舌头 皮肤 肉体 皮肤 内脏器官与大脑
所有感官与大脑
内耳中的前庭
气味 味道 物理压力 疼痛 温度 食物、水及体内失衡
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
知识拓展:色彩的心理效应
.精品课件.
8
感觉阈限理论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感受性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31
.精品课件.
32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精品课件.
33
(2) 对象的运动
.精品课件.
34
(3) 对象的组合
(接近组合) (相近组合)
.精品课件.
35
相似组合:
.精品课件.
36
2.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2、旅游知觉的理解性
使旅游者的知觉更为深刻;
使旅游者的知觉更为精确;
提高知觉的速度;
.精品课件.
5
感觉与知觉
•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就是说是人的感觉器官对 于声、光、色、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 知觉:是人为了赋予环境以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 的过程。是对诸如光、色、声、味等感觉被挑选 、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它不仅觉察到刺激的存在 及其重要属性,而且知道该刺激所代表的意义。
有人对刚被释放出实验室的被试进行了心理测验 ,发现他们进行精细活动的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 能力、连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均受 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很多天之后还不能进行正常 的学习活动。
.精品课件.
4
分析提示
感觉剥夺实验的结果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漫 不经心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 的重要。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 新的认识,而且也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生活。
.精品课件.
20
.精品课件.
21
.精品课件.
22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24
2.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运动 对象的组合
.精品课件.
25
选择性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29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41
整体性
(A)
(B)
(C)
.精品课件.
42
.精品课件.
43常性: 当旅游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
旅游知觉的映象依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精品课件.
44
4、恒常性
案例:原始部落人的知觉
在非洲的刚果某地,有一族土著人住在原始丛林 中,他们从来看不到超出四分之一英里远的东西。当 他们被带出森林后,竟把远处的牛看成虫子,更不相 信远处那么“小”的船能装上那么多真正的人。
身体运动
.精品课件身. 体重心
识别气味 感觉物质味道 感觉硬度、形状等
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 吃、喝
日常行动
身体平衡
7
2.1.1 感觉的特性
1、 感受性: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
知识拓展:感觉阈限理论
2 、适应性:刺激物对感受器官持续作用,使感
觉器官的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e.g. 明适应&暗适应
3、 对比性: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
遥远、飘逸、冷淡、 朴素、寂寞
黄色 黄金、高贵、 近 富裕
紫色 威严、优雅 近
青色 鬼火、恐怖、 远 怪异
温高
温中 冷低
.精品课件.
富裕、高贵、愉快、 舒适
优美、满意、希望、 生机 恐怖、冰冷、神秘
19
色彩的心理效应
红色: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蓝色:脉搏减缓,情绪较沉静 暖色系:由太阳颜色衍生出来的颜色,红色, 黄色,绿色 冷色系:蓝色,紫色 中色系:黑、白、灰
.精品课件.
11
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
——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精品课件.
12
感觉域限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
.精品课件.
13
对比性
➢对比性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色彩的心理效应
.精品课件.
17
颜色视觉的心理联想
颜色
象征
距离感 温度 兴奋度 主要联想
白色
少女、清纯、 神圣、死亡
第2章 旅游知觉
.精品课件.
1
本章主要内容
2.1 旅游知觉概述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2.3 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精品课件.
2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1 感觉的特性 2.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2.1.3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2.1.4 旅游知觉的种类
.精品课件.
3
案例: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D.O.Hebb等人进行了 一项“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躺在一张舒适的小 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 这样就将它的感觉基本剥夺了。感觉剥夺实验要求 被试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的时间尽可能长些。结 果,很少有人愿意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上一周。
远
冷
低
清洁、诚实、 神圣
灰色 朴质、温和
近
温
中
平易近人、 稳重、和气
黑色
夜晚、罪恶、 压抑、死亡
近
温
低
死亡、庄重、 神秘、罪恶
.精品课件.
18
红色 血、喜庆、恐 近 热 高 怖、活力
绿色 植物、生命 近 温 中
蓝色 天空、大海 远 冷 低
喜庆、精力旺盛、好 斗、愤怒、吉利、危 险、张扬
平静、环保、生机、 顺利
.精品课件.
37
.精品课件.
38
.精品课件.
39
2、理解性
案例:经验对知觉的价值
日本著名写生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 图》。一位农夫看了后,便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 吧?”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怎么会是瞎马 呢?它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 必须把眼睛闭上,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眼吃 草,准是匹瞎马。”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仔细观 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
.精品课
40
2.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3、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旅游知觉的对象是由旅游刺激物的部分特征或属性 组成的,但旅游者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刺激情景。甚至 当旅游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直接作用于旅 游者时,也会产生这一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印象。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