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规范三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2.4 构件预拼装应按设计图的控制尺寸定位,对有预起拱、焊接收缩等的预拼装构件,应 按预起拱值或收缩量的大小对尺寸定位进行调整。 【条文解析】: 预拼装时一般需先进行场地放样,场地放样应满足以下要求:
(1)放样尺寸应包含施工详图控制尺寸、要求的起拱值、焊接接头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其他要 求的控制尺寸;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条文解析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1 一般规定 10.2 实体预拼装 10.1.2 预拼装前,单个构件应检查合格;当同一类型构件较多时,可选择一定数 量的代表性构件进行预拼装。 【条文解析】: 预拼装是检验构件分段或节点制作的整体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对于同一类型 构件较多时,因制作工艺没有较大的变化、加工质量较为稳定,也可选用一定数量 的代表性构件进行预拼装,减少预拼装工作作业量。
预拼装现场实况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1.3 构件可采用整体预拼装或累积连续预拼装。当采用累积连续预拼装时,两相 邻单元连接的构件应分别参与两个单元的预拼装。 【条文解析】: 整体预拼装是指一个独立构件(如一榀伸臂桁架)的单元分段和节点全部加工完成后 再进行整体预拼装;累积预拼装是指构件分为若干个单元分别进行预拼装。 两个相邻单元之间的钢构件需分别参与两个单元的预拼装,以免单元局部存在较大 加工误差却未经预拼装检验。 10.2.1 预拼装场地应平整、坚实;预拼装所用的临时支承架、支承凳或平台应经测 量准确定位,并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重型构件预拼装所用的临时支承结构应进行结 构安全验算。 【条文解析】: 预拼装的场地须平整、坚实,且在预拼装过程中,不积水、不下沉,道路畅通,便 于运输车辆及吊车的顺利通行。重型构件预拼装支撑架需进行验算,小型构件的支架 可根据施工经验确定。预拼装支垫可选用钢平台、支承凳、型钢等形式,支垫应测平, 平面度宜小于等于1/1000,且小于等于4.0mm。
(2)场地放样应与预拼装垂直投影相对应,包括杆件中心线和节段端面基准线; (3)放样的点和线标识应清晰; (4)预拼装前,应对场地放样尺寸进行检查。 10.2.5 采用螺栓连接的节点连接件,必要时可在预拼装定位后进行钻孔。 【条文解析】: 构件加工过程中划分为若干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难免会存在一些规范许可范围内的加工误 差。而构件进行预拼装时,这些加工误差会不断累积(尤其是预拼装长形构件,如桁架),可 能导致螺栓连接接头已制孔的两连接件无法精确对孔,增加后续修孔工作量,因此可考虑预拼 装定位后再制孔。
10 钢结构预拼装
计算机辅助模拟预拼装
11 钢结构安装
10.1 一般规定 10.2 起重设备和吊具 10.3 基础、支承面和预埋件 10.4 构件安装 10.5 单层钢结构 10.6 多层、高层钢结构 10.7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 10.8 高耸钢结构
11 钢结构安装
11.1.2 钢结构安装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构件堆场,并应采取防止构件变形及表面污 染的保护措施。 条文解析】: 现场堆场应满足:运输车辆通行;场地平整;有电源、水源,排水通畅;堆场的 面积满足工程进度需要,若现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中转场地。露天堆场应对构 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避免构件表面污染。必要时可根据理论计算设置构件堆放 支承点,以防变形。 11.1.3 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查验产品合格证;工厂预拼装 过的构件在现场组装时,应根据预拼装记录进行。 【条文解析】: 工程预拼装过的构架应根据预拼装的记录进行现场组装,以保证组 装工作顺利进行。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3.1 构件除可采用实体预拼装外,还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预拼装方法,模拟构 件或单元的外形尺寸应与实物几何尺寸相同。 【条文解析】: 计算机辅助模拟预拼装具有速度快、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目的。作为新技术,已 在国内部分工程中得到成功使用,如昆明新机场的空间双向弯扭的箱型钢彩带,就使 用该方法代替了实体预拼装,减少了工作量。 计算机辅助模拟预拼装一般操作步骤如下:对制造已完成的构件进行三维测量→用 测量数据在计算机中构造构件模型→在计算机中对构件模型进行模拟拼装→在计算机 上进行拼装干涉检查→在计算机上分析拼装精度→在计算机上得到构件连接件加工所 需要的信息。 模拟拼装构件或单元外形尺寸均应严格测量,测量时可采用全站仪、计算机和相关 软件配合进行。若有误差,应先修正后,再进行模拟预拼装。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2.2 预拼装单元可根据场地条件、起重设备等选择合适的几何形态进行预拼装。 【条文解析】: 工程中常采用的预拼装形式包括:单体预拼装、平面预拼装和立体预拼装。除壳 体结构为立体预拼装可设卡具、夹具外,其他结构一般均为平面预拼装。
10.2.3 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预拼装。 【条文解析】: 所谓“自由状态”即在预拼装过程中可以用卡具、夹具、点焊、拧紧装置等进行 临时固定,调整各部位尺寸,在连接处所有连接板都装上,每组孔用不多于1/3且不 少于2个普通螺栓连接固定。预拼装完成后检查,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使构件处于自由状态,以保证预拼装外形、尺寸的正确。
10 钢结构预拼装
10.2.6 当多层板叠采用高强度螺栓或普通螺栓连接时,宜先使用不少于螺栓孔总数10%冲 钉定位,再采用临时螺栓紧固。临时螺栓在一组孔内不得少于螺栓孔数量的20%,且不应少 于2个;预拼装时应使板层密贴。螺栓孔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1.0mm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85%; 2 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条文解析】: 预拼装除进行各部位尺寸检查外,特别要对高强度螺栓或普通螺栓的多层板叠上的孔进 行检查,检查方法采用试孔器,其质量应符合本条款的规定,当通过率未达到要求时,应 对孔进行修整。 10.2.7 预拼装检查合格后,宜在构件上标注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必要时可设置 定位器。 【条文解析】: 标记包括上、下定位中心线、标高基准线、交线中心点等;对管、筒体结 构、工地焊缝连接处,除应有上设标记外,还可焊接或准备一定数量的卡具、角钢或钢板 定位器等,以便现场可按预拼装结果进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