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系统设计》PPT课件

《教学系统设计》PPT课件

对象——A(Audience),教学对象‘即学习者;
行为——B(Behavior),通过学习以后,学习 者应能做什么;
条件——C(Condition),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条 件下产生的;
程度——D(Degree),规定行为应达到的程度 或标准。
.
17
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 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 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6)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果。
.
3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一般特性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现代教育观念
– 终身教育 – 学与教的辨证统一 – 传统知识观发展为现代教学观 – 信息社会的教学资源、社会资源
系统思想与方法
–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 系统的形式中加于考察的方法。
.
4
.
5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分类一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
6
教学设计分类二
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 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或一个知识单元,甚至一节 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
总结性评价
修改
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11 何
肯普(Kemp)模式
修改
课题-工作
预测
任务目的
形 学习评价

性 评
提供的辅
价 助性服务
学习需要 目的
优先约束
学生者特征


学科内容

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修. 改
12
肯普模式的主要特点: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要素间没有连线:可不考虑某要素或次 序灵活
着重与智力因素有关的几个方面: 1. 确定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初始能力) 2.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3.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
14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 :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 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差 距 期望值
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 析所面临的问题的性质,确定采用教学设计的方 法能否解决该问题,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 分析现有的资源条件及可能受到的限制,明确进 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重要性;形成总的设计目
标。
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
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5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教学目标分类: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欲达到 的理想状态,而且还要考虑到是否能对该目标做出 客观的评价,否则,制定出来的目标就是无意义的.
.
16
教学目标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为了保证教学 目标的可操作性,通常采用ABCD方法编写目标。
1)四大基本要
素:学习者、目
标、策略和评价;
学习
2)线性过程与 学
系统方法的统一 习
(要从系统的整 需
体性出发设计各 要
要素);


3)一般特征
内容 分析
学习者
学 习 目 标 的 阐 明
分析
修改

教 学 策 略 的 制 定
学 媒 体 的 选 择 和 运

形成性评价 教 学 设 计 成 果 的 运 用
.
2
2、特点: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 论。
2)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3)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方法。
4)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对学习需求的分析。
5)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5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 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 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
2、教学设计的一般特性
•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 上的 •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的 (需求分析) •学习目标是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的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系统成功的要素 •教学设计研究和工作的重点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 体材料的选择上(“如何教”) •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按照学习者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来测试,重点放在 学习者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上。
学习需要和目的是模式的中心,即ID的 出发点与归宿
教学设计是连续过程,评价与修改不断 与其他要素联系
较适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解决
.
13
第四节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 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智力因素 :如 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知识基础、
认知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学习风格等。
(一)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二)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及教学处理理论
(三)教学处方理论
二、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模式的概念和意义 1、模式的要点:
1)设计理论的精心简化形式 2)设计实践的再现(同样也可以指导实践)
.
8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
教学对象:学习者一般特征、初始能力 教学目标:可观测的行为目标 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方法、组织形式、媒体 教学评价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相互联系、制约的系统元素
学习者 方法
目标 评价
.
9
第三节 常见的ID过程模式
(一)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二)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肯普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扩展后的第二代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三)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
10
(一)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以课堂为中心)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简称 ISD
.
1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一、 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1、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要的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 策过程。
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运 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问 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 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 而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 围绕着总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 深度,揭示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
18
分析教学内容的程序
基 教 课程教学设计:对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
于学
课过
堂 教
程 课堂教学设计:对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学计
的 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对某个适应进行探究学
习的知识单元的教学设计。
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
.
7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一、几个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