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_红色经典与《红岩》

第八章:_红色经典与《红岩》


牺牲自己,保全丈夫,这是每个被爱的女人在危难关头都很可能上 演的一幕!
因为爱,甫志高他回家啦,因为爱,甫志高他悲壮地回家啦!在老 婆和自己之间,他几乎没有考虑就将自己做了奉献!这样的爱不值得 缅怀吗?
我不知道有几个男人记得老婆爱吃牛肉干!不知道又有几个男人能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给老婆买牛肉干!!更不知道有几个男人能冒着被 逮捕的危险递给老婆一包牛肉干!!!但是我知道,假如我是甫志高, 我也会回家,我将保护和照料自己的老婆。来得及的话和老婆一起走, 来不及抓我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我很可能咬咬牙挺过去,毕竟做英 雄的心理对于男人都是与生俱来的。可是敌人要是抓我老婆胁迫我的 话,我就什么都说,不做英雄做叛徒!我绝不让竹签子钉在我老婆手 上,我肯定做个叛徒出卖江姐,毕竟老婆是内人而江姐是外人。绝不 能让自己的老婆受哪怕是一点点的委屈!女人,在危难的时候最需要 的是自己的丈夫,并且仅仅是丈夫,而不是撇下自己的英雄!
《红岩》:爱情的位置
➢ 革命的爱情位置:江姐/彭松涛 双枪老太婆/华子良 华为/成瑶 刘思扬/孙明霞
反革命的爱情位置:甫志高/妻子
革命的爱情位置
华为作为老太婆与华子良的儿子,具有纯洁革 命血统,他发誓要回家乡川北打游击,当江姐 问他是否了解他的恋人,重庆小姐成瑶是否愿 意与他一道来川北时,华为“毫不思索地回 答”:“不爱川北的人,我决不爱她!" 刘思扬关入渣滓洞后,因一直不知道一道被捕的未婚 妻孙明霞的下落,尽管身边都是战友,他仍处在不可抗 拒的担忧和孤独中,直到发现孙明霞也关在渣滓洞, “这时他像放下了副重压在肩上的担子,心情立刻开朗 了。明霞就在这里!两个人共同战斗,同生共死使他感到 一阵阵深深的安慰和幸福。" (201页)
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能随口说出三种茶叶 让同行解渴,这是个什么性情的人?他很有情调!连简单的 解渴也绝不马虎!当然,光有情调是不会让人缅怀的,我所 缅怀的是甫志高为爱情做出的牺牲精神!
《红岩》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但是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情节:上级 通知地下党员甫志高,他的身份已经暴露,叫他千万不要回家。当时甫志 高已经用省吃俭用省下的钱给老婆买了牛肉干。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这 个傻男人揣着牛肉干回了家。路上他会想什么?他可能抱着侥幸心理,想 回家和老婆俩吃着牛肉干转移到安全地带。他没有考虑敌人正在家里等着 瓮中捉鳖吗?如果他连这个也想不到,那么我怀疑他这样的思维怎么可以 做地下党!
反革命的爱情位置
甫志高把大包牛肉夹在腋下,放下雨伞,不慌不忙地伸 手去按叫门的电铃。就在这个时候,几个黑影突然出现在 身后。甫志高猛醒过来,但是,一只冰冷的枪管,立刻抵 住了他的脊背:
“不准动!” 甫志高背心冰凉,害怕得连心跳都停顿了。他还想喊叫, 还想使噩耗让未眠的妻知道,可是,一块蒙帕,突然捂住 他刚刚张开的嘴巴,冰冷的手铐,“镪”的一声铐住了他 的双手。雨伞和大包的牛肉,跌落到街沿下面泥泞里去了。 接着,又一个可怕的声浪冲进了他的耳膜:
“把他的老婆也带走!” 甫志高颤抖着,被特务拖曳着,茫然不知所措地从嘴角 吐出了几个绝望的字:“她……不…...……是”
地下党城区区委书记李文祥为了新婚不久一同 被捕关押在渣滓洞的妻子熊泳晖而叛变的史实。
江竹筠与彭咏套的革命婚姻。
《红岩》爱情的位置的历史真实
“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 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他回家了!很不幸……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甫志高接到上级领导的通知后,他没有回家,而 是听从了领导的劝阻安全转移了。那么埋伏在甫志高家里的敌人怎么收场? 敌人因为甫志高没有回家,便礼貌地和甫志高老婆说声“晚安”,就一走 了之了?当然不会!敌人很可能带走甫的妻子,用严刑拷打来逼问甫的落 脚点。爱吃牛肉干的甫妻很可能发起了牛脾气,她绝不出卖自己的丈夫! 于是,敌人将准备收拾江姐的竹签子给她先用上了。几经挣扎后,甫妻因 不堪忍受敌人的摧残,大喊一声:“志高,我对得起你的牛肉干啦!”然 后一头撞在石墙上……
第八章(二) 红色经典与《红岩》
何谓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的说法也许最初缘起于1997年人民文 学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丛书”。这套“丛书”重印了 20世纪50、60年代包括“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一批 一批长篇小说。而石钟山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情燃 烧的岁月》的热播则将“红色经典”热推向高潮。
《红日》(吴强,1954)、《红旗谱》(梁斌,1957 ) 、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创业史》〔柳青, 第一部1960年)、《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 《山乡巨变》(周立波,1960)、 《保卫延安》(杜鹏程, 1954年)、《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
缅怀你,甫志高
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不知道甫志高的,他叛变革命,带着敌 人抓走了江姐。叛徒的下场是在大石桥头被双抢老太婆甩手 一抢,结果了性命。对于这样一个经典叛徒,为什么还要缅 怀呢?
《红岩》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文质彬彬,戴付眼镜,看上 去象个知识分子的甫志高出场了,未叛变前他与地下党员陈 松林接头,甫志高问前来接头的陈“喝什么茶?香片?龙井? 还是乌龙茶?”陈松林:“哪有这么多的讲究,有口水解渴 便行。”
缅怀你,甫志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