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钓法
有钓友问到在流水中如何调漂的问题,我想对于老鸟来说,这方面应该早不是问题了,因为众所周知可以钓“跑铅”嘛,(即铅坠完全到底),我就把我在野战钓流水的经验总结如下。
在有流水的地方钓鱼在野战中属于家常便饭,面对流水,我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够用漂,而不是考虑如何调漂,因为用漂的话水流必须在漂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你只能换个地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野路子出身的钓鱼人,我首要目的是钓到鱼,钓的方法则无定式,如果决定选用手杆出战或只有手杆,钓点内确实有鱼而又无法立漂,那就干脆不用漂,可以用传统的手杆沉钓法,加大铅坠,以看杆头的抖动来判断有无吃口,或是用手拿住杆,通过感受水底传上来的动静判断。
如果水流在漂的承受范围内,可以立漂,那这就是今天总结的重点:流水线组和调漂
先说流水线组:流水线组和普通手杆线组的构造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主线和子线间的连接器一定要采用快速别针,而不采用8字环,原因以下会说到。
1、单坠跑铅:对付水流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上面提到的“跑铅”、“潜水艇”,新手用这种办法钓鱼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子线不要太长,通常我用的子线在12-15厘米左右,最长不超过20厘米,子线太长不但很容易互相缠绕,还会大大降低线组的灵敏度,有时甚至吃死口了都不知道
(2)铅坠不要太重,以在水流中能够拖住线组和漂不走漂为宜,测试的方法是把无漂的线组抛满杆入流水中,铅坠可以沉到底并基本拉直主线的最小重量为合适,漂尽量选择和铅坠匹配的,以漂的浮力比铅坠(含连接器)加入水部分主线的重量略略小一点比较理想,半水带钩无饵调漂时漂刚好被入水部分的线组缓慢拉沉或处于悬浮状态就可以了,钓的时候调整漂座到连接器的距离,以水流最大的时候尚能在水面保持1目,最小的时候时候在3-5目就可以了。
2、双坠台钓法
这种钓流水的手杆线组与普通手杆线组最大不同是在子线,与普通台钓子线相比,在长子线一段距离钩约8-10厘米处,用太空豆卡主一颗较小的铅坠,铅坠是可以灵活的滑动的,是定住整个线组的关键,垂钓时这颗铅坠必须完全躺底,主线部分完全相同,前面说过为什么钓流水的线组一定要用快速别针?其实就是为了在使用这种钓法时能够方便调漂,同时也能够使线组在流水和静水间快速转换。
经过几年的使用(见图1),我觉得这种钓法最大的优点是延续了普通台钓的灵敏性,饵料在水
底的形态就和
台钓一样可
控,而不像“跑
铅”哪样基本
失去了可控
性,“灵”的一
面被大大削
弱,对付即使
在流水中吃口
一样滑且轻的
鱼是一个不错
的好办法。
关于调漂:这种钓组调漂时要和子线上那颗铅坠的状态相结合,这一点有别于普通台钓,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水流变化幅度较大,饵料在水底的状态会有一定的变化,不会象静水那样完全精准,不过个人认为这种误差是可控的,下面简单说明:
(1)调一饵完全到底(即长子线,上有小铅坠的那端),一饵到底或刚好躺底的状态:先将长子线上的小铅坠调整到与短子线上的钩基本相同的位置(见图2),取下整个子线,无钩半水调漂,把漂调在露出
水面2-4目的状
态(根据水压线
组的情况选
择),然后挂回
子线,上饵找
底,直至重新获
得漂露出水面
2-4目的状态
(实际上就是
接近调几钓
几),然后就可
以钓了,这种状
态时我最常用的,此时钓组灵顿适中。
图2
(2)调双饵完全到底(主线上那个铅坠不躺底的哦,否则就变跑铅了):先将长子线上小铅坠
调整到超过短
子线上的钩的
位置(见图3)
后面的过程与
第一种调漂办
法完全相同,这
种状态用来对
付水流较急的
情况,或是鱼的
戒心比较大饵
不到底不吃的
情况,此时钓组
偏顿。
图3
3 、调一饵完全到底,一饵处于半水不触底的状态:要使用这种最灵敏的状态,要在绑子线时注意两钩间距最好在10-13厘米左右,先将长子线上小铅坠调整到超过短子线上的钩至少3厘米以上位置,根据水流的情况来选择(见图4),并事先准备1副单钩(子线长度与实际使用的子线中短
的那一头长度
相当,钩相同),
开始半水调漂
时必须挂上已
经上饵的单钩,
注意每次搓饵
的时候大小要
尽量与实际钓
的时候一致,后
面过程也与第
一种相同,这种
办法对付吃口
轻的鱼情使用。
图4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你用哪种状态来钓,在流水中都会出现因水压漂上下移动导致假信号出现的情况,唯一的调整办法是在保证拉力的前提下主线尽可能细,漂的水阻小,使其移动的幅度尽可能小,不过钓多了,你就应该能识别这些假信号,饵料在水底的状态不同,即使同一种鱼,进嘴的信号也会有区别,最常见的当然还是缓慢下顿和较快抬漂,具体哪种信号提杆中鱼要自己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