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疾病
二.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营养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 3.完善术前检查,基础病干预。 4.肠道准备 饮食、清洁肠道,预防肠道用药。 5.皮肤准备、便器的使用、物品准备等。 6.胃管,尿管。
二.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 1.体位 半卧位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等。 3.饮食 禁食,静脉营养,排气后进流食,一周后半流食 4.应用抗生素 切口及腹腔感染 5.术后尿潴留的观察和护理 直肠癌术易损伤骶尾神经及膀胱7-10日拔尿管。 6.会阴部伤口的护理 7结肠造口的护理.
临床表现——吐
高位肠梗阻(十二指肠及空肠)
呕吐出现早、频繁,呈反射性 呕吐物主要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低位肠梗阻(远端回肠)
呕吐出现较晚,为返流性 呕吐物常为带臭味的粪汁样物 血运障碍时,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麻痹性肠梗阻 呕吐呈溢出性
临床表现——胀
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肠梗阻—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
(二)按有无血运障碍分为二类 单纯性肠梗阻:仅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 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后,伴有肠管血运障碍。 (三)其他分类 按部位分:高位性小肠梗阻(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低位性小肠梗阻(远端回肠末端) 结肠性肠梗阻(好发于左半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直乙交界) 按梗阻程度分: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发展快慢: 急性肠梗阻:绞窄性一般都是急性,也是完全性的。 慢性肠梗阻:不完全性也是单纯性,可演变为急性。
分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各类肠梗阻共有的症状:痛 吐 胀 闭 三大体症:肠型 蠕动波 肠鸣音亢进 一项检查:X线平片可见多个液平面和气胀的肠袢
临床表现——痛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的、阵发性腹部绞痛 绞窄性肠梗阻 腹痛间歇不断缩短 疼痛程度不断加重 麻痹性肠梗阻 持续性胀痛 持续性腹痛
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遍及全腹
肠扭转—腹胀多不对称 麻痹性肠梗阻—均匀性全腹胀
临床表现——闭
完全性肠梗阻 停止排便排气 高位肠梗阻 梗阻以下的残留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 绞窄性肠梗阻
可排出血性或果酱样便
病理生理变化
局部变化:肠管膨胀 全身变化: 体液紊乱 感染和中毒 休克 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等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卫生 ,进食易消化食物,少时刺激食物。 2.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3.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 4.关于造口知识培训。
肠梗阻分类
原因:机械性 血运:单纯性 部位:高位 程度:完全 快慢:急性 动力性 血运性 绞窄性 低位 不完全 慢性
分类
(一) 按病因分为
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主要原因有三: 肠腔堵塞(寄生虫、粪块、结石、异物);肠管受压(粘连、肠扭转、嵌顿、肿瘤); 肠壁病变(先天性胆道闭锁、狭窄、肿瘤等)。 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病变,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致肠 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可分为麻痹性(肠管丧失蠕动能力,多见于腹部手术后、腹膜 炎)和痉挛性(肠壁肌肉超常收缩,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中毒、肠功能紊乱)。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 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 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肠梗阻的护理
普外二 尹淑梅
学习目标
掌握肠梗阻的定义 了解肠梗阻的分类 掌握各型肠梗阻的共有临床表现 了解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掌握疾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摘要
定义: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 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十二指肠、 空肠、回肠,长3~5m,是消化食物 和营养吸收的主要部位)
治疗原则
解除梗阻和矫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
(一)非手术治疗 •单纯粘连性、麻痹性或痉挛性、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 (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分离粘连、套叠、扭转、疝的复位、肠切除肠吻合,肠 造口术。
一.非手术治疗
1.饮食 禁食,梗阻缓解可进流食,忌产气的甜食和牛奶。 2.胃肠减压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引出血性液需警惕。 3.缓解疼痛 无肠绞痛或肠麻痹后,可使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禁用吗啡 4.呕吐的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5.记录出入量 6.缓解腹胀 胃肠减压、注石蜡油、灌肠,按摩或针灸。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8.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单纯肠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抗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9.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腹痛、腹胀、呕吐、腹部体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