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作文:老家的春节习俗(450字)作文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
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六年级:喵奇歆篇一:老家的春节习俗老家的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也是全年较重要的节日,但每个地区春节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现在就介绍我的老家——诸暨市过春节的习俗吧!诸暨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然它的春节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
诸暨过春节(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是没有吃水饺这个风俗的。
但年夜饭(也叫分岁夜饭)讲究的是吃的越早,福气越多,而在吃年夜饭前必先祭祀祖先后方可开始吃。
年夜饭的饭菜一般以荤菜为主,十分丰盛,想吃啥就烧啥就好了。
但其中有三道菜是必须要上桌的,另外,我们老家没有一定要看春晚的习俗,大人们嗑会儿瓜子,聊会儿天,好不热闹!而我们小孩就在外面放鞭炮,别有一番特色!篇二:春节习俗作文400字春节是所有学生盼望的节日,但是与此同时老师会留一些作文作业,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作文而苦恼,以下是考试吧为大家整理搜索的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
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篇三:家乡春节习俗在我们家乡有很多的春节习俗,每年的春节,我们都在重复着这些习俗。
吃饺子吃饺子可谓是全国,甚至是有华人的地方春节的时候必须要做,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春节习俗了。
“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子,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在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家里会包好以后几天要吃的饺子,在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家里的丈夫是要亲自煮饺子的。
贴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
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
在庙的边上会有好多的卖香的,来逛庙会的人们往往会买上一把香,去庙里许个愿或者是祈个福什么的。
也有一些人是专门来庙里上香的,这些人一般都是信佛教的人。
进了庙门,在院子的正中央有一个很大的着着火的香堆,人们会把买来的香扔在上面。
庙会上的游戏套圈。
摊主在地面摆一些玩具,值钱的在远处,价廉的在近处。
顾客从摊主手中买下竹套圈,在规定地点把圈掷出,套中何物,何物就归自己。
打枪。
置一立柜,柜上有若干小门,门内分别装有玩具,门口都设有靶。
顾客向摊主购买软木子弹,用枪击靶。
如击中,小门自动开启,里面的玩具便归顾客。
扔沙包顾客用沙包打距离自己一段距离的易拉罐,如果能够打到,顾客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品。
当然,在庙会上的游戏一般是看起来容易玩起来难得。
这也是商贩们赚钱的一种手段。
其实庙会也是一个大的市场,一个大的集市,在这里卖的商品多种多样,种类繁多。
我们家乡的庙会是在正月十五举行的,到了庙会的那一天,十里八乡的人回到这里来赶庙会。
回娘家在正月初二、初三、初四,每家的时间可能不太一样,不过都是在这几天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话呢,大家就要商量好哪一天会去,现在讲究什么的也少了,所以不一起回娘家也是可以的。
其实,除了以上说的这些习俗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在二十四,家家户户都会扫房,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等等。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有些习俗,人们已经开始不在去举行或者遵守,以至于一些习俗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甚至消失。
篇四:有关春节民俗文化作文感受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北京的春节》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
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
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
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
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
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
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
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
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
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
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
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美好理想的古老传统节日,已扎根于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续二千多年至今。
2、《春节习俗》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
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
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
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
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
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
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盼望着,盼望着,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终于熬到寒假了,彻底解放了,我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从现在起我可以尽情的挥霍属于我的时间,不用在意老爸、老妈的“关注”的眼神,静静的享受属于我的那份快乐和自由。
不用担心自己酣甜的美梦被可恶的“小公鸡”闹钟吵醒,不用担心自己在凄冷的冬晨背着沉沉的书包独自前行,不用担心自己在一盏孤灯的陪伴下完成“小山”似的家庭作业。
美中不足的是期末成绩考的不太理想,没有达到老爸老妈制定的目标,拿回的是一张“进步星”奖状而不是他们心目中的“三好学生”奖状。
我春节的三个家庭梦想可能要破灭了:肯德基大餐没指望了,压岁钱要打折扣了,乔丹运动鞋不敢奢望了----- -哎,看来这个寒假生活滋味似乎有点苦啊!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她好想猜中我的心思,让我不要多想,笑一笑,一切都会过去的,没事到街上逛一逛。
我从储蓄罐里取了一点零花钱,走在大街上,似乎一切都感到很新鲜。
平常稀松的大街,今天人突然“冒”出来很多,街道两旁也堆满了许多价廉物美的年货,自然迎来了很多行人的目光。
最惹人注目的是:充满新年祝福透着缕缕墨香的对联,玲珑剔透大小不一的红灯笼,结构精巧外观漂亮的红红的中国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道春节前最亮丽的风景,在冷冷的冬天里平添了一丝丝红色的暖色调,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