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5 爱莲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不蔓不枝.(旁生枝茎)C.亭亭净植.(种植)D. 陶后鲜.有闻(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莲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____________”。

(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

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文章题目为“爱莲说”,文中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7·滨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周敦颐传(节选)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 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竖立)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养竹记(节选)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

竹心空,空以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

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注] ①贤:贤者。

②本:根。

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

④直以立身:凭着正直的本性可以立身。

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

⑥体:体悟。

⑦虚受:虚心接受。

⑧贞:坚贞。

⑨之:代词,指竹子。

⑩实:充实。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香远益.清(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固.以树德( )(5)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 )6.翻译下列语句。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竹似贤,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文从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____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8.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兰说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 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yūn)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祥瑞。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名.之不可( )(2)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3)莫能肖.也( )(4)不可得而亲.( )2.《古代汉语词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的“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逼迫,胁迫B.迫近,接近C.狭窄D.急迫,紧迫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纯以.情韵胜屠惧,投以.骨C.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人舍然大喜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和本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香味:莲——香远益清;兰——__________________。

(2)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具有怎样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闲情记趣(节选)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

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注] 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长( )(2)芸能亲.为灌溉( )(3)浩叹而已..( )(4)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 )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