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4篇

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4篇

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4篇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第1篇在幼儿园里,与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给以他们些什么呢?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

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应当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追求,有向往,有勇气,有力量,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旅途坚定地迈出第一步。

具体地说,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情感,给道理,给信心,给欢乐。

一句话,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让孩子们学会自自己走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总会出现哭闹现象,甚至害怕到园。

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够被爱的安全感。

语言的表达固然重要,但肢体语言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幼儿清晨来园时,我会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她的爱是真切的;当孩子在睡前想妈妈时,我会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脸,然后轻轻告诉他:老师最喜欢你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与被爱。

班上有一名叫马锦岳的小男孩。

他目光呆滞,平常不大说话,一说话就叽哩咕噜。

最初的日子里,他天天尿裤子,乱用别人的杯子和毛巾,还常常龇牙咧嘴,大哭大闹,高兴时则在地上、床上爬来爬去,追进追出,批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有时候,我甚至想,班上要是没有这个孩子该多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改变了对马锦岳小朋友的看法。

一天中午,孩子们吃午点都急着去玩玩具,活动室里的桌椅乱七八糟,东一张,西一张,我正要生气,却发现马锦岳小朋友走过去,将椅子一张张摆放整齐,我一阵感动,问:锦岳你怎么不去玩呢?椅子还没摆好呢。

小小的一件事,让我看到了锦岳爱集体,喜欢为集体做事的美好品质。

自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后,我就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想法,觉得他像其他孩子一样,挺可爱的。

于是,我开始和他交朋友,让孩子们跟他亲近,与他结伴玩耍,并耐心地教会他自理生活的能力。

游戏时,我主动牵他的小手,摸摸他的头。

对他的点滴进步,总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锦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态度渐渐友好起来,脸上时常挂着微笑。

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第2篇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

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

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重: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

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充斥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一、爱是理解吴晶晶是我们班的一名女生,可她总带着一张苍白、郁闷、毫无孩子气的脸。

上课,她一言不发;课间,常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经常独来独往。

原班主任告诉我:吴晶晶脾气怪怪的与同学不大往来,对老师也爱理不理的。

可是她那双忽闪着的大眼睛分明在告诉我,她是个渴望交流,有爱心的孩子。

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她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因经济问题被判十年徒刑,母亲一气之下改嫁了。

三年级时她不得不和奶奶相依为命,并从县城转到我们乡镇小学。

她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以致于快乐对于她成了一种奢侈。

一天午休时,一只小燕子飞进了教室,同学们吵着要捉住它,有的关窗户,有的拿旗杆。

这时,她默默地走到教室门前打开了门,在同学们的叹息、埋怨声中,小燕子扑扇着翅膀飞走了,而她则红着脸回到座位上。

我如梦初醒,为她刚才的举动不自觉地鼓掌,同学们则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从那刻起,她开始了和我心与心的交流。

老师,我知道,小燕子找不到妈妈会伤心的。

小燕子的妈妈会感激你的,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其实,你周围的许多人都像你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都真心地爱着你,你感受到了吗?许久许久,她点了点头,大眼睛里盈满泪水。

我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这回她没有拒绝。

从那以后,我对她信心倍增。

我鼓励她担任了生物角的负责人。

她偷偷地告诉我:这是我最拿手的事。

我家里有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果然,在她的组织下,生物角办得红红火火;这回我听到了她的笑声,看到了她与同学们嬉戏的身影,从此,她不再回避现实,也不再拒绝友善与真诚。

理解万岁真爱无声大千世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进行语言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更不能达到情感上的融洽。

就是说,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在心理学上称移情或心理置换,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实到实处。

在儿童期,所谓的问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作为教师,若能经常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相信对理解孩子,关心孩子不无裨益。

所以,理解是爱的前提。

二、爱是尊重爱不是怜悯,爱不是施舍,爱不是并吞,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试图用一个人的生命感去唤起另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激发生命的活力,所以,爱是尊重。

只有尊重才会使孩子感到爱的关怀,如果没有尊重,那爱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因为爱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教育时,如果孩子尽了最大努力而事与愿违或是不小心造成错误时,教师真诚的赞美和温和的话语可以极大地弥补他的自尊心,使他感受到爱的力量。

尊重是爱的锲机。

当母亲抱起啼哭不止的婴儿,哭声便会嘎然而止,这是他潜意识中希望得到母亲的关爱。

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我班有一位男学生,性格内向,一种自卑心理,使他远离集体。

怎么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呢?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坐在她身边,交代她凡事都尽量让着他。

没想到,第二天那个女孩子就哭着来到我身边,说他经常欺负她。

我就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这样,没想到他鼻子轻轻一哼,嘟囔着说:我才不要你们的可怜呢!我一愣,恍然大悟,他需要的的确不是形式上的关爱,而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尊重,这样才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渐消除自卑心理。

于是我就暗自注意观察他。

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松散了,许多同学就拿着一团布擦黑板,只有他默默地找来胶水,一圈圈地细心地缠好、粘好。

我当场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他第一次羞红了脸。

从此,同学们更主动地邀他一块儿玩,他也不再拒绝了,因为这时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尊重。

尊重情感交流真爱是呀,教育是一门学科,需要以理服人,但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以情感人。

学生需要老师慈祥温和的笑容,文雅亲切的话语,善解人意的目光。

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

学生能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

有了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一首温馨和谐的交响曲吗?三、爱是信任爱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信任。

教师信任孩子,相信他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相信他有改正缺点,认识错误的需求,相信孩子有积极上进的愿望和决心。

相信能用爱感化迷途的羔羊,没有信任,爱的关心将是无力的、苍白的,而孩子也只有建立了对教师的信任,爱才能被接受。

信任是爱的桥梁。

班里有一名学生,磊。

从我一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注意他了,那时他的成绩不是班里最差的,但是他顽皮,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单词拼写总是不及格。

我多次和他父母进行沟通,总是好了几天又恢复原状了。

四年级知识不比三年级,上课听听有点印象就能考得不错。

随着知识的增多,难度的加大,磊的成绩一落千丈。

尤其是对英语,特别头疼,就是不愿意花功夫去背,懒惰的思想无止境地在他身体里蔓延,最后是索性不写作业,课堂不听讲,课后不复习。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我深深地知道,如果这个孩子,家长不怎么关心,老师再不管,那他就没希望了。

于是,我对他实施了一套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方案。

首先,我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在每次测试前,我都会对他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记忆单词,背诵课文,结果他的成绩很不错,基本由以前的不及格上升为及格了,虽然进步是很小的,但我借此机会在班级上大力表扬他,并让他拿着卷子在全班进行展示,向全班介绍自己复习经验,让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次测验后,这名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曾出现过反复、失利的现象,但我每次都会用前一次成功的事例激励它,让他知道他不是没有能力学好,他也曾经有过成功,以再次给予他积极向上的勇气和自信。

充分信任真爱无私教师要以爱心去唤起学生的自信,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

另外,对学生的鼓励,不能只停留于轻描淡写地说你真棒!,而是要借学生的某次成功给他讲清、讲透一个道理,即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游离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样他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自信,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爱是关心关心是爱的切入口,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关怀对方的疾苦,并努力去帮助他,如:父母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教师的传道授业,社会捐资贫苦地区??所有的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主动的关心。

我们对孩子的爱的关心是细腻的、无微不至的,既关心孩子的物质,又关心孩子的精神,当孩子觉得自己被人注意、重视,而不是被忽略遗忘时,就会产生喜爱之感,乐意接受爱。

所以关心是爱的体现。

新是外地刚转来的一名学生,初次见到他的印象是机灵、顽皮,对什么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几天下来印证了当初我对他的看法,他不爱学习,从不写作业,张口闭口都是脏话,我行我素,不把其他学生放在眼里,通过我对他的观察和了解,多少掌握了一点他的情况,他从小缺少母爱,跟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对他又疏于管教,才使他变成了今天这样,于是我决定用爱来感化他。

一天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待同学们走完之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师:新,从你的眼睛我看出来你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孩子,可你为什么不爱学习,不写作业呢?新:从上一年级开始我就没写过作业。

师:那你的老师、爸爸、妈妈不管你吗?新:老师管几回看我还不写就不管我了,爸爸做生意没有时间管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扔下我走了。

师:想妈妈吗?新:想她也不回来,我不想她。

师:如果想妈妈,就把老师当妈妈吧,有什么烦恼和苦闷都对老师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的。

当我说到要向妈妈那样爱他时,我从他的眼睛里读到了一丝高兴和一丝怀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