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__plc实验报告

s__plc实验报告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调节阀控制一、实验目的了解液位控制的构成环节,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熟悉上位机组态王的组态及通讯。

通过实验,掌握PID参数整定。

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需熟悉实验的设备装置以及管路构成。

2.熟悉仪表装置,如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等。

3.以4:1标准衰减震荡作为指标,整定出最佳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三、实验设备及系统组成1.实验设备(1)水泵P102(2)电动调节阀:工作电源24V AC,控制信号2—10VDC。

(3)液位传感器:量程为0—100%,输出信号4—20mA。

2.系统组成单容下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7.1所示。

图7.1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如表7.1所示。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104中加压获得压力,经由调节阀FV101进入水箱V103,通过手阀QV-116回流至水箱V10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水箱V103的液位由LT103测得,用调节手阀QV-116的开启程度来模拟负载的大小。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FV101为操纵变量,LT103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需要全打开的手阀:QV102、QV105需要全关闭的手阀:QV103、QV104、QV107、QV109;挡板开度:QV116 5mm。

四、控制器编程1.创建新的项目启动软件step7-V4.0,默认出现一个新项目窗口,选:文件>另存为,写入你的项目名称。

我们这里“单回路PID”为项目名称。

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实现PID控制功能,使用了一个子程序,它只在PLC第一次运行时调用一次,它的作用是初始化;使用一个中断程序,它每0.1秒调用一次,它的作用是PID 计算,每0.1秒采集一次数据,进行一次计算,输出一次控制信息。

2.建立通信在第这个阶段,将建立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在每次打开step7软件时都要通信,否则是离线状态。

在安装软件时己经设置过串口通信参数,但是有时系统安装了别的软件需要更改参数和重新设置,如图4.2.1所示:图4.2.1 step7中设置通讯参数设置通讯参数如以下图4.2.2到4.2.5所示。

图4.2.2 选择通讯方式图4.2.3 安装通讯协议图4.2.4 进入参数设置图4.2.5 设置通讯参数在设置好通信参数后就双击刷新按钮,进行硬件通讯,通讯成功,如图4.2.6所示。

如果通讯失败,系统就会返回“与硬件通讯失败对话框”,此时就需返回参数设置页,检查通讯参数设置,以及硬件连接是否正确等。

图4.2.6 硬件通讯成功3.编辑代码每打开一个项目,在程序编辑器里都会自动出现一个主程序,两个子程序(函数),一个中断程序,这三个程序就是整个程序的框架了。

在建立好基本框架之后,下面进行变量和程序的编辑。

(1)变量名编辑在操作栏中点击“符号块”,在符号表中编辑变量,如下图4.3.1所示图4.3.1 编辑变量变量名由自己定义,而变量的多少以及地址的选择需要依据程序来编辑。

(2)程序编辑在操作栏中单击“程序块”,左边将会出现程序编辑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梯形图编写程序,如下图4.3.2所示。

图4.3.2 程序编辑窗口使用查看(View)> LAD(LAD)、FBD(FBD)或STL(STL)菜单命令更改编辑器类型,选中LAD梯形图编程语言。

LAD共有三种不同的指令类型:触点、线圈和方框。

插入指令:在指令树中找到所需指令,将指令拖曳至所需的位置。

注释:光标会自动阻止您将指令放置在非法位置(例如,放置在网络标题或另一条指令的参数上)。

在指令树中双击所需指令,也可以将其加入到光标所在的位置。

(3)编译项目通过菜单中“编译”或“全部编译”命令,能产生可执行代码。

在输出窗口中会出现编译信息,如果出现错误,双击错误信息就会转到出错地方,进行修改。

(4)下装项目编译没有错误后就可以下装到PLC。

点击工具条中的“下载”按钮,或选择文件> 下载。

出现“下载”对话框。

(5)调试工程向PLC 下载程序成功后,就可以利用“调试”工具栏的诊断功能。

可点击工具栏按钮或从“调试”菜单列表选择项目,选择调试工具如图4.3.3所示。

图4.3.3 调试工具栏状态表监控在表格中显示状态数据:每行指定一个要监视的PLC 数据。

可以指定一个存储区地址、格式、当前值及新值。

趋势图显示用随时间而变的PLC 数据绘图跟踪状态数据:可以将现有的状态表在表格视图和趋势视图之间切换;新的趋势数据亦可在趋势视图中直接生成。

程序状态监控在程序编辑器窗口中显示状态数据。

要查看监控状态的连续更新,PLC 必须位于RUN(运行)模式。

否则,您只能看到I/O 的变化。

单次读取(仅限状态表)如果您希望获得一次“快照”(对状态表中的所有数值更新一次),使用“单次读取”。

全部写入(仅限状态表)在完成对几行的“新值”列的改动后,可以使用“全部写入”,将所有需要的改动发送至PLC。

强制可以在执行程序状态监控时从程序编辑器和状态表强制地址。

取消强制全部取消强制(6)下载程序改动当调试一部分代码段时,如果PLC 位于STOP(停止)模式,您可以编辑程序、下载程序、然后再次监控状态。

您也可以在RUN(运行)模式中执行程序编辑而不必进入STOP (停止)模式,并向PLC 下载较小的改动。

五、操作步骤和调试1.编写、调试PLC程序,联合调试。

2.在现场对象上,选择2#管路,打开手阀:QV102、QV105;关闭手阀:QV103、QV104、QV107、QV109;挡板开度:QV116拔起5mm。

3.在控制柜上,将IO面板的下水箱液位输出连接到AI0,IO面板的电动调节阀控制输入端连接到AO0。

连线时注意正接正,负接负。

4.在盘柜内合上三相、单相总电源;打开设备电源。

水泵2#选择开关打到“自动”位置。

5.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

调节器可以在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之间进行切换。

启动水泵2.6、设置比例参数。

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调参数基本稳定于给定值后,可以开始加干扰测试。

7、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也可以通过支路1增加干扰)。

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8、减小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9、增大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10、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注意:每当做完一次试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试验。

11、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即在界面上设置I参数。

固定比例P值(中等大小),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σp。

12、固定I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P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形,据此列表记录不同值Ti下的超调量σp。

13、选择合适的P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来获得。

14、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即把软件界面上设置D 参数,然后加上与前面调节时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

15、选择合适的P、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阶跃输入可由给定值从突变10%左右来实现)。

六、实验结果整理实验趋势曲线,记录合适的PID值,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思考控制对象选择正作用还是反作用,为什么?答:反作用。

液位对象的的输入信号为控制阀P102所改变的流量,即水槽的出流量。

要求QV102增大时,液位下降。

因此,对象的放大倍数为负。

八、实验现象(PI调节)(PI调节)(PID调节)实验2 双容水箱液位调节阀控制一、实验目的了解双容液位控制的构成环节,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熟悉上位机组态王的组态及通讯。

通过实验,掌握双容液位PID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需熟悉实验的设备装置以及管路构成。

2.熟悉仪表装置,如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等。

3.以4:1标准衰减震荡作为指标,整定出最佳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三、实验设备及系统组成1.实验设备(1)水泵P102(2)电动调节阀:工作电源24V AC,控制信号2—10VDC。

(3)液位传感器:量程为0—100%,输出信号4—20mA。

2.系统组成双容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8.1所示。

图8.1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如表8.1所示。

表8.1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过手阀QV-117流至水箱V103,再通过挡板QV-116回流至水箱V10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水箱V103的液位由LT103测得,用调节挡板QV-116的开启程度来模拟负载的大小。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FV101为操纵变量,LT103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需要全打开的手阀:QV102、QV107需要全关闭的手阀:QV103、QV104、QV105、QV109;挡板开度:QV-117全开,QV116拔起5mm。

四、操作步骤和调试1.编写控制算法程序,下装调试。

2.在现场对象上,选择2#管路,打开手阀:QV102、QV107;关闭手阀:QV103、QV104、QV105、QV109;挡板开度:QV-117全开,QV116拔起5mm。

3.在控制柜上,将IO面板的下水箱液位输出连接到AI0,IO面板的电动调节阀控制输入端连接到AO0。

连线时注意正接正,负接负。

4.在盘柜内合上三相、单相总电源;打开设备电源。

水泵2#选择开关打到“自动”位置。

5.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

调节器可以在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之间进行切换。

启动水泵2.6、设置比例参数。

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调参数基本稳定于给定值后,可以开始加干扰测试。

7、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也可以通过支路1增加干扰)。

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8、减小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9、增大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10、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注意:每当做完一次试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试验。

11、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即在界面上设置I参数。

固定比例P值(中等大小),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σ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