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住宅楼(顺义区石园北区商住7#楼项目)大钢模板施工方案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北京市京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日期:2017年03月21日7#住宅楼(顺义区石园北区商住7#楼项目)大钢模板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批人: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编制依据 (5)三、模板设计方案 (5)3.1模板介绍 (6)3.1模板配置 (6)3.2(86)系列整体全钢大模板 (6)3.3角模 (7)3.4穿墙螺栓 (9)3.5堵头板(封头板) (9)3.6电梯井模板与电梯井平台 (10)3.7楼梯踏步 (11)3.8丁字墙处理方案 (12)3.9 梁施工工艺 (13)3.10外墙模板支设方案 (14)3.11斜支撑及挑架 (15)四、模板施工 (17)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7)4.2、配件的组装 (18)4.3模板的吊装 (18)4.4模板的安装 (19)4.5模板拆除 (20)4.6模板保养 (21)五、质量保证措施 (22)六、钢大模板对设备及相关工序的要求 (23)七、模板成型保护 (23)八、安全、文明施工 (23)九、计算书 (25)十、附图 (30)大钢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2层。
地上3层以上为标准层。
因此,计划标准层采用大钢模施工。
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结构施工采用流水段施工工艺,分为4个流水段。
流水段的合理划分是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以及高效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
通过合理的流水段划分,能够确保劳动力各工种(力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架子工)的不间断流水作业、材料(钢筋、混凝土、模板、架料)的合理流水供应、机械设备(塔吊)的高效使用,模板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减少塔吊的吊次,提高了塔吊的周转率,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标准层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二、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4、7#住宅楼(顺义区石园北区商住7#楼项目)施工图;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模板设计方案从结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结构施工要求,在满足砼施工质量要求,同时大钢模的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能力的要求,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模板最大限度通用,尽可能的减少模板数量和规格,使模板设计制造更符合施工实际要求,达到适用、经济、合理,安全。
墙模板选用大钢模模板,整体性强、刚度大、拼缝少、墙体表面效果好,具体结构: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强背楞采用双向10#槽钢。
相邻模板间使用专用的模板连接器进行拉结,使相邻两块模板的板面在同一平面,以保证墙体平面度。
墙体混凝土最大侧压力为60KN/m2。
板模板及后绑后浇梁部位采用普通木模板,支撑体系为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每栋考虑3-4套板模板。
塔吊选用QTZ80系列,保证塔吊大臂55M位置起吊在1.6T以上,暂考虑5516型号塔吊。
3.1模板介绍整体式全钢大模板具有刚度大、拼缝少、板面平整度好等特点。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大模板施工整体性的特点及开间进深尺寸确定模板规格,在塔吊起吊重量允许的条件下,模板尽量加工成大块,一般单面墙配备1~2块大钢模。
3.1模板配置模板及角模配置原则:模板及角模按3至屋面(标准)层配置。
模板及角模高度:标准层高为2800mm,内外墙模板等高,模板配置高度为2700mm(H-板厚),阴角模高度为2700mm(H-板厚),电梯井及楼梯间悬空模板下包80mm,高度为2800mm。
阳角模和异形角模高度同相邻的大模板。
首层至三层,使用标准木模板施工。
3.2(86)系列整体全钢大模板整体式86系列22子母口全钢大模板,母口尺寸为19~20mm,子口尺寸为22mm;结构面板为5.5~5.7mm钢板,纵肋为[8#槽钢,边框为[8#槽钢,背肋为双[10#槽钢。
模板纵向穿墙孔间距为300mm,1100mm,1200mm至模板上口。
大模板边框孔为17*30椭圆形长孔,穿墙孔为直径32圆孔。
模板与模板、模板与角模间采用M16×40标准螺栓并子母口连接。
标准板最小宽度为372mm,最大宽度为5700mm。
大钢模组成示意图3.3角模 (1)阴角模(单边边长≥150mm ,≤300mm 的阴角形式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处采用子母口搭接的方法。
阴角模子口为30mm ,且搭接处留1~2mm 调节量,便于墙面平整不渗浆且便于拆模。
阴角模向墙内倾斜,阴角模拉接器进行45°拉结,阴角模与大模板利用钩头螺栓、阴角压槽与相邻两块大模板连接并利用相邻大模板母口加固。
阴角模示意图阴角模支模示意图勾头螺栓、阴角压槽节点放大图(2) 阳角模(单边边长≥350mm,≤550mm的阳角形式角模)与大模板同样采用子母口的方式,并用标准连接螺栓连接加固。
阳角模横筋与上下边框均为[8#,保证角模的角度与刚度。
阳角模阳角模支模示意图(3) 异型角模(非阴阳角、三边角或有穿墙孔的角模)主要用于小墙垛、尺寸不标准的丁字墙处,采用穿墙孔用穿墙螺栓与相对模板加固,和相邻模板为子母口连接。
3.4穿墙螺栓穿墙螺栓采用T30锥形螺栓,大头T30,小头Φ26,设置钢楔孔。
每套穿墙螺栓由螺杆、1个螺母、2块垫片和1个销片组成,穿墙螺栓丝扣长200mm。
穿墙螺栓示意图3.5堵头板(封头板)堵头板按子口堵板配置,面板为宽厚+10mm,子口伸至大模板母口内直接封住墙体与两大模板面板。
子口堵板(凸堵板或带翅膀堵板)与大模板母口边连接,并用标准件锁紧。
凸堵板支模示意图3.6电梯井模板与电梯井平台(1)电梯井内采用四块模板和四块角模组拼而成。
电梯井及楼梯间配置散板,悬空部位模板下包80mm;电梯平面尺寸分别为2200*2200和2200*2150。
电梯平台采用【8#槽钢和6mm钢板组焊而成, 定型钢制平台平面尺寸比电梯井结构尺寸洞口小5cm。
结构施工时预留出200mm×300mm 的洞口,预留洞上口自楼面板顶下30cm 留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用14#工字钢制作的专用插销作为支撑,长度要求出墙面不得低于300mm。
楼梯间休息平台比结构楼面高70mm,模板配置时进竖向穿墙孔下移,使平台上模板与之相连的对面模板穿墙孔一一对应。
电梯井平台示意图(1)电梯井平台示意图(2)3.7楼梯踏步楼梯踏步按楼梯结构图纸尺寸按标准层配置1个楼梯间,支模时在楼梯钢筋绑扎完毕,楼梯底模支完后,用塔吊将楼梯踏步模吊装到已绑扎好的钢筋上,转动四个地脚螺栓将楼梯校正,方可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转动四个地腿螺栓,楼梯模脱开后开始拆模,利用塔吊吊走。
操作时注意防止楼梯模碰撞混凝土墙体。
楼梯踏步模板示意图3.8丁字墙处理方案丁字墙部位模板配置双子口堵板并配发丁字墙背楞,用专用配件与堵板两侧的母口大模板主背楞连接,利用丁字墙背楞以及母口压子口的形式加固,使大模板与丁字墙模板形成一个整体。
背楞大模板阴角模砼体俯视图大模板阴角模小钩栓阴角压槽大模板模板背楞砼体阴角压槽丁字墙节点处理丁字墙支模示意图 3.9 梁施工工艺部分梁由于梁高,钢筋直径大、锚固长度长,二次施工时难度大,故此部分梁为钢筋同墙体钢筋一同绑扎,混凝土与顶板一起浇筑(即先绑后浇),梁部位相应堵板与角模开豁:即钢筋与墙体钢筋同时绑,在浇筑完墙体后与顶板一起浇筑;部分框架梁为后绑后浇,即梁钢筋与顶板钢筋一起绑扎,一起浇筑,梁口处在施工墙体时预留梁豁。
梁先绑后浇示意图梁后绑后浇示意图3.10外墙模板支设方案a.外墙使用小外挂架的施工工艺,小外挂架利用最上排穿墙孔穿入挂架螺栓,使小外挂架上孔固定在挂架螺栓上。
b.在下层墙体施工完毕且达到一定强度时,开始挂小外挂架。
布置小外挂架应严格按平面图上施工。
c.挂小外挂时先将挂架螺栓穿过小外挂架上挂架孔,圆头朝外,从墙外穿入墙内,调整好挂架水平位置;上挂架螺栓垫片,锁紧双母。
d.搭设顶板支撑系统(与小外挂架同时支),支顶板模板,绑顶板钢筋。
e.小外挂架上支设木方,用木屑卡在小外挂架外挡板与木方处;楔紧木方,调整至合适位置、尺寸,木方上口与顶板上皮同一标高,加固;浇筑顶板。
f.顶板施工完毕后施工上层墙体,不拆除木方,支上层模板时模板直接放置在木方上,小外挂架、木方起支撑作用。
g.拆除时先拆除卡紧木方的木屑,使木方松动;拆除木方;然后将小外挂架螺母拆除,拆除时应妥善保管好螺母与垫片,最后拆除小外挂架。
h.小外挂架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外墙大模板的支设,也使得施工顶板时传统顶板侧模不好加固且顶板与墙体易出现错台的弊病。
小挂架、木方支模示意图小挂架、木方节点放大图3.11斜支撑及挑架a.斜支撑位置距模板纵向边大于1200mm且不大于1500mm,安装2个支撑架。
b.挑架位置间距不大于1800mm,且距模板纵向边900mm~1200mm范围内的模板纵肋上。
c.安装挑架时螺母必须锁紧,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d.挑架上的踏板要平稳且与操作平台固定牢靠;挑架应搭设好防护栏(其高度不低于1200mm),每块模板之间的防护栏及踏板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拆装模板。
e.模板应面对面放置且留出人行、操作通道,间距为不小于600mm。
斜支撑调整到倾角700~800。
斜支撑挑架组合示意图四、模板施工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1.1大模板进场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逐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主管工长熟悉《模板分项工程设计方案》。
模板进场后,应按照《模板分项工程设计方案》中的附表检查进场模板编号、规格、数量及零配件的规格、数量、尺寸是否相符,并用排笔在模板背面醒目地标明模板编号,以便查找和吊装。
4.1.2附属材料、工具的准备施工现场备好搬手、铁锤、铲刀、角磨机等工具。
根据要求备好海绵条、单面胶条,PVC套管等。
4.1.3场地的安排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确定模板堆放区、配件堆放区、及模板周转用地等。
卸车场地的准备(结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卸车场地的准备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流畅,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10cm。
模板卸车后重叠水平码放高度不超过10块,起吊时,要避免碰撞;墙板位置要靠近使用部位,并尽可能缩短塔吊的行程。
相邻码放区域间要留出通道,便于模板配件的安装。
★堆放场地的准备配件安装后,模板吊离码放区,对于安装支撑的模板,可将模板吊至使用部位附近堆放,开始清理板面及刷脱模剂。
(堆放场区的模板排架支撑待楼面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再考虑拆除)井筒及窄井等位置的模板,无法安装支撑,现场搭设钢管架,将模板竖向插在钢管架内,并在模板间宜留出便于清理和刷脱模剂的通道。
大模板集中堆放在搭设好的架子上,根据模板标注型号吊运,摆放时简洁方便,既保证了安全,又便于操作人工清理、刷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