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教案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教案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明明来源:《商业经济》2017年第03期[摘要] 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市场经济深化前进的动力之一,跻身21世纪几大最具发展前景朝阳产业之列。

然而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市场需求基础受限,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现有管理体制缺乏改革创新,物流专业优秀人才匮乏。

因此提出构建并完善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重视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建设与投入,完善管理与标准化模式并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合理化建议,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F259.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86-03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one of the driven for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one of the sunrise indust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development prospect. However,there are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limited market demand basis, poor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and shortage of logistic talents.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cluding developing information platforms, rai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invest more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equipment, sound th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pattern, focus on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一、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末才开始正式重视着手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应贸易往来的商业发展趋势,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为主的基础物流运输设施体系。

我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且发展势头迅猛。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物流运输设施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但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短期内还是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等公共设施工程大规模的建设起来。

2003年国内以万吨级为单位的沿海港口多达六百个,港口的增设极大的优化了物流业的运输线路,同时也为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之匹配的相应辅助性设施也随之涌现,物流业的主体核心设施快速的成长比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并带动了共用通信网的规模的不断扩张、物流业的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在不断进步。

并且从2003年开始,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持续上涨加之互联网平台的激增,电话业务开始向互联网业务过渡,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

在经济走向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部分以重工业为核心产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将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到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重要性。

比如当下的业务流程大部分以订单为基础进行变形,具体表现在生产的组织结构、生产材料的采买和成品的流通和销售以及后期的配送和运输等。

通过对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库存产品的堆积量,另一方面能有限的减少资金的占用和损耗,缓解企业压力,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三)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国内的市场经济处于兴奋期,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该过程中现代物流业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据统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粗略测算表明,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下降了2.6个百分点。

数据结果无不指示着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我国GDP的比重在逐渐走低,而将现代物流技术应用于日常产品生产流通的工商企业其物流成本在大幅度的走低。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起来,目前在国际上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现代物流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其基础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被称为加快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

由此可见,以现代物流产业为课题,研究其发展前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市场需求基础受限我国对现代物流业的研究起步较晚,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营组织方式,大大限制了物流活动中的运作效率。

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大部分企业内部对自我服务模式的过度应用。

自我服务模式固然有一定的好处,然而并非企业发展的万能钥匙,利用自我服务优势的前提需要满足外部的限制条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

这就导致了以自我服务模式为主导的传统物流方式会拖延企业物流活动的运作效率。

其次也限制了其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了通过应用内部物流管理来加快提高物流效率,这基于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大方向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然而由于目前国内市场还未形成较为统一且科学严谨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现有的内部运行制度无法与其物流设施进行有效的剥离,市场需求频频设限的条件下,大多数企业的物流革新计划破产,继而依然沿用传统的物流方式。

(二)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现代物流应用的重要性,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部分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加之工作经验的缺失,该类公司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依然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

虽然部分企业强调了其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但其服务水平依然停留于提供简单且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运输和仓储的服务水平中,在产品的流通及后期加工、物流信息的统计管理、库存数量及存储管理和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领域还处于留白阶段。

特别是在物流的方案和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服务问题上如何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还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加之目前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服务水平和服务类别还有待提高,在缺乏科学严谨统一的内部管理规程下,其物流管理若想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较为落后将现代物流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利用现代化物流管理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主要途径。

然而当下该行业发展存在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在于与之匹配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较为落后,大大限制了其纵向发展。

其次由于目前国内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物流产业的管理标准,导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处于交叉管理点混乱的状态,规模结构小,耗资量大且不便于管理。

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根基之所在,其规模的分散特质导致物流集散,给商品的存储带来了诸多麻烦。

由于符合条件的储运设施数量较少且服务水平有限,因此,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还存在准多的纰漏,从而拉低了现代物流设施的整体运作效率。

(四)现有的管理体制缺乏改革创新国内物流业的探索起步较晚,因此缺乏一套相对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督。

由于我国所施行的管理体制是由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也会依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划分。

这种区域状的分割方式为现有的管理制度对物流业进行约束的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影响造成了限制。

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背景环境下,现有的政策法规相互之间存在着关键性的矛盾导致各种物流服务工作难以开展。

因此如何加快现有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十分重要。

(五)物流专业优秀人才的匮乏优秀的物流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充足的人才资源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探索物流业的发展大格局。

通过储备优质资源,才能更好的构建优秀的员工队伍,从而不断地发现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然而目前由于企业内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不够重视,加之高校为企业输送的人力资源良莠不齐,导致物流专业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该行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更好的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重视对物流业的人才培养工程成为当务之急。

三、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一)构建并完善现有的信息平台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前进。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柱而兴起的电子商务更深层次的向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浸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普及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成本费用,企业通过控制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经济走向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催生下,物流业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

首先,国际物流的流通效率受到多方面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

智能化的运输体系主要包括为对实时运输的物流进行跟踪定位、筛选整理优化物流路径的地理信息、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形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四大主体的新兴信息技术。

其中运输过程中对物流的电子化联网仓储管理是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财务系统的后台进行捆绑的,这也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具体应用特征。

(二)加快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进步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崛起有利于企业通过加快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建设和应用来合理控制产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