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主旨归纳
本诗表明了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与天, 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的道理,可见诗 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 乐观主义精神,全诗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 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 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 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 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 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 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 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 郡(今安徽毫州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 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 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 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代表作品 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苦寒行》 《碣石篇》《龟虽寿》。
重点赏析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 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 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 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 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 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 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 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无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 同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解读
龟虽寿
寿:长寿。 曹操
竟:终结,这 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 志的人。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原指木星的长短变化,
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而“老 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 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 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 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 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读作wèi,给予,馈赠。
曰荣,草本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思念的人。
花曰华,这里
上下句互通。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送达。
历时很久。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句品读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 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 意盎然。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本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诗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词 课 《龟虽寿》/曹操
题 总
《赠从弟(其二)》/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有《
奇古

诗 十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养怡:指调养身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心,保持心情愉
永年:长寿。
快。怡,愉快。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诗今译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 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 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 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 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 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益寿延年。真 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组诗。最早见于 《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 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 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佳美、珍贵的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花花开。得滋正,繁繁盛盛。。华,
花。木本之花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 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 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其刘
二 )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作者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 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 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 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 《刘公干集》。
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 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 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 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 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 相思怀念之情更加无法解脱。
龟 虽 寿
曹 操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旨归纳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 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 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 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 梅花给他。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 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 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