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论文要求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论文要求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要求一、评分要点1、选题符合课程论文内容范围要求(题目名称见附件1)。

2、论文内容撰写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正确。

3、内容上无明显抄袭现象。

4、书写格式符合标准(见附件2)。

二、说明不符合上述评分要点中1、3条中任意一条按不通过处理。

附件1:课程论文内容范围以下题目A(1-3)、B(1-9)、C(1-4)共16个,只要从中选择其一即可。

A. 污染修复技术1.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分析调查(淡水/海水)2.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研究(淡水/海水)3. 水体富营养化管理方法研究(淡水/海水)B. 污染控制工程1.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研究综述2.工业废水的治理技术研究综述3.中水回用技术研究综述4.农业污染源调查及治理方法综述5.汽车尾气控制方法研究综述6.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法综述7.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综述8. 土壤污染源调查及治理方法综述9.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综述C.全球污染生态学1.酸雨的成因及防治2.沙尘暴的成因和防治办法3.大气臭氧层浩劫的原因及对策研究4.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研究附件2:书写格式要求1、3000 ~ 5000字。

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A4纸型。

2、全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学号、班级,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在首页的右上角注明题目编号,例如:B.3 。

3、题目和摘要及关键词文章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来反映、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

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摘要在100 ~ 200字。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摘要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参考文献的序号。

摘要包含有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使读者能迅速了解文章最基本的内容。

关键词应是论文信息的高度概括,不多于5个。

4、层次划分二级和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前言不加编号),层次划分如下:1 1.1 1.1.1 1.1.1.1 1.1.1.1(1)2 2.1 2.1.1 2.1.1.1 2.1.1.1(1)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

参考文献必须是便于读者查找的一次文献(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并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6、独立完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

如果发现有雷同,一律按不及格处理(双方)。

论文递交日期:15周周三班长集中后交到C317。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

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

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三、酸雨的主要危害由于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

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

1982年6月18日重庆因一场酸雨,市郊的1300公顷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其次,酸雨可破坏水土环境,引起经济损失,危及生态平衡。

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

如在瑞典的9万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危害,4000多个成为无鱼湖。

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湖泊成为死水,鱼类、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类均一扫而光。

同样,酸雨也使土壤酸化,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锌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

正因为这些,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空中恶魔”、“空中杀手”等令人诅咒的名字。

另外,酸雨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和通讯电缆等的腐蚀也令人心痛。

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

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

也有人就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做过研究,认为近30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

酸雨还可能危及人体健康。

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

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当空气中含0.8mg/L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

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酸雨的成因及防治当前,酸雨的危害日益严重。

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美国测定的酸雨成分中,硫酸占60%,硝酸占32%,盐酸占6%,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

在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从酸雨取样分析来看,硝酸的含量只有硫酸的1/10,这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源于燃煤。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为1亿吨,二氧化氮约5000万吨,无疑,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因此,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二是加强技术研究,减少废气排放,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

1980年至1986年间,法国发电量增加了4%,二氧化硫排放量却减少了一半,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其核电比重由24%上升到了70%。

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的祸根,国家环保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两控区)。

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同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以上是一些控制,削弱酸雨的办法:(1)根本措施削减SO2的排放量(2)控制标准。

如旱期提出的降水PH值4.5作控制值,判断一个地区酸雨控制与否。

(3)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制定一套节约能源的基本政策,以加强能源管理,制定一套节约的能源的技术政策。

限制:淘汰现有煤耗高、热效低、污染重的工业锅炉和炉窑。

(4)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减轻能源污染。

逐渐实现民用燃料气体化,逐渐实现城市集中供热。

(5)改善煤炭的利用技术。

使含硫45%以上的高,硫煤变成2.7%以下的低硫煤。

(6)采用最新技术。

如贵阳市采用的是国家环保局环境科技攻关成景工业型煤成套技术,它突破了煤质不可改变的理论。

此项技术被认为将导致一场煤化学领域的革命。

(7)建立酸雨控制区。

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为重点的珠江三角洲和以韶关、清运为重点的粤北地区建设包括燃煤电厂脱硫和城市热电并供,管道煤气工程等严格控制SO2排放,减轻酸雨污染。

(8)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控制。

制订各类汽车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制汽车行驶速度,改进发动机结合和安装防污装置。

尽快实施机动车定期淘汰制度。

(9)加强环境管理。

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实施大气污染法规。

我国已经开始推行的SO2排放收费制度最控制工业燃烧SO2排放的措施之一。

(本文送市参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改变了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规律,大体可分为煤炭型和石油型两类。

煤炭型是燃煤引起,因此污染强度以对流最强的夏季和白天为最轻,而以逆温最强、对流最弱的冬季和夜间为最重。

伦敦烟雾事件就属于这种类型。

石油型是石油和石油化学产品和汽车尾气所产生,由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生成光化学烟雾时需要较高气温和强烈阳光,因此污染强度变化规律和煤炭型刚刚相反,即以夏季午后发生频率最高,冬季和夜间少或不发生。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就属于这个类型。

2.此外,城市云量增多的结果,使城区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有减少。

城市中烟尘粒子增多的结果,使大气透明度变差,所以有人称城市为“烟霾岛”或“混浊岛”。

烟尘大量削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在太阳高度较低时甚至可减少30%一50%),这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3.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4.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 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 被人们称之为“黑壳"”效应。

近年来,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

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科学家粗略估计,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约消耗近700百万吨;仅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惊人;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实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增加了30倍。

相关主题