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黄季焜马恒运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未来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资源分配和农产品供求疆界将逐渐淡化。
传统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以国家为界的市场均衡格局和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
在同样质量和利润的情况下,哪个国家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农产品,哪个国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
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成本的角度,比较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主要竞争者的差距以及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迎接入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一)农作物生产成本水平1.总成本水平分析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
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1)。
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
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
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
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
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
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呢?下面从构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项目(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等费用以及税收和成本外支出)做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成本差距的具体原因。
2.各项成本费用水平分析(1)化肥农药费用:每公斤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化肥农药费用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每公斤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棉花生产成本中,我国的化肥农药费用都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表1)。
我国农作物单产较高,走的是高投入、高成本和高产出的道路。
降低物质投入固然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途径,但这样必然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最终不一定能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
要减少生产成本中的物质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降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机械费用:同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每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却不低。
虽然美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的多,但由于美国小麦生产规模大、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品机械费用同我们的基本相似,均在0.20-0.21元/公斤(见表1)。
我国其它农作物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水平同国外相比总体上讲处于中等水平。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得以扩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机械费用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3)土地费用:从理论上讲,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的支出应当是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
由于资料限制,表1中我国的土地费用仅包括集体机动田对个人的土地承包费用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转包费用,这同其它国家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数据是不可比的。
这意味着如果能测算出我国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我国农作物生产成本要比表1中列出的要高。
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随着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的发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土地的机会成本将会不断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最近的农村调查,农村每亩土地(耕地)转包费从200元到400元不等,因此,从这一点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土地费用要高于其它国家,只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作物产品成本核算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表1 1997-98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生产成本水平的国际比较作物国家每公斤产品产出投入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税收成本外其它小麦中国0.29 0.21 0.03 0.46 0.05 0.08 0.18 1.31 美国0.22 0.20 0.26 0.07 0.08 0.00 0.29 1.12加拿大0.20 0.17 0.02 0.06 0.00 0.00 0.12 0.56法国0.04 0.05 0.04 0.06 0.00 0.00 0.12 0.35阿根廷- - - - - - - 0.91玉米中国0.22 0.09 0.01 0.43 0.03 0.06 0.10 0.94 美国0.18 0.26 0.21 0.08 0.02 0.00 0.14 0.88法国0.04 0.07 0.03 0.07 0.00 0.00 0.16 0.45阿根廷- - - - - - - 0.79大豆中国0.22 0.20 0.04 0.93 0.10 0.20 0.32 2.03 美国0.25 0.48 0.55 0.14 0.05 0.00 0.30 1.76阿根廷- - - - - - - 1.51油菜籽中国0.52 0.17 0.03 1.52 0.14 0.20 0.22 2.81 加拿大0.38 0.26 0.03 0.08 0.06 0.00 0.11 0.92长绒棉中国 4.09 1.98 0.42 2.96 0.28 0.99 3.39 14.11 美国 2.96 4.71 1.61 1.88 0.40 0.00 1.75 13.45籼稻中国0.16 0.09 0.01 0.43 0.05 0.10 0.16 1.01 泰国0.17 0.14 0.00 0.22 0.00 0.00 0.06 0.59粳稻中国0.23 0.18 0.05 0.41 0.05 0.08 0.15 1.14 美国0.35 0.53 0.39 0.18 0.10 0.00 0.49 2.04资料来源及说明:中国成本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其它国家均来自相应国家的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单位。
中国生产成本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费仅为承包费;美国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包括保险费;加拿大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春小麦成本数据;法国为1997年成本数据,无税收;加拿大油菜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Argentine和Transgen两个油菜品种的平均数;阿根廷为1995年成本数据。
中国籼稻和粳稻为1998年成本数据,泰国为1998年雨季籼稻成本数据。
人民币与外汇换算均按官方汇率计算,下同。
(4)活劳动费用: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数量富裕的国家,劳动力使用的机会成本要比其它发达国家低。
然而与人们观念不同的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却占相当大的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棉花和稻谷外,我国每公斤产品活劳动费用都是其它发达国家的6倍以上。
其中,我国每公斤油菜籽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为1.52元/公斤,是加拿大(仅为0.06元/公斤)的19倍!可以说我国许多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活劳动费用太高而导致的。
这意味着,如果农业生产规模不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提高,劳动力投入难以减少,那么,单位产品的劳动力费用将会不断上升,这是另一个难以逆转的增长趋势。
同时,由于劳动工资总是随经济的发展而上升,这种局面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一般来说,我国活劳动投入的优势,只有在机械难以替代人工的农产品生产中才能发挥出来,如棉花、畜产品、蔬菜和水果的生产等。
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5)税收和成本外支出:成本外支出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特有的概念,而且从1994年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每公斤农产品生产成本中的税收与其它国家相当,但如果加上成本外支出,就远大于其它国家。
我国的农作物产品生产不但实际负担较重,而且各农作物产品间差异较大,其中棉花的成本外支出最高为每亩67元,其次为稻谷的成本支出每亩为29元,这两种作物的成本外支出约占总成本的8%左右。
对我国农产品的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和成本外支出分析,有如下几个基本结论:第一、农作物税负不高,对生产成本影响不大。
农业税是按照税法来征收的。
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18%,但农业各税仅占国家总税收的4.3%。
另外从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中的农业税的比例均在5%以下。
第二、成本外支出大是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本外支出包括村提留费、乡统筹费、两工支出和其它成本外支出,这是我国特有而其它国家没有的成本支出。
所以降低成本外支出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降低农林特产税率,将增加出口创汇能力。
我国从1994年起开始征收农业特产税,税率从8—31%不等。
在这些农林特产中有些产品(如园艺产品)是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因此这些产品农林特产税率的偏高,将降低它们的出口竞争能力。
第四,取消成本外支出,将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比较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到岸价和扣除成本外支出后的国内市场批发价格,不难发现,在扣除成本外支出后,国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的批发价,虽然高于进口到岸价,但已非常接近,除大豆外,其它产品的价格只有8-11%的差距。
(二)农作物生产成本结构根据表1可以得到农作物产品成本结构信息。
从成本结构看,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与其它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对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结构分析,可得到如下几个主要结论:第一,活劳动成本比例较大我国农作物中的活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依次为:棉花(21%)、小麦(35%)、稻谷(36-38%)、玉米和大豆(46%)以及油菜(54%),而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这6种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成本比例仅为9%左右。
尽管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成本比例较大(比我国高出1—2倍),但是劳动力和机械成本两者相加的结果,我国这6种农产品生产成本仍比美国和加拿大高20%以上。
同时不难看出,我国活劳动投入成本有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劳动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要减少我国活劳动投入比例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作物生产活劳动投入却呈下降的趋势。
这样一来,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就会变成活劳动费用比例太高的劣势。
这一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土地经营规模限制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在活劳动投入和机械化投入替代过程中,劳动力多的优势实际上已经变成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基本原因之一。
第二,成本外支出比例较大税收不是影响我国农作物产品成本主要原因,只占总成本的5%以下,与其它国家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